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芝 李萍萍
[摘 要] 隨著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我國開始推進系列林業生態發展項目,旨在提升生態綠化率,創造宜人宜居的健康生態環境。近年來,果樹在林業建設和林業發展中的應用逐漸廣泛,其不但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也能夠為種植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城市林業發展建設中應用果樹的作用及對策進行分析,以期為林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果樹;城市林業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 S6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7-59-2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市綠化工作的不斷創新和完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民眾越發開始重視自身居住環境及社會生態環境的發展。在城市林業建設中,園林綠化對我國整體的生態綠化發展有重要意義。果樹作為園林綠化的組成,在城市林業建設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1 城市林業中果樹種類概述
觀賞果樹是指具有美化環境、綠化街道、休閑瀏覽功能的果樹,經栽培技術改良,在保留果實的基礎上,選育出集觀賞和品果于一體的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效益。觀賞果樹適用范圍廣闊,具體實踐中需根據城鄉綠化實際需求,科學進行開發和利用,進而營造層次感豐富、季節變化明顯的城鄉景觀。在我國綠化發展史中,早在春秋時期,果樹就已被應用到園林綠化中,經過長期發展,當前綠化中的果樹主要有觀果、觀葉、觀花及觀形4種。
1.1 觀葉果樹
在綠化中常用的觀葉果樹有2種,一種為果樹葉片一年四季均是一種顏色,多以綠色為主,如馬尾松、樟樹、柚木等,也有黃色、紅色等其他顏色,如白樺、落葉松、臭椿、香椿、七葉樹等;另一種為果樹葉片會隨四季變化而改變顏色,如黃花風鈴木、銀杏等。
1.2 觀花果樹
觀花果樹是綠化中常用的一種果樹類型,因果樹所開的花顏色不同且多樣,綠化中應用觀花果樹可在開花季節呈現不同顏色,如玉蘭、珙桐、黃山欒樹、梅花、櫻花、桃花、紫薇、紫丁香、桂花及山茶花等。
1.3 觀果果樹
在綠化中常用的觀果果樹有2種,一種是應用果實的形狀塑造美感,如蒙古莢蒾、紫珠、小紫珠、木瓜、薔薇科月季屬的諸多樹種等;另一種是應用果實的顏色塑造美感,如西施海棠、貴妃海棠、柿子樹等。果樹在庭蔭樹、行道樹中的應用,不僅能豐富樹種資源,而且能實現其他綠化樹種不具有的繁花似錦和碩果累累的觀賞效果,簡言之“春觀花、夏秋賞果”。
1.4 觀形果樹
觀形果樹在綠化中的應用,多以果樹的形狀打造美感,此類果樹多呈現為特殊的形狀,如垂絲海棠、龍須棗、垂直櫻花等[1]。
2 果樹在城市林業中的應用現狀及意義
2.1 應用現狀
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開始將觀賞果樹作為綠化的重要構成,90年代后期觀賞果樹達到發展高峰期。當前觀賞果樹在林業、園林、綠化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尤其在市郊美化、小區庭院、主題公園等領域的開發應用效果最為顯著,以觀賞果園、果樹盆栽及盆景、觀賞苗圃等觀賞果樹形式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我國結合本土植被、氣候等因素,不斷引進國外多種觀賞果樹種類及栽培技術,使得觀賞果樹的觀賞性功能更為優化。基于我國國土面積較大,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和自然環境呈現的差異較大,在具體應用中觀賞果樹種類十分豐富。但在分析城鄉應用情況時發現,觀賞果樹在城鄉應用分布不均衡,利用率較低,且種類較少,全年可觀賞時間較短,應用模式及方法單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
2.2 應用意義
2.2.1 有助于生態環境改善。果樹在進行光合作用時,通過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很好地處理了碳排放,同時可吸塵、降噪。在果樹不同生長周期中,部分種類果樹在開花期釋放的香味能緩解人們的疲勞,具有良好的解壓作用。
