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
摘 要:鋼琴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科目之一,一直以來都受到學生和教師以及學校的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大學鋼琴教學的看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效果和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和學校都必須去思考如何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引入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時代和音樂潮流的變化。
關鍵詞:創新型教學模式;大學鋼琴教學;鋼琴演奏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23-00-02
鋼琴是音樂專業學生所必修的樂器,作為樂器之王,鋼琴演奏的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基礎音樂能力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高校的鋼琴教學,在教授基礎的鋼琴相關的音樂理論以及演奏技巧的同時,還會涉及關于學生的演奏心理,以及學生的藝術素養的培養,一方面,學習鋼琴演奏的人越來越多,鋼琴演奏越來越成為音樂藝術專業的學生走上音樂道路的基礎技能,另一方面,鋼琴音色豐富,演奏技巧富于變化,是非常具有魅力的一種樂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鋼琴演奏學習之中。故而對于音樂專業學生而言,大學階段的鋼琴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將立足于創新教學模式在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對應用創新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創新教學模式對大學鋼琴教學起到的有益作用進行簡要分析。[1]
一、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引入創新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鋼琴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早,我國關于鋼琴教育方面的理論也有許多,但由于樂器的學習往往與樂器和樂曲背后的文化內涵有著緊密的聯系,故而在鋼琴教學方面,我國雖然有很多良好的探索和實踐,但仍然有著很多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除了在鋼琴演奏和教育理論方面的問題,我國大學鋼琴教學的實踐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傳統的鋼琴教學方式仍然還是大學鋼琴教學的主流模式,傳統的鋼琴教學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一般來說包括教師講解,教師示范演奏,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回課,教師檢查驗收這樣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在學生自行學習模仿練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能力的不同,每個人的進度會有不同,教師卻不能夠真正地關注到所有學生的練習進度和學習狀態,往往只是按照自己設置的進度來進行授課,這樣長此以往,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的。[2]
另外,在大學鋼琴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師資力量缺乏,或者是教學內容和方式比較傳統,不能夠與時俱進,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和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與當前的音樂潮流脫節,不利于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培養的種種問題,仍然需要教師和學校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為提高大學鋼琴教學的教學水平而努力。
二、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即興伴奏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
在大學鋼琴教學實踐中,即興伴奏教學模式是應用頗廣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方法,即興伴奏教學模式的優點在于,可以讓枯燥無味的模仿練習過程變得富有挑戰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整個鋼琴教學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例如在很多對彈奏技巧要求較高的樂曲學習中,單純地進行技巧練習是很枯燥乏味的,而且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故而教師可以在這時候引入即興伴奏教學,鼓勵學生在演奏和練習的過程中進行即興伴奏,幫助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練習的樂曲的音樂性和美感,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感情,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較難的演奏技巧。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堅持在練習過程中加入即興演奏,幫助學生找回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利用即興演奏的過程來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力和感受力,以此作為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音樂綜合能力的路徑。
(一)引入趣味化內容豐富課堂教學
大學鋼琴教學在注重學生對于演奏技巧和鋼琴相關的基礎理論的掌握和學習的同時,也必須關注到音樂和樂器所固有的文化屬性,以及所練習樂曲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在鋼琴教學的實踐中,積極地引入一些鋼琴和著名鋼琴曲目背后的故事和歷史背景,以此來豐富鋼琴課堂教學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挑選具有趣味性的音樂史上的軼事,讓學生在學習彈奏技巧的同時,對于音樂家的個人經歷和感情,以及樂曲所誕生的年代背景有所了解,以此作為推動學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和樂曲所表達的感情的動力,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感受到樂曲本身的魅力,在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除此之外,這些趣味性的內容,還可以包括一些比較潮流的內容,比如說對于經典鋼琴曲目的新潮改編,或者是音樂劇和交響曲的改編和新的演繹,讓學生在學習比較經典的鋼琴樂曲和彈奏,練習自己的演奏技巧的同時,保持對于目前的潮流的音樂發展的敏銳度,關注這些比較新穎的改變和對音樂的重新解讀,這也是有益于學生走上音樂道路,去接受廣闊的藝術世界和嶄新的音樂流行的。
(二)鼓勵學生分組競賽提高學習效率
大學階段的學生相較于初高中階段,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更加成熟,學習能力也比較強,在面對競爭的態度方面也往往比較積極,在大學鋼琴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在這方面的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日常的理論學習和演奏技巧練習,以小組為單位,在分組時教師要多加關注,除了尊重學生自己對于分組的意見之外,還要注意平衡一下組內成員的基礎水平,盡量讓一個組內有互相學習和進步的空間,也有互相討論疑難和共同練習的空間。以小組為單位,可以給學生提供自學的環境,讓學生通過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去解決一些不愿意尋求教師幫助的問題,這是有利于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高的。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考慮以班級為單位,舉辦一些較小的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讓適當的合理的競爭成為促進學生進步和發展和推動力。同時,舉辦小型的競賽,也有助于學生的演奏心理的培養,在鋼琴演奏中,演奏技巧是基礎,但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影響到整個演奏的水準,故而在大學鋼琴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演奏心理的訓練和培養,而班級或者是院系內部的小型競賽就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以此為契機,培養自己的演奏心理,讓學生學會在鋼琴演奏過程穩定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減少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的技巧性和心理上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演奏水平和綜合的音樂能力和素養。
(三)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轉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大學鋼琴教學中,教師毫無疑問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但隨著時代發展和教育理論和模式的新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越來越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故而在引進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育理念的轉變,在教學實踐中也要注意這一點,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其實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有限的時間中,觀察和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演奏水平,在對學生的指導上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指出學生的問題,推動學生的進步,當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和目前也在慢慢推廣的小班教學相適應的,在小班制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有了更多的精力和關注度可以給到每一個學生,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大有裨益。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僅僅是在課堂教學的有限的時間里,在課后的時間中,教師也可以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關注學生的真實狀態,也可以借此拉近和學生的關系,了解學生所關注的東西,以及想在課堂中學到的內容,以此和教學大綱相結合,利用了解到的這些信息來拓展課堂內容,引入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內容,來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喜愛。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教學模式
在當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征,網絡信息技術滲透入了很多不同的行業,而在比較傳統的大學鋼琴教學中,也應該積極地引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如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結合,來展示基礎的音樂理論,以及以此作為展示音樂家和樂曲創作背景的一個途徑,通過更加豐富的載體來讓學生加深對于學習內容的了解,讓學生對樂曲有更深刻更直觀的感受,這也是提升學生的感受力和創造力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翻轉課堂在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也非常值得關注,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內容的音視頻,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來反復觀看教學視頻,來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或者是近距離的慢動作地去理解和學習一些較難的演奏技巧,同時,翻轉課堂也提供了課前的預習環節和課后的鞏固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選擇自己要學習的內容方面更加自由,也有利于教師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的掌握。
三、結束語
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對大學鋼琴教學也產生了很多新的影響,在堅持鋼琴教學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的同時,很多教師在大學鋼琴教學中引入了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希望以此來作為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發展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馮立樂.探討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 (06):70.
[2]羅龍.探討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明日風尚,2018(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