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區華岳學校,吉林長春 130000)
學生英語的真實水平體現在寫作能力上,寫作能力能夠檢測學生對所學的重要語法點掌握的是否夯實,更是考察了學生的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能力。寫作在考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項,但是,很多學生寫作題的得分情況并不樂觀。為此,學校專門開設了寫作輔導課程,但是成效不大。為了更好地開展意義教學,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筆者選取了長春市凈月區華岳學校初中部,隨機對48 名學生的作文進行錯誤分析,在進行收集和整理之后,分析了錯誤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教學策略。
1967 年S.P.Corder 發表的《學習者錯誤的意義》標志著錯誤分析理論的形成[1]。在之后的研究中,學者區分了“error”和“mistake”兩者的區別,認為當“error”產生時,學習者并沒有意識到是一種無意識的表現;而“mistake”產生時,學習者能夠迅速意識到并積極地改正。它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錯誤”和“失誤”。錯誤是語言知識匱乏的體現,失誤則主要歸結于主觀因素。如何鑒別學習者的錯誤在教學中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因素,Corder 建議我們收集歸納數據,對錯誤進行整理歸類,同時對錯誤進行詳細地描述并對進行解析、評估,因為教師只有在熟知學生的錯誤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2]。
(1)受試者及研究材料。本文的受試者為長春市凈月區華岳學校初中部學生,共48 人;研究材料為48 名學生的作文,題目為:Crime and Punishment。
(2)研究方法。筆者在研究中采取了定量的分析方法,經過數據搜集整理后,總結出五大類錯誤。

表1 錯誤分析統計表
從表1 可以看出,錯誤數量最多的為篇章結構錯誤,總數為28 個,占總體的58%;其次為標點符號錯誤,總數為26 個,占總體的54%;再次為語法錯誤,總數為12 人,占總體的25%,詞匯使用錯誤為10 人,占20%而拼寫錯誤的數量最少,為8 人,占16%。
1)篇章結構錯誤。主要表現為段落過多或過少,上下段語義不連貫。例如:有的作文中只有一段,沒有層次感;而有的作文則分成六段,顯得過于累贅。闡述某一觀點時沒有連貫性,文章過于凌亂,拼湊[4]。
2)標點符號錯誤。主要表現為:學生總是使用逗號,極少使用分號,對于一些破折號掌握不牢。例如:ten-year sentence,學生忽略其中的破折號,經常寫成ten year sentence。在使用連詞 “and”“or”或“ but”時,沒有在前面加上逗號。
3)語法錯誤。主要集中在名詞的單復數形式,時態選擇以及“There be”句型。學生在描述或者表述復數概念時,不會對名詞單復數靈活改變,常常遺漏 “s,es”,例如,常常寫成“so many criminal”。此外,學生在使用“There be”句型時,學生經常會寫成“There have”的形式[3]。
4)詞匯使用錯誤。主要表現為用詞不當,冠詞錯誤,詞匯混淆。例如:學生對于crime 和criminal 的區分并不是很清晰,誤把criminal 當成crime;其次對于一些特指的名詞在前面忘記加“the”,用詞不當,像 “As we all know”學生寫成 “Like we all know”。
5)拼寫錯誤。主要表現為增加或遺漏字母。例如:“argument”誤寫成“arguement”,“punish”誤寫成“publish”。
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寫作問題主要表現在篇章結構,標點符號和語法使用這三大方面。
筆者從學生的英語思維限制,單詞量不足,語內遷移和語際負遷移來對寫作錯誤形成的原因進行探討。
(1)思維限制。外語學習者由于受到教育背景[6]、教學材料等因素的限制而造成思維限制,在闡述某一觀點時不能很好地表達想法,組織篇章結構方面不好,所以文章看起來顯得凌亂、拼湊。
(2)詞匯缺乏。詞匯量不足,在表達某一觀點時采用和漢語表達相近的單詞來替換,這并不符合具體的語境,所搭配的詞語不符合地道英文的表達方式[5]。
(3)語際負遷移。當學習者對目的語的語法規則還不熟悉時,總是依賴已知的母語知識,語際負遷移是影響學生正確使用名詞單復數,恰當使用正確時態的主要因素。例如:Mountain people,mountain sea.
(4)語內遷移。假如在一種語言內發現了遷移,即學習者根據目的語規則作出錯誤的推理,便成為語內遷移[11]。例如:There are so much crimes, should we punish these criminals?造成這個句子錯誤的原因是學生把“much”與“many”等同了。
(1)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首先要擺平心態[10]。在學習語言時,都會經歷一個“試錯”的過程,在過程中積累詞匯,夯實語法,提高語言技能。此外,學生需要正向的激勵,教師的鼓勵與肯定,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為其樹立自信心,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自我改正錯誤”意識。
(2)教師要定時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并形成檔案進行同組的分析,找到原因并探討教學策略[7]。因材施教,評語要有所針對性。教師應該多滲透一些英美國家文化,讓學生多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模式,語言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多看些英文原版名著,不要僅限于課本中的知識,同時,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視頻短片了解外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日常的溝通方式。
(3)誤用詞匯也是學生的一大難題,究其原因是學生的詞匯量不大,學生往往只知道相對應的漢語意思但并不真正了解在什么語境下使用該詞,這便造成了詞匯誤用這一個現象。教師要合理地制定出單詞背誦計劃來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4)標點符號的誤用[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符號的使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語法,詞匯方面,造成了學生在這一方面不夠重視的局面,學生擅于使用中文的標點符號,對英文符號的掌握也產生了一定的干擾;教師在此方面要進行專門的講解,幫助學生進行梳理歸類。
(5)從數據分析中我們發現學生一些基本的語法點掌握的不牢固,這也折射出學生的基礎知識這一環節還是比較薄弱,教師應該兼顧好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這兩個方面,正確處理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當課所講的基礎知識要及時鞏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8]。
寫作教學是個漫長艱難的過程,教師們應該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積極地引導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評價,不斷地完善教學,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但本研究由于時間有限,受試樣本較少,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