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慶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在基層醫療機構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實施規范化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浩門鎮地區的135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患者在本站接受相關管理干預措施的時間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患者中有高血壓患者97例,糖尿病患者38例;對所有患者接受管理干預措施前后的不良行為發生率及血壓、血糖指標變化情況,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結果 ? 在實施了規范化管理干預措施后,有飲酒、吸煙、用藥不規范等不良行為習慣的患者明顯減少;患者在干預后的血壓指標空腹血糖水平,均得到較明顯的改善和控制。結論 ?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給予社區規范化管理干預,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水平、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社區全科醫生;高血壓;糖尿病;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8-194-01
高血壓與糖尿病被稱為人類健康的“殺手”,疾病多發于中老年患者,不但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而且還有誘發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如何通過基層醫療機構的規范化管理,有效調控此類疾病患者的血壓、血糖,是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課題。
1 資料與方法
1.1樣本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浩門鎮地區的97例高血壓患者與3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樣本平均年齡(64.50±8.50) 歲;樣本男女比例為77:58;所選患者均經臨床根據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1.2 干預方法
所有患者均已經醫療機構確診并接受了相關治療,并出院后在我站進行就診。我站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及身體狀況,進行了評估,并據以制定干預措施:(1)了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并對患者的日常活動和服藥情況進行監督,及時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幫助患者了解不良行為對疾病治療的不利影響;(2)引導和協助患者戒除不良習慣,叮囑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增減、停用藥物,明確藥物治療對血糖、血壓控制的重要作用;(3)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血糖指標變化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有氧運動、控制飲食等,幫助患者制定康復計劃,并及時回答患者的疑問。
1.3 指標及評價
1.3.1 血壓、血糖指標
對所有患者登記時和實施干預措施三個月后的血壓、血糖指標進行檢測,并對比分析患者干預前后的相關指標均值;指標數據表示為數據平均值±標準差( )。
1.3.2 不良行為
該指標包括飲酒、吸煙、用藥不規范三項指標內容,對干預前有上述行為的患者例數進行統計,并與干預三個月后的種類行為患者例數進行對比;指標數據以(n,%)表示。
2 結果
2.1 患者不良行為發生率比較
統計數據顯示,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在實施相關干預措施后,有飲酒、吸煙及用藥不規范等不良行為的患者例數均較干預前明顯減少。見表1。
2.2 患者干預前后血壓、血糖指標比較
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指標在實施干預措施后,得到了有效控制血壓指標均值基本恢復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也較干預前有了明顯降低。
3 討論
高血壓、糖尿病是臨床多發的慢性疾病,且患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晚年生活。作為一種需要長期(或終生)進行藥物治療的慢性病,出院后的后續規范化管理,對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對患者采取規范化的疾病管理干預,從健康知識普及、不良行為引導、相關指標監測等各個方面,給予患者合理規范的干預措施,能夠幫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相關癥狀,提高預后生活質量。本研究的相關數據統計分析,對基層醫療機構在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后續疾病防控和治療中的積極作用,給予了進一步的證實。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給予社區規范化管理干預,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壓和血糖水平、改變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纓,瞿炯炯,施錫榮,張金榮.社區全科醫生規范化管理干預在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09):151-153.
[2]張曉燕.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實施社區規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7):167-168.
[3]蔡伯艷.高血壓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社區規范化管理的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02):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