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軍 趙津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體現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也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將提升黨的組織力、突出黨的政治功能與非公經濟組織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成為新時代的新課題。非公經濟組織的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水平關乎整體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抓緊抓好、做實做精是必然要求。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作為嶺南文化發源地,有著悠久的商業歷史,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涵蓋汽車制造、化學工業、房地產、旅游、互聯網等多行業綜合性強區,并具有強勁的發展動力。在探索非公經濟組織黨建發展模式的過程中,番禺區按照《關于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的實施意見》,構建起“六個一”,即建強一個班子、編印一套制度匯編、繪制一批流程圖、搭建一個活動陣地、完善一套考核體系、研發一個智能平臺的標準化建設體系,率先形成了“設置科學、管理規范、相融互動、黨企和諧”的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標準化工作模式,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中取得了突出成績。
牢牢抓住黨支部班子建設,嚴格選拔、培訓、考核機制,充分發揮黨建工作“頭雁”帶動作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重要原因,而企業要高質量、高速度的發展更需要黨的指導與引領,扎實做好非公經濟組織的黨支部建設是企業在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之舉。番禺區重點抓好行業發展“頭雁”和非公經濟組織書記“頭雁”,對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全省民營企業百強、上市公司、本地龍頭企業等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重點關注,并且充分發揮商會在企業經濟發展與黨建工作開展中的作用,形成輻射帶動式發展。在黨建人才“頭雁”方面,非公經濟組織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員組成的地區性差異顯著、流動性強。因此,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在班子建設上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任人唯賢,以德為先、事業為上,選拔政治堅定、忠誠干凈、擔當有為的干部,配強黨支部班子。番禺區實施了基層黨組織書記“頭雁”工程,緊扣基層黨組織書記選、用、管、訓環節,注重在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高級管理人員中選拔黨組織書記,通過培訓教育的“大輪訓”提升“頭雁”的政治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
積極推動基層黨建標準化制度建設,規范操作流程、細化考核標準,形成科學激勵機制。以制度建設嚴格推進黨建工作,使黨建標準化有章可循顯得尤其必要。非公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在縱向上,建立健全定期研究、目標管理、領導聯系點、學習交流、述職評議等五項制度,強化各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的組織領導,壓實黨支部建設責任。在橫向上,非公經濟組織緊扣黨支部工作實際,建立健全黨支部學習教育、“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服務群眾等多項詳實而具體的制度,建立完善黨支部設立、黨員發展、黨支部選舉等具體程序。此外,這些制度程序還被繪制成指向清楚、操作規范的程序流程圖,以便明確職責、責任落實到人,實現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除此之外,面臨難以解決的黨支部和黨員考核評價難題,番禺區細化了考核內容、量化了黨員考核標準、拓展考核主體、完善考核方式并強化對考核結果的運用。從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方面對黨支部和黨員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從而形成了科學的激勵機制與獎懲機制,激發了黨支部建設的內生動力。
堅持完善黨建基礎設施,保障黨建工作的開展有地、有財、有物,積極探索智慧黨建。非公經濟組織在黨支部建設經費上比較充足,能較好地達到“設施配套好、活動開展好、學習氛圍好、管理范圍好、黨建園地好”的“五好”標準。首先,各非公經濟組織構筑了集黨建活動、黨史教育、學習培訓、形象展示、產業孵化和政務服務“六位一體”的功能多樣、服務多元的黨支部學習教育活動陣地。番禺區采取將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標準和規定“上墻”的方式,其中涵蓋了重點細化的“三會一課”等16方面的制度以及發展黨員等13方面的流程安排,使黨員和領導干部能夠自覺遵守制度、維護制度。此外,番禺區非公經濟組織在黨支部標準化建設中堅持有形陣地與無形陣地并重,既注重實體陣地建設,又注重網絡陣地,形成黨建立體式發展格局。在區級層面,“智慧組工平臺”統籌推進黨支部信息建設標準化,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在非公經濟組織內部,研發和應用具有各自特色的黨建APP、黨建微信平臺等多種渠道,實現黨支部與黨員、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之間實時化、便捷化、常態化的智能互動,既實現了支部活動的公開化、黨員教育的精細化,又達到了黨員聯系群眾的集約化目標。
在“六個一”標準化建設體系下,非公經濟組織黨建的“番禺模式”在實踐中實現了規范黨建工作、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增強企業責任感、推動企業與地區品牌形象的樹立,并取得“互聯網+黨建”發展新路徑的一系列成效。但“番禺模式”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困境,如黨支部“頭雁”能力不足,建設意識不強,造成黨支部組織力不強;黨建專業人才缺口較大,黨務人員待遇和黨建工作經費有待提高,相應激勵機制不完善;黨員流動性大,管理難度高,標準化要求下的檔案轉遞存在“瓶頸”等。對此,需要從強化“頭雁”培養、增加激勵保障、細化黨員管理三個方面入手進一步細化、完善,進一步致力于黨建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頭雁”選拔與培養,增加對黨務工作者的激勵保障和黨務工作經費支出,改善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服務方式,提升非公經濟組織黨支部的發展后勁和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