于建業
摘要:鄉鎮綜合文化站是鄉鎮政府的喉舌,肩負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重要使命,擔負著鄉鎮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及鄉鎮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在物質條件滿足的時候,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鄉鎮綜合文化站是群眾文化活動的基地,結合文化活動的實際狀況,應該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引領創新,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良好發展,本文對鄉鎮綜合文化站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思路展開說明。
關鍵詞:鄉鎮綜合文化站;群眾文化;精神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J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4-025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180
鄉鎮綜合文化站對于促進鄉村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鞏固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具有重要作用,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享受高質量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這就更加需要鄉鎮綜合文化站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促進群眾文化活動多元化發展,充分發揮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不斷推進鄉鎮文化繁榮發展。
一、鄉鎮綜合文化站在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文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用公共文化服務人民群眾最直接窗口。近年來,隨著各級黨委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高度重視,鄉鎮綜合文化站也為群眾帶來越來越多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但鄉鎮文化站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 鄉鎮綜合文化站地位低下,隊伍不穩定。鄉鎮綜合文化站是最基層的文化工作事業單位,作為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職能部門,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對文化工作不重視,經費投入不足,群眾文體活動安排稀少,甚至一些鄉鎮黨政領導片面認為文化站工作不像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經濟、信訪維穩等中心工作那樣重要,是個“閑職單位”,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去管理,甚至將文化站僅有的一兩名工作人員安排到其他工作部門,導致鄉鎮綜合文化站地位低下,隊伍不穩定嚴重影響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開展和鄉鎮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
2.??? 鄉鎮綜合文化站使用資金緊缺,無法保證鄉鎮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文化工作需要大量經費支撐,然而個別鄉鎮文化綜合站工作經費緊缺,甚至出現少部分鄉鎮將上級撥付的專項經費挪作他用,導致鄉鎮文化綜合站工作很難展開。據筆者了解,在基層很多群眾文化活動,文化站很難拿出經費開展,有時候為了應付檢查,部分同志自掏腰包墊付工作經費,久而久之,文化站就真的成了“閑職單位”,淪為“空殼文化站”。
二、鄉鎮綜合文化站推進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辦法
1.??? 要進一步提高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認識。鄉鎮綜合文化站作為最基層的群眾文化工作事業單位,在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群眾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級黨委政府應進一步提高對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的認識,切實把鄉鎮文化工作抓在手上。尤其是鄉鎮黨委、政府,要將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工作成果作為年度考核體系的一項重要指標,常抓不懈,使文化站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應有的實績。
2.??? 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缺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人員不能開展正常文化群眾活動。因此,必須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應將鄉鎮綜合文化站列入基層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規劃,向相關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協調上級有關部門撥出資金,按照標準建設符合當地人口規模的鄉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同時,鄉鎮綜合文化站積極爭取與政府其他部門合作,共同對文化站各功能室進行打造。還可以和上級文化業務主管部門聯系,如縣圖書館、文化館等,爭取他們對文化站進行內部設施、活動開展器材的配備支持。
3.??? 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傳統的文化形式已不適合現代農村文化需要。應采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形式,利用身邊的鮮活題材、詼諧幽默的本地方言,優美舒緩的舞蹈等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4.??? 組織健康文娛活動。因為受傳統理念的影響,有一些鄉鎮文化陋習比較多,鄉鎮群眾沒有對高層次文化的需求,鄉鎮綜合文化站應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地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參與到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中,這些文化活動可以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使群眾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提高基層群眾綜合素質。例如,鄉鎮文化站可以開展象棋比賽、書畫展覽、中華經典誦讀等,引導群眾練習書畫,切磋棋藝,豐富鄉鎮人民群眾的生活,促進鄉鎮文化站的健康發展。
三、結語
鄉鎮綜合文化站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將政府先進文化有效融入群眾文化活動,讓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政策,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同時,又監督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引導群眾文化活動正確發展方向,促進鄉鎮精神文化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有助于鄉鎮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