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目的 探討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為90例產婦,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5例)患者行無痛分娩技術,對照組(45例)行常規分娩范式,并對兩組患者分娩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45例患者鎮痛全部有效,有效率100%,遠遠高于對照組的20%,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結論 將無痛分娩及時應用在產科臨床中,患者的分娩鎮痛率得到有效提高,能夠提升產婦的分娩體驗與質量。
關鍵詞:無痛分娩技術;鎮痛;分娩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028-01
疼痛是影響產婦分娩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會對產婦造成一定刺激,降低分娩過程的安全性,嚴重的會對產婦與嬰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為了提高分娩的安全性,降低產婦疼痛感成為了產科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作為一種既能保障產婦與嬰兒的健康又能使產婦的疼痛感得到有效降低的技術,無痛分娩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婦的分娩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為90產婦,所有產婦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6歲,且均為單胎頭位產婦。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45例為一組的觀察組與對照組,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在患者與其家屬的同意下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的45例患者均行常規分娩方式,在生產過程中均不實施任何鎮痛技術與藥物,僅有助產護士在分娩過程中對產婦給予言語和行動上的安慰和鼓勵,在生產過程中為了不對產婦和嬰兒的健康造成影響,產婦如果發生任何意外現象,立即采取剖宮產方式完成分娩。助產護士在分娩前后要給予產婦針對性護理措施,幫助其緩解因生產帶來的不適。觀察組的4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無痛分娩技術,在產婦的子宮口開到2cm時對產婦進行硬膜外麻醉。麻醉15min后,對產婦展開全面檢查,進行肌力判斷,完成視覺模擬評分工作,對蛛網下腔阻滯征象進行排除。等到產婦宮口全開停止用藥。
1.3 臨床觀察指標
根據視覺模擬評分法的結果評定產婦的無痛分娩率。共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若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感受不到明顯疼痛或感到輕微疼痛為顯效;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有感到輕微疼痛,但是影響不大為有效;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感到明顯的疼痛,并且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為無效。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分娩鎮痛有效率,觀察組患者100%遠高于對照組的20%,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而疼痛作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更是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產婦生產作為一種臨床疼痛率較高的過程,疼痛不僅影響著分娩質量,更關系著產婦與新生兒的安全,成為了醫護人員與相關人士的關注重點。因為疼痛常與其他身體感覺混合,這就使疼痛成為了一種復雜的感覺,患者常有強烈的情緒反應[2]。在醫學上,將在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時期相同程度的傷害性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的疼痛反應稱為不穩定的疼痛反應。疼痛作為一種主觀感覺,每個人對疼痛的感知與忍受程度都不同。
產婦作為女性,而且又是處于特殊時期,身心承受能夠和對疼痛的忍受能力都相對較差,所以對于產婦而言,采取有效的疼痛護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僅會使產婦的身心壓力得到降低,利于產婦順利完成分娩與產婦的產后恢復[3]。總的來說,疼痛護理對產婦的生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護理過程中,除了使用無痛分娩技術進行常規的疼痛護理,還要通過一系列的護理措施對產婦展開綜合護理干預,以達到最大程度緩解產婦疼痛,保障產婦與新生兒健康的目的[4]。常規分娩輔助與無痛分娩是現如今產科分娩輔助的兩種主要方式,常規分娩輔助一般是指專業的助產護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利用語言及行為對產婦進行專業的指導,但是這樣并不會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疼痛,往往因為疼痛的影響,會加大產婦的心理壓力,降低分娩質量。無痛分娩又稱為鎮痛分娩,是指在對產婦的腰腹部進行局部麻醉,以減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起到緩解產婦身心壓力的作用,幫助產婦更加順利的完成分娩[5]。通過本次實驗可知,無痛分娩技術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的疼痛率。綜上所述,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分娩鎮痛作用,利于提高產婦分娩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瓊.探析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30):60-61.
[2]魏萌.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中的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029):174-175.
[3]孫白.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醫,2017,31(12):952-952.
[4]董麗麗,馮蘭,武鳳賢.探析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065):138-138,139.
[5]任小川.分析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34):11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