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普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云南普洱 665000)
遠教IP 資源實際上就是利用衛星資源中心網絡的存儲和傳輸功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隨著我國大力推進農村中小學現代化教育,我國廣大農村中小學師生也開始真正地享受到了現代化教學方式帶來的便利,到學校衛星資源中心獲取遠教IP 資源,一般默認在D 盤czpd 文件夾下[1]。在czpd 文件夾下找到homepagez 首頁文件夾,雙擊homepagez 文件夾打開,找到index.html 網頁文件,雙擊該文件打開即可進入“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衛星資源網首頁”[2]。網頁中用藍色字體表示該期播出的內容,用綠色字體表示已經播出的內容,用黑色字體表示還未播出的內容。點擊首頁上“課程資源”欄目進入課程資源網頁,選擇“生物”學科,根據需要點選七年級或八年級即可進入中學生物遠程教學資源網頁(要注意資源分為人教版和北師大版),本文詳細地從備課、教學、實驗、擴展等四個方面講解了遠教IP 資源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利用遠教IP 生物資源備課,首先要了解清楚各欄目所包括內容:“教師發展”欄目包括了專題報告、培訓教程、教學案例、教研論文和經驗交流等內容。其中專題報告欄目通過專家進行課標解讀和教材分析,幫助教師掌握課改精神、教材精髓;教學案例欄目提供新課標各學科優秀課堂教學實錄視頻,供教師學習與借鑒;教研論文和經驗交流欄目提供了課程整合、教學方法、課改案例,便于教師交流經驗、借鑒方法。“課程資源”欄目中“教案示例”囊括發達地區優秀教案,以doc 文檔存在,可以幫助教師形成教學設計;“媒體展示”內囊括各種圖片、圖像、動畫、視頻、電子演示文稿等備課素材,這些資源可以直接調用應用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典型例題”可以直接編寫到教案中,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探究活動”是關于學生課后探究的課題,有組織形式與探究目標的內容;“習題精選”是教學內容的相關練習,可以作為課堂練習使用;“擴展資源”可用于課后閱讀。通過對備課資源的了解,怎樣用這些資源備課呢?(1)打開生物資源,在教師發展欄目中觀看專家課標解讀和教材分析,借鑒專家的做法,根據自己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思路;(2)打開生物課程資源,認真閱讀教案示例中教案,結合自己教學設計修改教案示例中教案,把別人教案變成自己的教案,在這個環節中最好采用集體合作研討形式;(3)結合媒體資源,習題、探究活動等形成自己用于教學的一個完整教學設計。
在授課過程中利用農遠教IP 資源要突出一個靈活性。在這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情和學生的認識,靈活地展示媒體,結合講解和啟發提示,特別要注意多媒體出現的順序和呈現的時機,以便能逐次展開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科學性。如《輸送血液的泵——心臟》課程教學中,遠教IP 資源提供的媒體資源散亂擺放在一個MTZS 文件夾下,如何靈活應用到教學中取決于教學設計,在教案中,我們一定要設計好多媒體演示的時機和順序,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以上課例演示多媒體課件的順序是:心臟在人體的解剖位置動畫→心臟結構圖動畫→心臟解剖圖動畫→演示心臟左右心房收縮,左右心室收縮,全心舒張Flash 動畫→體循環動畫(毛細血管與組織氣體交換動畫)→肺循環動畫(肺泡與肺部毛細血管氣體交換動畫),從而使學生剛剛獲得的知識加以強化、達到當堂記憶的目的。
在生物課程中,生理功能課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如何用遠教IP 資源多媒體技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尤為重要。(1)用遠程教育資源PPT 課件準確地講授生理特點,并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突出教學的重點。如介紹心臟、血管結構應用此教法效果良好。(2)通過用遠教IP 資源Flash 動畫、視頻課件對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生理現象進行具體化、形象化演示。如:體循環和肺循環是《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體循環動畫、毛細血管與組織氣體交換動畫、肺循環動畫、肺泡與肺部毛細血管氣體交換動畫的演示,把血液循環系統分解成幾個知識點,一個一個突破,最后形成血液循環系統的完整概念,從而突破教學難點。(3)對易混淆的概念要用Powerpoint 課件的圖表分析它們的異同。指出它們的內在聯系和主要區別。如在動脈、靜脈、動脈血、靜脈血的教學中,先用ppt 幻燈片講述血管和在血管內流動的血,使學生對動脈和靜脈是血管,動脈血和靜脈血是血管中流的血的知識有深刻的認識。最后用Powerpoint 課件映出整個血液循環系統簡圖,讓學生具體比較兩種血管和血的結構特點,從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對于中學生物教學而言,實驗教學的地位非常重要,這主要是因為,生物作為自然科學中具有代表性學科,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想要真正的學好生物,理解生物教學內容,就必須將所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但是在現實當中,生物實驗室需要的成本較高、軟硬件迭代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并且容易受到場地的限制(不能真正的親身到大自然中感受),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導致了傳統的生物實驗課程難以發揮實際作用,而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講,由于條件有限,很多學校甚至沒有生物實驗課程[3-4]。
現在,遠教IP 資源的存在和應用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與數據庫建立聯系下載各種各樣的媒體資料,通過多媒體教學實現課堂的播放,讓學生雖然身處教室當中,也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的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使得課本上的知識得以實踐。同時,一些課件具有一定的互動性,讓學生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進行“實操”,滿足了生物實驗課的要求。
例如在《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一課當中,教學生認識心臟,不論是書本還是教學模型,都缺少一定的真實性,而作為中學課堂,也不可能有條件進行解剖,因此,學生對于心臟的學習和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下載各種各樣的視頻課件資料,就能夠讓學生立體、直觀地了解心臟的組成、構造、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所學的知識。
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受限于課本的篇幅以及課時的設置,很多知識的講解只能是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之下淺嘗輒止,雖然對于學生而言,書本上的知識已經能夠應對考試,但是這樣的情況,并不利于學生對整個生物教學體系有一個合理的認識,讓學生全方位地掌握生物知識,而遠教IP 資源則能夠通過一些視頻和短片,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相關的知識,進而讓學生更加立體地掌握整個生物教學體系[5-6]。
例如:《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擴展資料中列出了冠心病及其治療;如何擁有健康的心臟,預防青春期高血壓;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的相互關系等擴展資料,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后閱讀資料使用,從青少年成長這一角度,可以增強學生從小樹立健康成長的意識觀念。
總而言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教學,是現代教學的大勢所趨,得益于當下我國的政策,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中小學也開始漸漸地應用先進的媒體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這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效率,學生從中受益匪淺。作為教師,應該主動求變,掌握各種現代技術的應用方式,使其在教學中的效果實現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