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桃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在農民的生產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該文介紹了遼西地區核桃的栽培技術要點,包含園地的選擇、規劃、整地以及品種挑選、栽培技術與栽后管理等,希望為當地核桃種植提供借鑒。
關鍵詞:核桃;栽培技術;園地規劃;灌溉系統;越冬防寒
王德志. 遼西地區核桃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3):76.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木本油料”及“鐵桿莊稼”的美稱。早在“八五”期間,遼寧省科委指明應當重點栽培核桃,并對國內外堅果品質問題、抗病性問題以及抗寒性問題進行研究,篩選選育出質量高、抗病、抗寒性好的核桃品種。
一、園地選擇
1、立地條件
根據核桃樹的生長習性,選擇能夠促進核桃樹生長發育的有利環境條件。園地要選擇建設在遠離工業廠區以及各種污染源、土壤酸堿性在8.0左右、土層厚度至少為1 m、灌溉方便、生態條件良好的位置。
2、氣候條件
遼寧凌源的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栽種核桃的平均氣溫應當在9-14℃左右,最低氣溫為-25℃、最高氣溫為38℃。全年的日照時間應為2000 h以上,保證充足的日照。
二、園地規劃
開展核桃園地的規劃能夠在核桃園的生產與管理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區劃分
小區劃分應當從地形、地勢以及土壤的情況進行考慮,將區域內氣候大體相同的區域劃分到一起,便于管理與運輸。另外,區域內土地面積以及土地坡度的大小也是區域劃分的依據。在劃分小區時形狀以長方形為宜。
2、道路系統
將核桃園內的道路按照主干路、干路與支路的等級進行劃分,方便核桃園內的栽種管理、施肥以及果實采收、運輸等工作。園內主干路應當設置在園區的中間,連接到公路上,為大型車輛的通行提供條件。干路則用于小型汽車以及農耕機的通行,方便園內作業。支路則用于園內行走、機械作業等。
3、灌溉系統
在園內的樹木灌溉中,應當注意避免滲漏導致的澆灌不到位。在灌溉過程中,采用節水灌溉技術,同時保護土壤肥力。
三、整地
核桃樹栽種前應進行整地,使土地平坦、土壤表面沒有明顯的凹陷或凸起。應做到耕層疏松、土壤細碎。在土壤墑情合適的時節開始犁地,此時進行整地更加容易,同時讓土壤保持適當的水分以便于果樹的栽培與管理。
四、栽培技術要點
1、栽培密度
核桃樹是生產迅速、成型早且喜光的植物,經濟壽命較長,在栽種時可以適當密植。確定核桃樹的栽培密度時應該綜合考慮立地條件以及管理水平[1]。在土層深厚且肥力較高時,樹間距可以適當拉大,如5 m×6 m或6 m×8 m。不同的核桃樹品種種植間距也有所不同,例如早熟核桃的栽種間距即可采用先密后疏的形式,這是因為早熟核桃果實成熟較早且樹木高度較低,栽種間距保持在3 m×5 m即可[1]。
2、栽培時間
核桃樹栽種時間一般是春秋季。春季核桃樹栽種多在解凍之后及樹木萌芽之前;秋季則是在落葉之后及地面上凍之前。在北方地區,一般會采用春種的方式進行核桃樹種植,但受氣候條件影響,核桃樹枝條容易干枯,且緩苗期時間較長。秋季進行核桃樹栽種,則需做好核桃樹的防寒過冬工作。秋種的種植效果比春種好。
3、栽培方法
在核桃樹栽種前應當將核桃樹的傷根、爛根全部剪掉,然后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 h,使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在北方種植核桃樹,為了保證樹木的光照條件,一定要按照南北行向開挖定溝。挖溝時應將表土與心土分開放置,在將核桃樹放入溝中后,將土分層放入。核桃樹栽植當天進行澆水,每個樹窩要澆1-2桶水,保證樹木的水分吸收。澆水后水滲下后培土[2]。
4、栽后管理
(1)幼苗截干
核桃幼苗栽植后,在距離地面20 cm左右且飽滿芽位置進行截干,并用白鉛油涂抹剪口。對核桃樹幼苗進行截干處理是為了地上與地下部分保持營養轉換平衡,同時還能夠有效減少地上枝干對水分及養分的消耗,進一步提高核桃樹苗的成活率。截干是培養核桃樹型的基礎操作,核桃樹型直接影響著核桃樹的長勢,在幼苗期對核桃樹進行截干更加有利于培養樹型[3]。
(2)及時補栽
在春季苗木發芽展葉后對園內的核桃樹成活情況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未成活的樹苗應及時補栽。
(3)肥水管理
核桃樹種植若采用間作的種植方式,應注意間作植物與核桃樹之間的營養、水分爭奪,可以在定植溝的兩側打上80 cm的保護帶。在3月下旬澆灌萌芽水;5月中旬開始進行追肥及澆水、松土等操作。
(4)越冬防寒
一年期內的核桃樹苗可以采取干土全埋的越冬方式越冬;一年期以上的核桃樹苗則可以采用包扎的方式越冬,避免苗木凍傷。
五、結語
核桃是經濟作物,采取科學化的核桃樹栽種管理方法,能保證核桃樹的成活率,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 仇玉霞. 核桃栽培技術及幼苗的管理技術[J]. 河北農業,2019(9):44-45.
[2] 馬小娟. 核桃栽培管理技術[J]. 農家參謀,2020(4):115.
[3] 高 峰,楊會川. 核桃栽培及管理技術要點[J]. 鄉村科技,2020(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