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徐敏
素質教育的靈活融入,可以為幼兒教育帶來更多明確的指導方向,有助于幼兒積極、健康地成長。素質教育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成長階段和發展狀態,對幼兒展開有針對性的思維引導,在培養與建立幼兒良好行為方式和行為模式的同時,向幼兒傳遞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同時,幼兒教師要注重幼兒健全人格的發展,要讓素質教育的內在功效得到充分發揮,讓幼兒以正確的眼光和態度認識外部世界,形成良好的整體教學開端。
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與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采取的教育培養方式有直接關聯。如果幼兒教師自身就對素質教育缺乏應有的認知,采取的教學模式也不夠科學、合理,不僅會讓素質教育難以落到實處,還可能帶給幼兒負面影響。因此,幼兒教師要想讓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得到鍛煉與提升,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并在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育培養目標時遵循這一特點,這樣才能夠讓相應的教育引導工作落到實處。幼兒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應當多和幼兒建立良好的溝通交互空間,在這樣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模式,認識幼兒的身心特點。有了這些基礎后,幼兒教師制定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才會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情況,可以更好地開展活動,實現活動過程要達到的良好訓練效果。
真正的幼兒教師,要有其特定的教師情懷,應當像一位醫生一樣,“診斷”幼兒在該年齡階段所具有的問題,從實際出發,“對癥下藥”,時時刻刻做到以幼兒為中心,以幼兒的行為、意識為觀察目標,引導幼兒多體會、多思考、多感悟。同時幼兒教師要明確,幼兒教育不應以犧牲幼兒的幻想為代價,要充分尊重幼兒的童心發展,從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才會讓幼兒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構建,這不僅能夠讓活動的開展更加順暢,幼兒的多元智能也會得到很好的培養與鍛煉,從而實現讓素質教育充分融入課堂的綜合目標。
在素質教育的展開與推進過程中,幼兒教師始終要凸顯幼兒的教學主體地位,要關注每一個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意識到,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性格特征、行為模式和認知水平上會有所差別。幼兒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也要以此為出發點,采取一些差異化的教育引導方式。這會更好地從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帶給幼兒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這可以充分凸顯幼兒教育的人性化特征,不僅可以讓素質教育的融入效果更為理想,也會讓幼兒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更加積極、健康地成長。
幼兒教育者應在觀察和感悟的基礎上,觀察每個幼兒發展過程中呈現的問題以及發展的優勢,通過分析對比做到因材施教,找到適合每個幼兒發展的特定教育方式。比如,在開展拼貼活動時,有的幼兒動手能力較強,并且肢體靈活性較高,可以非常輕松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是,相同的任務可能對于有的幼兒而言有較大難度,這時幼兒教師就不能強行用同一標準要求每一個幼兒,可以給予那些完成任務存在一定困難的幼兒有針對性的引導,并且對他們多加鼓勵。這種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特點,同時也更加有助于每一個幼兒的良好發展,是值得幼兒教師采取的教學理念。
幼兒教師還可以不斷推進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優化創新,這不僅可以發展鍛煉幼兒的多元智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教學氛圍,還能夠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各種游戲活動的趣味性,能夠讓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多方面能力的鍛煉提升。教學活動的優化創新有多種體現形式,幼兒教師首先要在平時的活動展開中表現出對于幼兒充分的尊重,將幼兒視為平等個體加以對待。同時,幼兒教師要多展開和幼兒的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幼兒真實的想法與感受,認識到他們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然后給予幼兒相應的引導和幫助。這樣的活動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整體教育氛圍,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加積極投入,并且獲得多樣化的學習收獲與成長。
幼兒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幼兒的一些基本心理特征,比如,幼兒需要在表達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尊重,并不希望在自己還沒有表達完全的時候被打斷。因此,在幼兒表達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表現出極大的耐心,充分尊重幼兒的表達過程,這樣會讓幼兒對教育者建立信任,以此對幼兒的觀察更有實際意義。同時,幼兒教師要注重和幼兒的良好交互,既要給幼兒提供充裕的表達空間,也要向幼兒傳遞一些積極正面的觀念,或者是給予幼兒有針對性的活動指導。這樣的交互背景會讓素質教育獲得更好的落實,幼兒的各種問題也會得到良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