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珠峰的這段時光以及我在這時光里遇見的更好的自己、收獲的真摯情誼,都將作為珠峰的禮物,深深鐫刻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生命里。
作為一名測繪專業畢業的學生,我在大一上《測繪學概論》課程時,知道了原來大家耳熟能詳的珠峰高程數字就來自我所學的專業。從那時起,我開始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登上世界之巔,親手去測量珠峰的高度。
畢業后,我來到國測一大隊,成為一名測繪工作者。2020珠峰高程測量項目的啟動,讓我看到了夢想將要實現的希望。最終經過層層選拔,我有幸成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一員。
隨后,我們來到位于北京懷柔的國家登山訓練基地,正式開始系統科學的訓練。在每次的訓練中我都會嚴格要求自己,教練安排的訓練量我都要超額完成三分之一,每次跑步也絕不允許自己落在隊伍的后面。仰臥起坐、俯臥背伸、啞鈴平舉、負重提踵、負重深蹲、高臺俯臥撐、壺鈴提拉……一個個動作日復一日不斷加碼。在這里,我見證了自己和隊友們的提升與蛻變,這也讓我們有信心在心里默默地說句:珠峰,我們準備好了。
得知我入選12人的沖頂大名單后,我明白自己距離登頂珠峰完成測量的夢想越來越近了。5月19日,沖頂組出發時,留守的隊員將我們送到海拔6700米的換鞋處,穿戴好裝備要繼續出發前,我和他們每個人擁抱著。聽著他們對我喊出的那一聲聲加油,我知道這次沖頂承載了他們太多的希望,更肩負著全世界首次有專業測繪人員登頂珠峰的宏偉夢想,雖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我有信心有能力去完成它。
然而,連續的壞天氣最終使我止步于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為了確保這次國家任務順利完成,前線指揮部不得不改變沖頂方案,派出有著多次珠峰攀登經驗的精干力量把握住最后一個窗口期迅速登頂。出于對我們幾個沒有海拔8000米以上攀登經驗隊員的生命安全考量,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最終的沖頂名單里。
當時我的心情特別糟糕,遺憾至極。尤其回想起自己一直以來的刻苦訓練,還有肩負的期待和各方的壓力,比別人更多了幾分失望,幾分委屈。但身為隊員,我必須無條件服從命令,再一想到我們已經錯過了兩個窗口期,只有這最后一次機會了,也就想明白了,無論最終登頂的是誰,這份榮譽都是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
迅速調節好心情,我投入到了教突擊隊員們使用儀器的工作中。兩天的時間里,我和隊友們分頭為突擊隊員和藏族向導講解,并且進行了多次考核。由于設備都是拆成模塊,背到峰頂現場組裝,還有很多接線問題,放心不下的我又將雪深雷達的操作步驟寫下來,拍成照片發到沖頂隊員的手機上,臨出發前我又再三叮囑,目送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山那邊。
盡管我沒有機會來到頂峰,但是我們把重力測量推進到了7790米,為后續的沖頂重力測量減輕了很大的工作量。而從大本營一路走向海拔7790米的C2營地的過程,也讓我深深體會到登山的艱險與不易。在北京結束集訓時,教練給我們每個隊員發了一把瑞士軍刀。到珠峰大本營之后,我才知道這把小刀原來是用來在緊急時刻割斷自己的保護繩的。在珠峰上到處都是被雪虛埋著的冰裂縫,一不小心就會墜入,很多緊急關頭隊友是無能為力的,甚至一根路繩會連累所有隊員,這種情況下只有割斷自己的保護繩,犧牲自己才能保全整個團隊。
5月28日傍晚回到大本營后,我來不及休息,迅速和早已在山口等待的技術人員回到營帳,親手將貼身保管的存有測量數據資料的U盤交到他們手中。然后與他們一起打開電腦檢查,我們每個人都緊張到了極點,當查看完所有U盤后,發現數據質量非常好時,我那顆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了,興奮地跑出帳篷去交接其余的儀器。
我們成功了!任務圓滿完成了!那種心情真的難以言表,眼淚控制不住地往下流,臉上卻忍不住露出開心的笑容,所有的壓力在那一刻被徹底釋放,沒有登頂的遺憾也一掃而光。
不管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一睹珠峰的容顏,再去珠峰地區開展我愿為之奮斗終身的測繪工作,這一段時光以及我在這時光里遇見的更好的自己、收獲的真摯情誼,都將作為珠峰的禮物,深深鐫刻在我的記憶中,我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