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虎林市委史志研究室
近年來,虎林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修志編鑒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緊緊圍繞實現“兩全目標”,明確工作重點,完善保障措施,創新工作方法,全面推進地方志事業健康發展。
堅持和健全黨委領導、各部門負責、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由地方黨委、政府負責地方志工作的機構組織實施。在《虎林市志(1986—2005)》的編纂過程中成立編纂委員會,市政府市長擔任編纂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由市委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擔任,委員由各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擔任。下設辦公室和編輯部,負責日常工作。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學習《地方志工作條例》《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 年)》及《黑龍江省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 年)》精神,要求史志工作者要站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夯實新時代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根基的高度,深刻認識如期實現“兩全目標”的重大意義。為確保“兩全目標”按期完成,虎林市加大了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機構到位、編制到位、經費到位、設施到位、規劃到位、工作到位。在工作中著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使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完成志鑒編纂任務。在財源緊張的情況下,按照《黑龍江省地方志工作規定》要求,堅持將地方志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逐步加大對地方志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改善地方志工作條件,設置地方志辦公室、圖書資料室等。2017 年以來,陸續劃撥地方志和村史村志經費200 余萬元,為保證地方志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建立和完善了地情資料收(征)集及管理、修志編鑒業務和主編(總纂)責任制等制度,確保在篇目設計、資料收(征)集、總纂統稿、志(鑒)稿評議、審查驗收、出版發行等方面統一標準,做到有章可循。
為完成縣(市)志、年鑒、村志的編纂工作,主管市領導及時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任務,指定責任領導,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保證工作按時完成。虎林市地方志工作人員發揚“修志問道,直筆著史”的方志人精神,克服困難、奮力工作,積極深入各鄉鎮、單位廣泛開展資料收集整理。學習、借鑒各地優秀志鑒的編纂方法和經驗,不斷完善和創新篇目設置、框架設計、體例選擇和編纂內容。1992 年出版了虎林縣第一部縣志《虎林縣志》,1999 年開始續寫《虎林市志(1986—2005)》,2013 年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為了使《虎林市志(1986—2005)》更豐富、更詳實,突出地方特色、突出綠色食品戰略、突出文化旅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并于2016 年6 月進行第二次印刷發行。期間,按照上級的要求,在規定時限內高質量出版了《虎林市年鑒(2008)》《虎林市年鑒(2011)》和《虎林市年鑒(2017)》《虎林市年鑒(2018)》。其中,《虎林市年鑒(2017)》成為雞西市三縣六區中的首部公開出版的年鑒。2019 年,虎林市年鑒在一個月內完成了征稿工作,初稿已編纂完成,正在審閱中。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兩全目標”任務,開始著手收集第三輪虎林市志資料,為第三輪修志做好準備工作。此外,還承接了雞西市政協委托的村史村志編纂工作。為保證村志編纂工作順利開展,虎林市委史志研究室對各鄉鎮的編輯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安排專人經常深入各鄉鎮和村屯進行指導,齊心協力形成了虎林村志初稿。為保障質量,聘請專業人員逐一審閱,300 余萬字的虎林市85 個行政村村史村志審核工作已完成,進入招投標印刷階段,預計在2020 年3 月出版。
牢固樹立“為當代提供資政輔志之參考,為后世留下堪存堪鑒之記述”理念,修志為用、修用結合,積極開發利用方志資源,加快地方志成果轉化,為全市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認識了解虎林、建設虎林提供有效地情信息服務。2014 年,利用《虎林縣志》和《虎林市志》成功申請了“虎林大米”和“虎林椴樹蜜”國家地理標志商標;2017 年,利用《虎林年鑒(2017)》成功申請了“虎林大豆”“虎林紅小豆” 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有效地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行業的發展。“虎林大米”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為域內12 戶大米生產企業提供使用,先后有220 萬件產品運往上海、重慶、昆明等20 多個城市的大型超市出售,極大提高了地域品牌的競爭力。虎林市史志部門還積極支持上級部門工作,為省史志部門提供虎林市年鑒稿資料4 萬字,為雞西市志辦提供虎林年鑒資料2 萬字。
多年來,虎林市地方志工作成績顯著,多次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和表揚,曾榮獲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授予的全國新編地方志三等獎,2015 年、2018年均被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評為全省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2018 年被省人社廳和省地方志辦公室授予全省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今后的地方志工作,虎林市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完成“兩全目標”的要求和部署上來,正視和其他縣市的差距,補齊短板,在2019 年鑒審閱的同時,搶前抓早開展2020 年鑒的征稿工作。在市志、年鑒編纂中不斷提高質量,完善和嚴格執行志鑒評議、審查驗收、報批出版等質量保障體系,確保出版的各類志鑒指導思想正確、體例結構科學、內容全面完整、資料豐富詳實、行文規范流暢、時代和地方特色鮮明。注重發揮好對黨和政府決策的資政作用,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地情市情開展研究。同時,抓好機構改革后史志隊伍的建設工作,積極探索方志人才培養、引進等政策和措施,完善培養培訓制度,創新培養培訓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熱愛方志工作的人才隊伍。在工作中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充分挖掘地方志價值,提高地方志資源的開發利用效率,真實、客觀、準確地記載好歷史,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