2.2.2 有助于提升物種多樣性。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維持生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是當今社會研究的重點。在城鄉建設中適量引入果樹種植,不僅可增加生態環境多樣性,也能吸引昆蟲、鳥類等動物,進而構建有效的生物鏈,推動城鄉生態發展。
2.2.3 有助于提高觀賞和休閑功能。在城市林業發展中,尤其在綠化、園林工程建設中,灌木類植物多被引用經剪裁、搭配后構建具有特色的植物風景線。果樹同樣具有觀賞及休閑價值,經打理后的果樹春季開花、秋季結果,能帶給人們美輪美奐的精神體驗。另外,建設以果樹為主體的公園、市郊休閑區等,能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2]。
3 果樹在城市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形式及建議
3.1 觀賞果樹的應用形式
3.1.1 綠化道。在城市綠化中應用觀賞果樹,需要分析引入果樹的觀賞特性和生態價值,創新應用形式。目前,綠化道中引入觀賞果樹的案例十分常見,如泉州的芒果、蘇州的石榴及北京的柿子樹等。在綠化道的具體應用中,需實地考察收集道路、架空電線、建筑、人流量及車輛的實況,選擇樹干通直、冠福大、壽命長等適合本地種植的觀賞果樹品種,同時應注意落果期對路面的污染處理,并加強管理人為破壞果實的現象。例如,山桃、紅葉桃、山杏等,花期時滿樹皆花,花香四溢,十分茂盛美觀,可用于街道栽培[3]。
3.1.2 溫室。觀賞溫室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變為現實,其主要是通過內外遮陰系統、水暖加熱系統、噴灌系統、滴灌系統及風機濕簾降溫系統等技術,合理調控觀賞果樹所需的濕度、溫度等條件,借助專業化的園林設計及栽培技術,充分地發揮觀賞果樹的價值。在有利的溫室條件下,果樹不僅具有較好的觀賞性,且經濟效益十分可觀[4]。
3.1.3 公園。公園的作用在于為居民提供游玩、觀賞、休憩的場所。通常情況下,公園中所應用的觀賞果樹形式為群植、括植、孤植和叢植等,具體實踐中,需根據公園設計、果樹特點以及本地氣候、環境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觀賞果樹,在特定的設計概念下創造出形態各異的觀賞果樹景觀,在賦予其藝術價值的同時帶給人們較好的視覺效果。在主題公園中,可通過片植和叢植引入觀賞果樹,錯開花期,構造不同時期的果園和花海;可選擇不同顏色的樹種點綴,如桔梗、柿子樹、光輝、舞美及金紅、歐李及變葉李等,達到春季可觀花、夏秋兩季可觀果的休閑效果。
3.2 果樹在城市林業中的應用建議
3.2.1 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樹木,展現地域性特點。我國地域十分廣闊,加之南北地區氣候差異性較大,選擇果樹時應考慮當地的氣候、土壤及環境情況,以鄉土果樹為主,考慮壽命長且易栽培的果樹,以此確保果樹正常生長及造景效果。此外,各樹種之間應合理搭配,防止病蟲害相互傳播,并減少使用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
3.2.2 根據城市文化定位打造獨具特色的景觀。應結合城市文化定位及居民對果樹傳統文化的特有心理內涵,營造具有特點的果樹景觀大道及城市風景果林。同時,應迎合新農村建設發展要求,打造果樹大道創建特色文化城鎮。例如,南方地區可使用荔枝、芒果、波羅蜜等,北方地區可使用山核桃、石榴、板栗等。
在城市林業發展中,可將部分精力放在非常規樹種、品種培育上,改變發展策略專攻冷門,熱門苗木生產過多時極易發生互相壓價的現象。開花樹種十分受市場歡迎,但一年兩季、三季開花的樹種效果更好,為此可結合城市綠化中果樹應用現狀,嘗試稀有苗木的生產,如觀賞果樹中的海棠、石榴以及屋頂綠化所用的佛甲草等。目前以上苗木培育均較少,但隨著城市林業的發展其需求量定會逐漸增加。
總而言之,果樹不僅可為人們提供美味的果實,也能為城市林業發展做出貢獻。為改變以往單調的城市林業建設狀況,需因地制宜實施果樹應用,大量實踐證實,果樹在城市林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現如今,果樹在城市林業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在不久的將來,果樹在城市林業建設中的種植方法定會更加多樣,且應用更加廣泛。
參考文獻
[1]晉子豪,陳太勇,邰資博.觀賞果樹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新農業,2020(9):40.
[2]侯文芳,盧曉艷.果樹在園林綠化中的價值及其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20(8):46-47.
[3]楊小江.觀光果樹在景觀園林綠化樹種中的配置比[J].中國食用菌,2020(4):9-10.
[4]孫立茹,李鑫龍.試論果樹在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18(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