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理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倡導以人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結合多樣式和開放式等教學模式在高校蔚然成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智能化、現代化課堂的教學需求。因此,構建高效智慧教室,是時代的需求,是世紀的呼喚。本文從高校智慧教室的理念、構建以及應用展開討論,以期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智慧教室的理念?構建模式與應用分析
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發源地,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民族希望的歷史重任。高校人才質量的提高,與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融入現代化技術以及改革創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息息相關。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推動了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物聯網技術為中心建立智慧校園、智慧課堂以及遠程控制等高科技技術于一體的智慧教室綜合保障系統是新時期高校教育模式,為高校的教學改革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一、高校智慧教室的理念
智慧教室的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由被動地接受老師授課,轉變為課堂成為學生的主人;二是學習模式以往是填鴨式教育模式,簡單枯燥的機械記憶為主,轉變為學生自主的探索發現問題,由實體教室的線下學習單一性轉變為線上、線下互動靈活高效方便快捷的現代化模式,隨時隨地可以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分配各學科課程內容和時間,最大化地體現了學生的自控性;三是空間上更加廣闊了,由于是線上學習,物聯網為學生廣闊的空間提供了可能。比如:通過智慧教室,學生可以組成不同的學習研究小組,在電子顯示屏上,隨時尋找自己的課堂以及探討小組,真正形成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老師的指導下解決更多的實際應用問題,在課堂進行中,通過電子顯示屏,隨時發表個人的疑惑或者看法,以供大家探討,還支持遠程學習,進行遠程學習的同學也可以通過電子顯示屏進行相應的彈屏、留言等功能,來參與其中。智慧教室讓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二、高校智慧教室構建模式
在軟件技術構建方面,以物聯網為中心,依托云計算、多屏顯示、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了高校智慧教室的飛躍。在智慧環境信息技術構建方面,無論從光線、空氣溫度、視覺效果等各個角度保證環境的人性化和科學合理的巧妙布局。最后,在設備構建方面,為防止過度使用智慧教室技術設備,智慧教室構建始終以實際教學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結合本院校規模、目標和性質等實際情況,兼顧設備的價格、性能、本院校的教學特色以及老師和學生的素質等各種綜合因素權衡利弊進行合理的設備配套建設。
三、高校智慧教室應用分析
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校智慧教室。以物聯網設備為基礎,形象的智慧桌椅加以學校主屏和學生互動副屏為信息交換形式,實現智慧教室的空間再造。智慧教室的桌椅擺放更具有創意性,運用電腦技術可以拆分成各種圖形,打破了以往教室固有的模式,這種全新的教學場景給學生帶來了美妙的體驗,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更積極主動,打破了傳統的空間和時間的制約,讓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優質課程,形成自己的學習由自己掌控的真正含義。根據大數據實時追蹤分析還可以給出學生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供學生優化學習結構和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同時,龐大的監控系統,為智慧教室的安全和監控授課學習全過程以及教學評估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比如:課前教師可在智慧平臺上發布課程導學課件、視頻、學習內容、要求等相關資料,實現線上課前學習任務以達到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提出問題,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問題所在。課中通過智慧教室創設的情境教學、數據分析和問題導入等技術,提前預知學生的疑惑,同時,教師根據智慧平臺提供的強大的課堂實時互動、學生學習全過程以及反饋評價等大數據結果,分析掌握每個學生的全面情況,針對問題,對癥下藥。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隨時可以將教學任務發給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智能終端隨時提出問題和意見等各種形式互動。課下,教師可以在智慧教學平臺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記錄,包括登錄足跡、學習時長、學習測試、所在小組和小組共同討論以及協作過程等各種痕跡,學生也可以隨時查看他人學習以及答惑解疑的信息,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高校智慧教室課堂,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實現了全面采集教師視頻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的所有大數據功能,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進度與重點,深度地實現教與學的融合,打造了高效的高校學習課堂。
四、結語
智慧教室的發展是人類高度文明的標志。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為手段,構建高校智慧教室。實現了學生學習形式和內容自主化,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動多樣化,學生學習空間更加廣闊等諸多改變。利用現代化技術全面監控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全程大數據記錄以及教學評估系統,實現了“智慧眼”,為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賀占魁,黃濤.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設理念、模式與應用展望——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11):55—61.
[2]張海霞,陶紅娜.高校智慧教室建設探討[J].智庫時代,2019(51):10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