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剛明
摘要:目的 探討盆底康復治療儀在產后盆底康復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產科收治的630例盆底功能障礙(FPFD)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研究組(n=315)、對照組(n=315)。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盆底肌肉訓練,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使用盆底康復治療儀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尿失禁癥狀的變化,并對比兩組盆腔器官脫垂(POP)、性交痛及陰道壁松弛情況。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國際尿失禁標準問卷簡表(ICIQ-SF)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和對照組比,研究組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0度占比更高,性交痛、陰道壁松弛發生率均明顯更低,差異顯著(P<0.05)。結論 在產后盆底康復中應用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FPFD患者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盆底康復治療儀;產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111-02
盆底功能障礙(FPFD)主要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以及盆腔器官脫垂等,嚴重影響產婦的產后康復。以往,對于FPFD臨床常以盆底肌肉訓練法來促進患者產后盆底功能恢復,但整體療效不太理想[1]。因此,本研究對我院產科收治的315例FPFD患者采用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產科收治的630例FPFD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研究組(n=315)、對照組(n=315)。所有產婦均經婦科檢查、B超以及膀胱容量檢測得以確診,且均處于產后6-8周,有正常溝通、理解能力,可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同時排除合并嚴重精神疾病者、有感染性疾病者、有子宮手術史者。研究組產婦年齡21-30歲,平均年齡(25.12±2.80)歲。對照組產婦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5.07±2.64)歲。兩組患者年齡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盆底肌肉訓練:指導患者于吸氣狀態下縮緊肛門和陰道,單次縮緊時間需超過3s,于呼氣狀態下放松肛門和陰道,避免腹部吸氣加壓和臀部、腿部肌肉一同參與,單次訓練時間控制在15-30min之間,3次/d,連續訓練6周。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使用PHENIX USB4盆底康復治療儀治療:在治療前叮囑患者要提前將膀胱排空,指導其半臥位,然后視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強度的電刺激(松弛反射、A3反射以及場景反射等)、生物反饋進行治療,30min/次,3次/周,連續治療6周。
1.3 觀察指標 (1)尿失禁癥狀:采用國際尿失禁標準問卷簡表(ICIQ-SF)對兩組治療前后尿失禁癥狀變化進行評估,評分越高代表尿失禁癥狀越嚴重。(2)盆腔器官脫垂(POP)、性交痛、陰道壁松弛:對比兩組治療后POP-Q分度、性交痛及陰道壁松弛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ICIQ-SF評分用 表示,用t檢驗;POP-Q分度、性交痛及陰道壁松弛發生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尿失禁癥狀 治療后,兩組ICIQ-SF評分均顯著降低,組間相比研究組較低(P<0.05)。見表1。
2.2 POP、性交痛、陰道壁松弛 和對照組比,研究組POP-Q 0度占比更高,性交痛、陰道壁松弛發生率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分娩過程中,產道用力收縮可能會造成會陰神經、盆腔內筋膜及肛提肌等組織受損,同時隨著產婦年齡的增長,產次的增加,其盆底結締組織受損也會逐漸嚴重,最終可能發展成FPFD。以往,臨床常主張采用盆底功能訓練法來改善FPFD患者的盆底功能,但效果并不太理想[2]。所以,如何更有效的改善FPFD患者的盆底功能成為近年來產科探討的熱點。
本研究對315例FPFD患者于盆底功能訓練的基礎上增加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治療,結果發現:治療后,研究組ICIQ-SF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和對照組比,研究組盆腔器官脫垂定量分期法(POP-Q)0度占比更高,性交痛、陰道壁松弛發生率均明顯更低。
提示對FPFD患者采用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其癥狀、體征。究其原因在于盆底康復治療儀的電刺激功能可通過探頭電極向患者局部傳遞不同強度的電流,對惰性肌群進行激活,從而促使神經肌肉更加興奮,提高盆底肌肉的彈性和收縮能力[3];同時,其還結合A3反射、場景反射等訓練,促使盆腔肌肉損傷逐漸恢復;另外,結合生物反饋功能,可指導患者自主進行盆底肌舒張、收縮控制,從而逐漸地恢復患者盆底功能[4]。
綜上所述,在產后盆底康復中應用盆底康復治療儀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FPFD患者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杜亞飛,王旭,代麗麗,等.雌激素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在婦女盆底功能障礙的中的應用效果[J].重慶醫學,2017,46(23):3261-3263.
[2]馮春雨,孟珊.穴位針灸療法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對高齡產后壓力性 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20):2230-2233.
[3]唐虹,張瑜,游麗嬌,等.盆底康復治療儀結合中醫辨證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0,20(12):2346-2350.
[4]劉婭靜,陳張兵,尹仁龍.補氣固元方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在產婦盆底肌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5):79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