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杰
摘要: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強筋小麥的需求量不斷增大,為了提高強筋小麥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規范大小麥生產作業程序,可以采取精量播種與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合理深耕、覆膜促進小麥生長。同時要完善強筋小麥病蟲草綠色防控與通風暫存以及烘干技術,旨在提高強筋小麥質量,促進大面積平衡增產。
關鍵詞:強筋小麥;高產;精量播種;精確定量栽培;抗逆栽培;土壤改良;配套技術體系
藺 杰. 提高強筋小麥產量的技術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3):33.
小麥是全國的重要農作物之一,強筋小麥市場需求量巨大,推廣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范對于強筋小麥種植具有深遠意義[1]。
一、強筋小麥播種與栽培
1、強筋小麥精量播種
不同土壤存在著較大的條件差異性,需要根據墾區生態特點科學選擇播種時期、播種量、播種深度等。首先要計算基本田用種量和田間發芽率,試播小麥以分蘗成穗為主,晚播強筋小麥以根莖成穗為主。播種機的單口排量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試,每一個單口的排量要保持相同,誤差不得超過2%。播種距離要保持一致,深度一般情況下建議2.5 cm左右,覆蓋土壤要平整松軟,不能壓實,要保持土壤的透氣性[2]。
2、強筋小麥精確定量栽培
強筋小麥早播是現代強筋小麥種植的重要趨勢。研究表明,小麥早期播種和精量播種可以形成高產體系,以強筋小麥葉齡模式和強筋小麥群體質量模式為栽培基礎,加強灌溉配套技術,可以有效控制秧苗高度,提高成穗率。
3、強筋小麥抗逆栽培技術
強筋小麥抗逆栽培技術可以有效分析和總結地區內病蟲害發生種類、原因和危害結果,是易發災害的主要防治技術手段。例如當地出現溫度異?,F象,采用此技術可以確定使用深灌水技術,保持土壤水分充足;對稻麥葉片噴灑磷酸二氫鉀、腐殖酸等藥物,可以防止高溫低冷對農作物的傷害;發生洪澇災害時可以建立三溝系統,迅速排出多余積水,防止漬害發生。
二、推動強筋小麥高產的土壤改良措施
1、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
土壤改良可以提升強筋小麥的綜合種植效果,構建現代的高產種植體系。建議在符合強筋小麥收益的情況下進行定期換土,以此改良土壤環境。但此種方式需要進行精密計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收益性較高的農作物適合此種方法。對于一般性的農作物,可以以之前種植物的秸稈、人畜糞便為原料進行混合發酵,作為土壤基肥,可降低強筋小麥種植成本,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同時明顯提高土地肥力,增強強筋小麥的自身抗逆性[3]。
2、深耕強筋小麥種植土壤
很多蟲卵隱藏在土壤中,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沒有達到生長條件就不會滋生。但是,一旦滿足其溫度、水份、營養等需求,病蟲卵就會大量繁殖,嚴重危害強筋小麥。建議采用土壤深耕的做法進行預防,在農作物種植前對土壤進行翻耕,深度在40 cm左右。翻耕后曬田,有效利用太陽光殺滅土壤中的病蟲卵。夏季可以采用深耕與澆灌相結合的辦法,即深耕之后立刻在土壤表面灑水,然后使用薄膜覆蓋,讓薄膜下的土壤產生悶發性高溫,提高土壤內部溫度,可以有效消殺土壤中的致病原。在農作物收割之后也要進行深耕,為下一季種植做好準備[4]。
三、完善強筋小麥的高產配套技術體系
1、強筋小麥病蟲草綠色防控技術
針對當前強筋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特征,堅持以預報、預警為基礎,大力發展機械化、智能化病蟲害防治措施。農藥是廣泛使用的病蟲害防治手段,但要堅決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植保部門要大力推廣高效、低毒農藥,采取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技術手段。
倡導以政府為主導建立農業物資、農業種子、糧食加工一體化質量控制體系,從生態環境到農業生產施行全面追蹤,全力發展綠色產業,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關注中高端農產品深加工,擺脫現有農業生產模式。
2、強筋小麥通風暫存、烘干技術
在強筋小麥收獲階段,建議使用高水分強筋小麥通風暫存、烘干技術,將高水分農作物的存儲時間延長至10-20天不等,使強筋小麥可以分期、分批進行晾曬和烘干,為集中規模性收割、晾曬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近些年晚熟強筋小麥的種植對于強筋小麥的高產有著一定影響,需針對當地種植特點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種植品種,創新種植思路,為提高強筋小麥的種植水平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 王 芳,吳長城,王家潤,等. 強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 種業導刊,2019(6):21-22.
[2] 譚淑娜. 優質強筋小麥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探究[J]. 農民致富之友,2019(20):37.
[3] 王海峰,吳長城,王家潤,等. 優質強筋小麥品種鄭麥7698的特征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 農業科技通訊,2019(9):294-296.
[4] 宋維富,楊雪峰,趙麗娟,等. 高產優質強筋小麥品種龍麥35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