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循
摘 ? 要:農村的傳統文化、鄉村文化、通俗文化都是原生態的文化,這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也是現代文化的基。農村民間文化團體的建設,對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和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通過民間團體的發展來退訂基礎群眾文化繁榮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策略。本文著眼于民間團體如今在我國的發展狀況錦繡難過分析;進而提出對其發展的幾個策略;最后
關鍵詞:民間文藝團體;群眾文化;現狀;建設
中圖分類號:G249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6-0190-01
隨著國家的不斷繁榮發展,精神文化成為不容忽視的一面,尤其是基礎群眾的文化建設。近年來,如何推動文化進戶,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努力形成全國健康、科學、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圍,逐漸成為了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民間文藝團體是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而應運而生的。以民間文藝團體來推動基礎群眾的文化繁榮符合中國的國情以及人口現狀。
一、民間文藝團體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一)活躍于基層,使得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民間文藝團體主要活躍于更大基層組織,且以農村為主場,究其原因的根本就在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在目前看來仍占多數。現今的各大縣中往往是備有數十支民間文藝演出隊伍的。這些團體往往根據地方的特色有著自己團體的”看家本領”,能通過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在專業劇團難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民間文藝團體逐漸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力量,民間文藝團體的生存與發展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些民間的文藝團體絕大多數是業余的,擁有專業性質的極少,每一個團體都有著各個年齡段的業余演員,這些團體的演出形式多樣,有綜合藝術的、有以戲劇為主的、有以聲樂為主的、有以曲藝為主的,但大多數都是以民間藝術為主。這些團體的成員活動自由靈活,大部分的團隊成員是農忙時分散務農,農閑時就組團演出。這些文藝團隊常常游走于鄉村和社團之間,是農村基層群眾自娛自樂,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載體。這些特殊的成員結構使得這些民間文藝團體的演職人員能夠結合自己飯的生活實際,通過創作新劇目等,這樣的創新能夠盡其所能地推進傳統文化創新與發展。
(二)先天不足,發展道路坎坷
這些民間文藝團體雖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但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就是民間文化團體的”先天不足”。即是說這些團體缺乏所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規律,團隊成員的多樣性,必然也導致團隊管理的困難性。同時,成員基本上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加入這個團體,缺少專業的表演知識,沒有較專業的文藝骨干,也沒有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臺柱子。在基礎設施方面,也不夠完善,這些民間文藝團體由于缺乏一定的資金來源,因而表演條件及設施相對簡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演出的質量和效果。專業的演員請不起,因為演出相對來說沒有經濟效益可言,靠演出吃飯的專業人員也不會加入到民間這些業余團體來。從觀眾資源方面來說,現代的年輕人大多喜歡貼近時代的現代娛樂方式,表演方式。對傳統的表演形式及戲曲等不太感興趣,所以對這種民間文藝團體演出的觀賞人數越來越少;更缺乏新鮮血液的加入。
除了前文提到的”先天不足”之外,這些民間文化團體在我國的發展當中也存在諸多的”后天缺陷。目前來說,我國的政府組織對民間文化團體的重視還不遠遠不足。各類文化活動基本是被公辦劇團承辦了。政府對民間文化團體的發展也缺乏具體的指導、扶持措施。這一點在
二、以民間團體推動基礎群眾文化繁榮的具體建議
(一)民間團體要加強自身管理、規范團隊建設
為了更好的提升業余文藝團體的藝術水平,為群眾帶去更多豐富多彩、品質優良的文藝節目,加強演員的專業水平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業余文藝團體要尤為注重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層面地對演員及其他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在多數民間文藝團體中,會對演員的日常訓練相應提出一些演奏要求,如音準、節奏的準確性,改變坐姿、神態的陋習等,還會根據業余演員的理解能力,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音來提出要求,避免過多使用專業名詞。在每一次的訓練過程中更是穩中求進,按照演員的實際水平結合近期目標,制定出詳細的訓練計劃。一旦在訓練中出現問題,要及時了解情況,適當進行整改,確保訓練工作的有序開展。
其次,民間團隊要注重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雖然這些民間文藝團隊往往都帶著“業余”兩字,但在管理方面卻不能只追求“業余”水平。而要根據各團體實際得情況,進一步健全并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明確責任、合理分工,服裝、道具、樂譜、車輛、通知等各方面都可以安排相關的專人負責。這樣各司其職,才能確保整個團隊有條不紊地運作。同時,還可以制定了一些相應的獎勵措施,從而充分地調動整個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演出形式與內容要積極創新,同時讓演員與時俱進,從而爭取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至于被年輕一代摒棄。由于這些民間文藝團體的成員大多來自于社會的各行各業,他們是緣于共同的愛好才走到一起。因而當他們站在臺上演出時,比專業演員更容易和觀眾拉近距離,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為了讓這些傳統文藝隊伍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就必須讓他們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了解群眾的需求,才能創造、表演出更優秀、更大眾的文藝作品。因而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比如:開通QQ群、微信、博客等讓大家及時了解團隊的動態,查看演出的信息和圖片等,還可以在這些平臺中與 觀眾自由交流,發表意見。
(二)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應當盡量鼓勵社會資本能以個體、合伙等形式投資到興辦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當中;從而在資金方面扶持農民和民間藝人籌備資金,組建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同時政府還應當取消對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注冊資本限額的特殊規定和個體演員證,允許成立個人獨資、合伙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從而保證民間文藝團體的生命力。
其次,要全面放開演出市場,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文藝演出市場體系,從而給民間文藝團體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形成以公辦為主導,民營為主體的文化演出局面,使民間文化團體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謀求發展。
再次是要加強引導與培訓,抓好監管,引導民間文化文藝團體走上良性發展之路。對于適合在基層特別是農村演出的優秀劇本,可由政府出資購買版權,免費提供給包括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在內的基層文藝團體改編和演出。同時,鼓勵著作權人許可這些表演團體無償使用其創作的優秀劇節目在農村演出。尤其是可結合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對鄉村民間劇團給予適當投入,用于人員培訓及場地建設等。
政府搭建好民間文藝團體與公辦文藝社團及專業創作隊伍合作交流的橋梁,采取讓民間文化團體演員到公辦劇團學習等形式,提高民間劇團的演出水平,也可以讓創作人員免費為民間劇團量身打造演出節目等等。
此外,還可以通過企事業單位與民間文化團體共建或企業贊助等形式,促使更多的社會力量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多方資助;通過開展傳統劇目比賽或匯演等活動,給民間文藝團體創造更多的表演與交流機會,促進他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娟.民間藝術團體在文化繁榮發展中的作用[J].西江月,2014(01).
[2]王東.關于民間文藝團體的思考[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13(12).
[3]趙麗麗.談基層文藝團體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