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劉麗娟 劉婷婷
摘要:目的:探究藥學干預對基層門診規范用藥的干預效果。方法:隨機選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〇醫院第五派駐門診部2019年12月期間行藥學干預的10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隨機選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〇醫院第五派駐門診部2019年11月期間未行藥學干預的10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統計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合理用藥情況。結果:觀察組不合理用藥發生率僅為4.76%(5/10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95%(22/105)。結論:通過門診引入全程藥學干預模式,能夠有效減少不合理用藥現象的發生,對門診規范用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藥學干預;門診規范用藥;效果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193-01
眾所周知,醫院基層門診本身面臨的患者數量多、疾病類型復雜,醫師在長時間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下,極為容易出現用藥不規范的問題,如處方書寫不規范、聯合用藥不合理以及劑型及給藥途徑不合理等,不僅導致臨床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醫患矛盾,不利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1]。上述背景下,能否保證基層門診規范用藥成為藥學研究的重點。基于此,本研究圍繞門診用藥實際,提出系統的藥學干預模式,并與未進行藥學干預的門診用藥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〇醫院第五派駐門診部2019年12月期間行藥學干預的10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隨機選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〇醫院第五派駐門診部2019年11月期間未行藥學干預的10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90例,女性15例;年齡20~35歲,中位年齡(27.5±5.4)歲。對照組中,男性93例,女性12例;年齡20~37歲,中位年齡(27.7±5.6)歲。
1.2方法
對照組未進行藥學干預,門診醫師自行進行處方的制定。觀察組則采取全程藥學干預模式,藥師介入處方制定:①醫師診斷過程中,藥師應當與醫師之間進行交流共同,共同探討臨床處方制定。在處方制定完成之后,藥師針對處方進行點評,提出當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共同商議解決方案。②藥師應當主動為患者提供用藥咨詢服務,并在患者就診過程中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系統介紹臨床用藥有關的知識內容,包括用藥方案、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等,使得患者能夠系統掌握有關的知識內容。患者取藥完成以后,藥師負責指導用藥方法,并解答患者的問題。③加強患者跟蹤隨訪,藥師通過微信與電話取得聯系,針對患者用藥過程中的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如果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需要第一時間與醫師進行協調,共同商議用藥處方調整方案。與此同時,藥師需要向患者進行解釋,告知用藥方案調整后的注意事項,保障用藥合理性。
1.3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主要針對用藥處方進行評價,統計不合理用藥情況,包括處方書寫不規范、藥品搭配不合理以及劑型及給藥途徑不合理等等。
1.4統計學方法
軟件選擇SPSS22.0,不合理用藥選擇%表示,x?檢驗。
2結果
根據表1所示不合理用藥評價,觀察組用藥顯然更為規范。
3討論
由于醫院基層門診本身的特殊性,能否規范用藥就成為臨床關注的重點。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正在朝著醫藥分家、互相補足的趨勢發展,,藥師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臨床的認可,而藥學干預作為臨床診治的重要輔助手段,其無疑能夠為門診合理用藥提供有效的支持[2]。藥學干預作為當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大力倡導的一種方式,藥師主動參與門診工作,在患者診治的整個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干預,通過與醫師共同協商用藥處方的制定,同時針對患者開展用藥干預、追蹤隨訪,能夠進一步針對門診用藥情況進行有效的規范。
根據本研究結果可知,藥學干預以后,臨床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明顯降低。充分證明藥學干預能夠有效促進門診規范用藥,對構建良好就醫環境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鐘瑩.系統化處方評估聯合藥學干預模式對醫院合理用藥的積極影響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24):141-143.
[2]潘日統.系統化處方評估聯合藥學干預模式對科室處方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