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外日語是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之一,近年來,選修二外日語的學生日益增多。從表面上來看,日語顯得好學,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日語在語音模仿和詞匯意義的領悟方面有便利之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本文從選取教材、改進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對二外日語教學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二外日語;教材;課程;教學
一、精心選取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必備工具,一本好的教材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據了解,關于二外日語的教學,國內尚無統一編寫的教材。一般來講,絕大部分學校選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張璽恩等編寫的《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冊。然而,隨著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中日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編寫新的日語教材顯得尤為重要?!吨腥战涣鳂藴嗜毡菊Z初級上、下》(新版)于2005年 4月正式出版。這是1988年出版的舊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的修訂本。新版教材的內容結構如下:
第一、新設“入門單元”,集中指導發音和文字。對學習者來說,尤其對自學者來說,新版教材特別設置了“入門單元”,專門就日語發音、日語的文字與書寫方法、聲調和語調、需要注意的發音等進行了系統講解。第二、除“入門單元”以外,上、下冊各設6 個基本單元,每個單元由4 課構成。每單元前設置單元扉頁,單元后設置單元末。另外配有“日本語能力測試”模擬試題以及附錄。第三、各課結構與定位。各課由基本課文、應用課文、語法解釋、表達及詞語講解、練習、生詞表、專欄構成。這本教材比較適合二外的學生。
二、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是老師傳輸信息和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動過程,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取決于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因此,要想增強二外日語的教學效果,必須大力改進教學方法。
1.??? 嚴格把好語音關。學好一門外語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先過語音關,如果發音不準,對今后單詞的記憶及與人進行會話交流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往往對于長音、拗音、拗長音的發音不是特別清楚,容易將長音發成短音、拗音與拗長音分得不明顯。此時,教師就應該認真負責,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糾正學生的發音,并讓他們反復練習跟讀,或進行聽寫練習。
2.??? 合理運用比較教學法。中國與日本同屬于亞洲國家,雖然日本文化在諸多方面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但在一些方面還在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往往會給兩國人民的交往帶來影響。如中國人講話比較直接,而日本人講話則含蓄,而學習日語的大學生一般來講理解力強,想像力豐富,喜歡把所學的日語與母語相對照和比較,此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兩國語言的比較,找出不同之處。
3.??? 培養運用能力。運用能力是衡量學生是否學好一門語言的重要標志。學習外語的目標就是能夠熟練的運用它。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初始階段,就應該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意識,鼓勵學生在掌握了一些單詞和基礎的語法知識以后,就大膽的去運用。培養運用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例如可以利用每節課的前10分鐘時間,讓學生到前面做個簡短的演講或會話,內容由學生自由選擇,然后再讓其他學生復述,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適應能力和聽解能力。
4.??? 開展多樣化的課堂語言交際活動
二外日語教學,特別是初級階段,教學內容都比較形象具體,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經驗密切相關,易于實施直觀教學,近幾年各學校也都添置了完整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也為日語交際法教學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課堂上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圖片、模型、實物等,也可以布置或模仿一些簡單的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合,使日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學生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營造日語交際情境和氣氛,學生不借助翻譯就能夠理解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直接用日語交流,提高學生積極進行日語交際學習的興趣。
同時,選修日語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多年的英語,對英語的表達方式、語言特點比較適應,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對英、日語的不同特點加以對比,甚至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英日互譯,或中日英三語互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三、學生的學習方法
學生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日語怎么學,從哪里入手。學習日語從發音入手,發音不準,雙方都受到困擾,學習也很難展開。
1、發音
課堂上跟著老師讀,課后跟著磁帶、視頻大聲朗讀,必須有一點瘋狂日語的精神,聲音可根據情況而調整。
2、假名的記憶
日語的語音稱為假名,有平、片假名之分。假名相當于漢語的拼音,其關系等同于英語中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的關系,讀音相同,但用法卻有所區別。記假名的方法因人而異。筆者總結了四種記憶的方法。方法1:日語是從中國傳入,假名是由漢字的草書演變而來,可以找出平假名對應的漢字,這樣既激發學習興趣,又利于記住假名的形狀。如“あ”、“い”、“う”、“え”、“お”對應的漢字分別為“安”、“以”、“宇”、“衣”、“於”。方法2:結合《あいうえおの歌》這首歌來記憶。方法3:引導性記憶,和同學一起記憶,相互促進、激勵對方。方法4:日久生情法,記不住,不硬背,邊學習邊熟悉它。
3、語法和單詞
語法記憶要結合句子,在句子中體會較易記住。單詞記憶則是盡量貼近生活,類似發音等記憶。另外日語有其獨創的漢字和中國原有的漢字,但用法和現在漢語相差甚遠。例如:“丈夫”、“大丈夫”、“手紙”、“油斷”等,其對應的意思是“結實”、“不要緊”、“信”、“馬虎”。通過對比,既提高學習興趣,也明白了不能隨便“望文生義”,必須好好記單詞。
4、課文
學課文求質量,不求速度。課堂掌握所學知識,課前自學,課后復習。學過內容易忘,要反復記憶,可與老師或同學交流心得及不懂的問題。要熟讀、背誦課文。
總之,外語的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身的學習。二外日語的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獲取用已知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中心,精心選取適合的教材,合理設置課程的安排,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日語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 龐好農.二外日語的教學探討.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1,(4).
[2]?? 湯金樹,胡秀聰.英語專業“二外日語”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中國地質教育,2002,(4).
[3]?? 張敏伶.大學二外日語教學中教師的導向作用.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高等教育版).1999,(4).
作者簡介:
榮桂艷,女,漢族。1963年 5月 30出生.籍貫遼寧省臺安縣。內蒙古民族大學外語學院日語教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