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 謝尊嚴 白藍清 王一雯 徐迪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服務業迅速發展,一家一戶的小農型農業生產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新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急需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流轉。近年來,國家制定多項政策和法規來推動土地流轉,可是目前農村的土地流轉到底開展到了何種程度?農民對土地流轉政策有著怎樣的了解以及對這一政策的看法怎樣?本文希望通過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的調查實踐來對目前土地流轉的開展情況進行報告,為中國土地制度的發展轉變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農村;土地流轉;土地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形式主要有: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繼承等。在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土地流轉的作用越來越受到政策層面的重視,但是我國土地流轉仍處于初始階段,在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流轉的進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 理論研究
(一)村土地流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和農業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一、農村人口迅速增加,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單憑種地收入難以滿足生活需要。大量農村人口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現象嚴重,致使農村勞動力不足,土地荒蕪、浪費。二、一家一戶小農經營,浪費勞動力。傳統農民市場意識差,技術力量薄弱,抗災能力差。三、農業機械化水平低、集約化程度低,土地生產效率低下,難以提高農業產量和質量等等問題的出現,說明中國農村的土地經營制度需要轉變,急需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依法流轉。
(二)政府對農村土地流轉的態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允許到鼓勵和引導土地流轉,從各項流轉規則的制定到加快確權落實,并且確立了適度規模經營和新型經營主體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在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土地流轉的作用越來越受到政策層面的重視。
二、 研究設計
土地流轉是當今農業發展的熱點問題,關于土地流轉的相關報告有很多,但其中多是理論分析,缺乏實際調查支撐,為此我們幾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決定利用出身農村的優勢,進行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的訪問調查。
在保證調查真實性的同時,為保證調查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我們把農民群眾分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群體,普通村民和村干部、黨員,了解不同人對土地流轉的了解和看法。我們幾個調查者來自不同的省份,匯總各自了解到的情況來比較分析,以獲得較為全面的結果,為國家土地流轉的推進盡一份綿薄之力。
三、 結果分析
(一)農民對土地流轉的了解、態度和原因
青年人對土地流轉了解極少,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土地流轉是什么,但是在跟他們介紹過土地流轉后,絕大多數人表示支持。主要原因:第一,青年人主要通過打工來獲取經濟收入,不太在意土地所帶來的收益。第二,這一代青年人從小便沒有干過多少農活,不喜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愿意從事農業勞動。
中老年人對土地流轉了解較多,很多村民通過承包、出租或是農業合作社等方式親身經歷過土地流轉,對土地流轉有著一定的認識。在對待土地流轉的態度上,中年人和老年人則有著顯著差別。中年人大都表示如果價格合理,愿意將土地流轉出去。因為中年人也多是通過務工獲取經濟收入,與其農忙時節回家種地,不如在外打工劃算。老年人雖然勞動能力差了些,但多不愿意把土地流轉出去,原因主要是:第一,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糧滿倉,心不慌”,有這一畝三分地,便餓不死;第二,老年生活環境限制,年紀大,不能出去工作,那么就在家種地,有事可做,不會閑得慌,而且吃得健康、方便。
村干部和村里的黨員作為農民中的先進分子,大都對有關土地的政策很是關心,認識到土地流轉對農民、對農業發展的益處,積極配合政府工作,宣傳土地流轉有關政策,鼓勵村民進行土地流轉。
(二)農村土地流轉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一直在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可是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仍處于初級階段,除了上述部分農民的意愿不足之外,仍存在很多問題。
1. 土地經營權承包者資金不足。一般是承包十畝、幾十畝,很少有大規模的承包人,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怕出風險,害怕承擔不起損失。然而因為規模太小,大型農業機械不能得到使用,難以產生規模效益。
2. 農業技術不足。很多承包人都是普通農民出身,沒有學過農業管理技術,也沒有專業人員的指導,多是憑經驗生產經營。這就容易盲目種植,把握不了市場需求,產品產量、質量不高,收益不好,進而挫傷承包人承包土地的積極性,使得土地流轉停滯不前。
3. 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靠天吃飯,要改變這種狀況,農業基礎設施非常關鍵。雖然近年來政府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上做出很大努力,但目前農業基礎設施仍不完善,主要表現在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道路上。干旱年,灌溉不便,洪澇年,排水困難,使得農業受自然災害影響很大,加大土地流轉承包者的風險。田間道路,多是土路,很窄且雨天泥濘,不利運輸。
四、 應對措施
針對農村土地流轉出現的問題,應對措施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加強宣傳和引導,讓廣大農民明白土地流轉帶來的好處。第二,政府要加大財政支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向農民提供農業貸款。第三,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培訓,鼓勵農業技術人員下鄉提供幫助。第四,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為農業經營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宇,鄧峰.淺談中國近現代土地制度的演變[J].中國科技信息,2010(17):269-270.
[2]蒙古國海軍司令.農村耕地土地流轉現狀分析[Z].知乎,2019-12-07.
作者簡介:
徐榮,謝尊嚴,白藍清,王一雯,徐迪,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