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沈陽市鐵西區委在開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中,緊緊抓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時代主題,通過開展問卷調查等形式,把握青少年所思所想,發揮廣大“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的優勢,針對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強教育和引導,在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早在1997年,鐵西區興工街道關工委就針對轄區內病殘和特困家庭較多的情況,整合“五老”隊伍和社會力量建起了鐵西區第一個“愛心之家”。他們開展愛心助學、愛心助困、愛心就業、愛心幫教、愛心維權等“五關愛”活動。“五老”和智障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的生活、勞動、康復、就業奉獻愛心。在這里,那些無人照料或家庭困難的智障青少年得到了托養照料、康復訓練及自理能力訓練……與此同時,6個社區相繼建立了“愛心超市”,儲存社會各界捐助的物資,大到電視、電腦,小到文具、圖書,常年資助這些需要幫助的貧困兒童。
為把“愛心之家”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區關工委下發了《關于創建社區“愛心之家”的若干建議》,提出了領導重視到位、組織工作到位、建設措施到位、開展活動到位的四項要求;制定了《深入開展“愛心之家”規范化管理的意見》,擴充了“愛心之家”的內涵和外延。
如今,“愛心之家”已發展到近200家。區關工委每年都深入街道、社區和學校,就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如何、關心下一代工作如何開展等問題進行調研。同時,通過整合利用社區文化活動室、圖書室、黨建活動站等資源,建立“愛心之家”活動陣地,使關愛途徑不斷拓寬,活動形式不斷創新。
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2019年,“愛心之家”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活動。“五老”自編、整理英模事跡、改革開放、家風家教、家鄉變化等故事100多篇。組織報告會故事會1080場次,受教人數5.75萬人次。
此外,“愛心之家”還采取寓教于樂、考察參觀等形式調動孩子的思維和興趣。啟工街道北一新村社區“愛心之家”通過開展“熱愛祖國、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系列教育活動,結合考察參觀工業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增強“愛心之家”的活力和凝聚力。艷粉街道光輝社區“愛心之家”通過開展“快樂暑期社區行,文明道德記心中”活動,以猜謎語、觀看宣傳片的形式,讓孩子們養成文明出行、助人為樂的好習慣。許多社區“愛心之家”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舉辦老少詩歌文藝表演、趣味運動會,每年舉行“老少同樂”迎新春聯歡會,為貧困孩子發壓歲錢和禮物,豐富孩子們的業余文化生活。
“愛心之家”圍繞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演講比賽活動,吸引大家積極參與;為了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圍繞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開展模擬法庭活動,設立《未成年人保護法》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傳展板,開展法治報告巡講,進行結對幫扶。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愛心之家”建設,區委、區政府兩辦下發《關于加強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關工委要以在社區創建“愛心之家”為抓手,夯實組織基礎,鞏固陣地建設。區財政每年為關工委撥專款用于“愛心之家”建設。區關工委結合工作實際,打造關心下一代幫扶品牌,幫助一批困境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
如今,“愛心之家”全面開花,長期堅持特色活動的愛心書屋、道德講堂、書法繪畫、戲曲表演、手工制作等才藝培訓班有100多個,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勵志之家”、學習才藝的“成才之家”、寒暑假期的“娛樂之家”,在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共沈陽市鐵西區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