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維提?伊力旦
摘要:玉米管理技術及施肥管理要點對于玉米后期發育影響非常大,需秉承科學嚴謹的態度,實行合理的養分供給措施,提升管理技術效能,為玉米產量和質量提升做好保障性工作。該文主要對玉米苗期特征特性、不同元素對玉米苗期的影響以及玉米苗期管理技術進行介紹,擬為今后玉米施肥及管理技術的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玉米;苗期;管理技術;施肥要點
伯維提·伊力旦. 玉米苗期需肥特點及管理技術要點 [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3):31+36.
一、玉米苗期特征特性
1、玉米苗期的階段劃分
玉米苗期一般指栽后出苗到玉米拔節階段,在幼苗期玉米會發生根莖生長、分根等變化。玉米苗期可以劃分為2個主要階段,即“出苗至3葉期”和“3葉期至拔節”。第1個階段又可以稱為“離乳期”,也就是說之前玉米需要依靠胚芽內的營養進行植株生長,但是到了3葉期種子儲藏的營養會被耗盡;第2個階段是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的階段,這2個階段的玉米生長需求也不完全一樣。
2、玉米苗期的生長特點
苗期的玉米生根速度非常快,主根開始分化,次生根的數量明顯增加,但是地上部分的葉子和莖稈的發育并不明顯。在離乳期的這個階段,玉米幼苗的前3片葉子生長最快,當幼苗上部生長出2-3片葉子時,下部就會形成1層根。第1片葉生長的時候并不會生根,第2片葉生長之后則會在地下部分生出第1層根,一共大約會生成4層根。生根與上部新葉生長同時進行,直到拔節前結束。
玉米根莖為玉米生長提供養分,因此這個階段的生根環節對玉米后期發育非常重要,此時葉片的光合作用對于下部生根也有影響,因此養分供給時要充分考慮根莖與葉片的共生性和促生性,兩者缺一不可,互為依存。
3、玉米苗期的養分吸收特征
苗期階段幼苗生長速度緩慢,對于養分的需求量并不多,但是到拔節和抽穗階段,玉米上部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對于養分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要了解玉米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需求,才能更好的制定玉米苗期養分供給計劃。
二、各元素對玉米苗期的影響
1、氮肥的影響
氮元素在玉米的生長中必不可少,能夠幫助玉米合成蛋白質和淀粉,蛋白質和淀粉的含量直接影響玉米的口感,要科學適量施加。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氮元素也可以影響玉米籽的含油量,隨著氮元素的增加,玉米含油量和含脂量也會不斷提升。如果玉米生長過程中缺少氮元素,將會直接影響玉米的光合作用,繼而影響玉米顆粒的飽滿度。玉米粒如果缺少氮元素會易碎,對于后期的收割和加工非常不利。玉米缺乏氮元素會表現出植株矮小、葉片薄而小、發黃、穗小、禿尖、籽粒不飽滿等特征,并出現早衰,造成產量低、品質差。
2、鉀肥的影響
已有施加鉀肥的數據表明,鉀元素可以讓玉米中的蛋白質含量提升10%甚至更多,但是不施加鉀肥蛋白質含量僅為8%左右,因此適當增加鉀肥可以有效提升玉米口感,同時鉀元素也是玉米吸收其他營養物質所需要的輔助性元素。但是鉀肥施加過量會抑制幼苗生長,因此控制施加量非常重要。建議每畝秧苗中可以施加30 kg硫酸鉀,對于玉米的賴氨酸、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積累有積極作用。玉米缺鉀外部表征為秸桿細弱、表皮厚小、易倒伏等。
3、磷肥的影響
磷肥能夠提高玉米的含油量,施用磷肥后,玉米籽粒含油量提高10%,同時玉米中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明顯提升。缺少磷元素的外部表征不明顯,在初始階段不容易發現。嚴重缺少磷元素時,玉米葉片一般會出現呈現紫紅條紋或斑點,整個幼苗甚至全部發紫、枯死;如果是甩穗期間,果穗禿尖增大。玉米缺磷整個生育期都受影響,即使后施磷也難以補償損失。
4、微量元素的影響
