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 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建筑行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為提高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須使用先進的技術和材料。近年來,建筑技術與材料的研發推動了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使建筑工程的效率進一步提升,同樣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建筑工程不僅要達到質量和經濟的要求,在環保方面也愈加受到重視。但是由于建筑行業限制于管理、技術等條件制約,使得其在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方面存在巨大的隱患。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從綠色施工技術的內涵及特征出發,對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探討,從新技術和新材料角度入手,對建筑工程施工的相關內容及應用情況進行重點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應用
1? 引言
隨著建筑市場秩序逐步規范,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建筑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高層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數量多,規模大,造型復雜,設計施工新穎。這些工程施工中采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有些技術達到或接近當代國際領先水平,才使得這些工程能按預計工期保質保量地建成,這也標志著我國的施工技術水平和施工能力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新技術、新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只有不斷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
2? 新技術發展的必然性分析
改革開放之后,各類建筑物拔地而起,為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建設,建筑領域必須加快革新,從而適應世界化的潮流。在這樣的背景下,新技術不斷出現,并投入實際工程中,為建筑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建筑工程技術的革新與進步對于建筑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有著極大的重要性。第一,行業內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須從技術層面入手,與時俱進,創新技術發展,從而提高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得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顯著的提升。第二,在我國的經濟建設進程中,建筑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社會要想更好地向前發展,必須加大經濟建設的力度,加快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從經濟學原理來看,社會生產力的提升需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雖然從某些領域來看,我國的經濟建設已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是單從建筑工程來看,我國的施工技術依然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建筑行業是推動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從目前我國社會發展的現階段情況來看,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已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3?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3.1? 深基坑支護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的全面快速發展和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可用地面積日益減少,高層建筑成為建筑工程的主要選擇。高層建筑樓層高,建筑結構復雜,對基底的要求也較高。為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與安全,應積極采用深基坑支護技術。基坑支護施工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的施工。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地下連續墻支護,地下連續墻+支撐;水泥土擋墻;鋼板樁支護;土釘墻(噴錨支護);逆作拱墻;放坡;基坑內支撐等。隨著建筑工程不斷發展,深基坑施工也向大深度、大廣度方向發展。在建筑工程中科學地采用深基坑技術,應充分明確技術規范及技術要求,以此更好地提升這項技術的應用成效。一方面,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過程中,應采用科學先進的技術體系,以此更好地保障這項技術得到充分全面應用。另一方面,在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明確科學的技術規范,構建完善的技術體系,做好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以此更好地提升該技術的應用質量。高層建筑是城市主要象征,鑒于城市地下結構以及管道的復雜性,在深基坑支護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充分明確地下結構,盡可能減少深基坑支護技術對地下結構的破壞。再次,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控制也屬于基坑支護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合理運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高層建筑的整體結構較為復雜,對于地基的承載能力要求較高。在深基坑支護技術應用過程中,應明確地基的類型及結構,把握地基的水位等實際特點,在此基礎上科學采用深基坑支護技術,更好地提升技術應用成效。
3.2? 節材和材料使用技術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對象,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建筑材料。通過將綠色施工技術與改進后的建筑材料相結合,就能夠發揮出綠色施工技術的功效,實現節約材料的目的。例如,針對高層建筑物深基坑的設計,要有效將綠色施工技術與建筑材料進行有效結合,通過封閉地下空間,再進行澆筑混凝土的作業,在平衡環境生態的同時,也能夠節省建筑材料。上述例證只是綠色施工技術節材的一個方面,在建筑工程整個施工過程中,很多環節都有很大的節材余地。通過設計配置合理的模板,提高模板的使用和周轉,能夠有效降低企業成本開支,節約成本,實現環境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3.3? 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術
以往的地面施工都是以地面表層為基礎,將混凝土與地面結合并且將地面與混凝土建設成為平層。以往的建造施工技術,不僅建造周期久,而且對地面的處理技術并沒有完善,利用以往的施工技術會常常出現地面裂縫等現象。而混凝土地坪一次成型技術,作為創新型施工技術,施工順序明確,在對地面進行施工時,首先用激光水平儀器測試,然后進行機械式提漿,這樣不僅可以完善地面平層,而且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水平。地面一次成型技術將傳統的三道工序變為一道工序,施工時間減少了一半多,施工資源上也是如此,凈空高度至少提高10cm左右。同時,可以避免地面空鼓、起砂、開裂等質量通病,提高地面的耐磨性,因此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重要的應用。
3.4? 墻體節能技術
作為房屋建筑物的重要圍護及承重結構,墻體具備一定程度的防滲功能和保溫效果,因此這一部分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施工單位格外注意。針對墻體部門的節能改造,首先需要施工單位選用恰當的施工技術和標準的工藝參數,之后需要根據每一施工場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規劃。例如,對于溫度過低的地區,墻體中的鋼筋混凝土熱導率遠遠達不到保溫效果,這時施工單位需要在房屋建筑物中進一步添加墻體保溫層。另外,根據工藝不同,可以將墻體保溫劃分為外保溫與內保溫。對于室內能夠持續、充分供熱的房屋建筑物,由于內部整體溫度變化幅度較小,施工單位可以采用外保溫技術;對于室內間斷供熱的房屋建筑物,由于內部整體溫度變化幅度較大,施工單位最好采用內保溫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內保溫技術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提防隔墻效果,避免由于冷橋而產生的墻體結露現象。例如,高層電梯房的樓梯間墻面膨脹玻化微珠保溫砂漿。
4? 結語
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必然要求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大量使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同樣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但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仍需要建筑企業不斷地完善技術管理,研發新技術和新材料。在目前的社會發展狀態中,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發展已成為了行業內的主要趨勢,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建筑工程企業要加快研發步伐,將新技術應用到具體的工程實踐之中,從而使建筑行業朝著可持續性、綠色、節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熊璠,黃敏.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8(36).
[2] 張東旭,王文舉,張朋懷.綠色節能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5).
[3] 朱明明,陸開友.淺析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安全問題與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