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關鍵詞】高通量血液透析;維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45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20-01
高通量透析是一種臨床上應用較為常用的血液凈化技術,其主要功能是將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大分子毒素去除,并且這種透析方式的效果優于傳統低通量的透析,而這種透析方式對于鈣、磷等代謝的并發癥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而在臨床應用過程中,高通量透析還缺乏相關的報道文獻,所以臨床上對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爭議。本次研究探究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治療時,選擇高通量血液透析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中160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單組樣本量設置為80,分別記名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中包含33例女性患者,其余47例均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在36-78(64.2±6.1)歲之間;實驗組中包含41例女性患者,其余39例均為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齡在38-79(65.1±5.8)歲之間。
患者基本資料由數據人員錄入Excel表格確認,患者知情后進行資料統計,患者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低通量透析器,患者透析流量設置為500ml/min,患者血液流量設置為200-250ml/min,每周進行三次透析,單次透析時間為4小時,所有患者連續透析12周。
實驗組在采用高通透析器,采用碳酸氫鹽作為透析液流量設置為800ml/min,鈣離子濃度設置為1.5mmol/L,每次透析持續時間4小時,每周進行三次透析,預防蛋白質流失,減少日常生活中鉀、磷食物的攝入,選擇蛋白質補充食品,患者若不能進食則給予管飼和腸外營養支持,持續時間為12周。
1.3評價標準
治療完成后對所有患者的生理指標對比,主要記錄SCr、BUN、Ccr數據。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中統計數據由醫務人員進行記錄,將其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21.00 For Windows后進行整理分析,數據選擇X2、T進行分析,確認,計算結果p值與0.05關系,若P<0.05則說明本次研究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統計學意義不存在。
在患者治療完成后,兩組患者的生理指標獲得良好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有明顯提高,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而實驗組患者的炎癥表現狀況相較于對照組更弱,實驗組患者的CRP值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由于維持性血液透析在應用過程中患者機體始終處于一種微炎癥的狀態,而在透析過程中對促炎癥因子細胞轉入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透析液中的各種毒素容易侵入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中,對患者體內促炎癥細胞因子的表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高通量透析在應用過程中通過高通量的透析對患者體內小分子溶質進行清除,還能有助于清除患者體內的中大分子溶質,進而緩解患者體內炎性因子的表達,改善患者體內的炎癥和貧血狀況。
綜上所述,在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治療時,選擇高通量血液透析作為治療方案,能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微炎癥細胞因子狀態,具有較高臨床可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