玉米對于其他營養元素需求不如氮、磷、鉀的需求量大,但是也是植株健康生長的必要元素,主要包括鋅元素、錳元素等。玉米對于鋅元素敏感度較大,在缺鋅的土壤中施加鋅肥能夠非常明顯的提升玉米產量;還能改善玉米品質,使玉米中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比值大幅度提升,同時促進賴氨酸、色氨酸含量增加。錳元素則可以明顯提高玉米果實含油量,促使玉米中粗淀粉、粗蛋白和總糖量的提升[1]。
三、玉米苗期管理技術要點
1、查苗補苗
播種階段由于種子問題、播種質量以及蟲鼠危害等可能造成玉米缺苗斷種問題,要在種子出苗以后及時查驗,如果缺苗嚴重需要補苗,如果缺苗不嚴重可以進行補栽。補苗需要采用催芽補種方式,補栽則盡量選擇濕度大的天氣進行,這樣有利于幼苗成活。
2、中耕滅茬
中耕即淺層翻耕,可以清除土壤中的雜物,對于土壤具有松散作用,可提升土壤內部空間,提高微生物活躍性,加大土壤透氣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有機物質分解,間接起到促進玉米根系發育的效果。夏季玉米在苗期階段一般淺層翻耕2-3次,要注意中耕的力度和深度,在幼苗根部附近要盡量減少翻耕。第1次中耕深度控制在4 cm左右,第2次中耕深度控制在10 cm左右[2]。
3、間苗定苗
一般情況下播種量都會大于留苗量,間苗可以有效防止幼苗之間密度過大造成的養分不足。定苗標準要以“高肥地走上限,中肥地走下限”為原則,定苗過程中對于弱苗、小苗、病苗等一律剔除,盡量留存大小一致的健康秧苗。定苗要選擇在晴朗天氣進行,陽光充足時弱苗、病苗等容易蔫萎,容易辨識和剔除。
4、化學除草
玉米大多在夏季種植,多雨水、生物活躍,雜草量較大,與玉米爭奪養分。為了給玉米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建議進行化學除草。化學除草比較便捷,相對于物理除草方式省人工。而且化學除草更加精準,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價格低廉,深受農民喜愛。化學除草要嚴格控制藥劑使用量,超量不僅會產生負面效果,而且會造成土壤化學污染,具體用量可以咨詢當地農技站。
5、追施苗肥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建議在定苗后進行一次追肥,時間節點可以控制在幼苗5-6片葉的時候。磷肥、鉀肥、鋅肥可以一次性施入,氮肥暫時施入1/3。一般情況下每畝地施磷肥6 kg左右、鉀肥9 kg左右、純氮肥5 kg、鋅肥1 kg[3]。
6、蟲害防治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包含薊馬、地老虎、蚜蟲等,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會對幼苗造成極大傷害,不僅降低產量,還嚴重影響玉米品質。采用800-1000倍的2.5%敵殺死對玉米幼苗進行噴灑,對低于3齡的地老虎比較有效;如高于3齡,要在夜間撒毒餌誘殺,毒餌采用40.7%樂斯本或90%晶體敵百蟲50 g與1 L水混合,加入拌炒香的麩皮或棉餅,在傍晚時順著玉米壟溝進行鋪撒,要靠近玉米幼苗,大約每畝地使用2-3 kg,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薊馬、蚜蟲則可以使用啶蟲咪乳油、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進行溶液配比噴灑,對害蟲進行防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注重玉米種子的質量挑選、溫度保持,并對土壤和水分等多個環節進行因素性分析,針對玉米苗期生長特性做好管理工作,為玉米的后期健康生長以及提高產量做好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 艾麗曼·阿布來孜,趙海菊,塔伊爾·買買提江,等. 非生物脅迫對不同玉米雜交種苗期生長的影響[J]. 新疆農業科學,2020,57(1):32-42.
[2] 劉鐵劍. 玉米種植技術要點[J]. 吉林農業,2019(23):25.
[3] 涂 志. 淺析玉米栽培管理技術[J]. 農家參謀,2019(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