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張清華
山東省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模擬卷)已經結束,為了研究山東省新高考命題特點,明確備考方向,筆者精心研究了山東省化學模考試題,整合了各方信息,提出備考建議。因為不是官方信息,也不是最終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斧正。
本次2020年高考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在教育部考試中心的指導下,以國家高考評價體系作為命題指導,試題緊扣《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靈活運用不同類型的試題情境,凸顯了素養立意的指導思想,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多角度多層次地考查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及關鍵能力,對今后的教學有一定的啟示和重要的指導意義。
1.省??几黝}考查內容、所屬模塊、分值及考查素養分析

題號考查內容所屬模塊比對全國卷能力與素養分值單項選擇題1STSE(有機)有機化學2有機物命名有機化學3實驗(必做實驗的儀器)化學實驗4基態原子價電子排布物質結構5官能團、性質及手性碳有機化學2019·全國卷Ⅰ·36(2)6元素周期律(有機物轉化)有機化學元素化合物7晶體類型、組成及雜化方式物質結構8實驗(3個選項考查有機反應的目的與操作)化學實驗有機物性質9制備SnI4時碎瓷片和干燥管作用、冷凝管使用及SnI4的性質化學實驗10制備亞氯酸鈉的流程(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物2016·全國卷Ⅰ·28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科學探究證據推理2分×10題=20分不定項選擇題11電解制取Na2S2O8,三個選項考查電解原理,一個選項考查結構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12以Pb及其化合物為載體考查氧化還原反應和反應方程式元素及其化合物模型認知變化觀念13原電池原理處理三氯乙烯,進行水體修復化學反應原理有機化學14水溶液(酸堿滴定圖象分析)化學反應原理2016·全國卷Ⅰ·1215熱化學(活化能、反應熱)化學反應原理2019·全國卷Ⅰ·28(3)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4分×5題=20分。每題有1或2個選項正確,全選對得4分,漏選得1分,選錯得0分

續表
2.比對全國卷理綜,山東省模擬考試卷化學部分變化情況
(1)題型、題量、分值和考試時間變化
從題型上看,有兩方面變化:一是山東省模擬題選擇題增加了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為正確答案);二是山東省模擬題非選擇題部分取消了選做題,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都要做。
從題量上看,選擇題由理綜化學部分中的7道變為15道,且不定項選擇題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1個得1分,題目區分度增大;非選擇題由4道變為5道,但小問數量變化不大,各空分值變小。

2020年山東省模擬題2019年全國卷Ⅰ16(原理)10分,3小題8空26(實驗)15分,5小題8空17(結構)12分,4小題9空27(流程)14分,4小題8空18(實驗)13分,4小題10空28(原理)14分,4小題10空19(流程)11分,5小題8空35(結構)15分,4小題9空20(有機)14分,4小題7空36(有機)15分,7小題7空
從分值上看,全國卷理綜化學和山東卷單科化學雖然題量和題型不同,但總分值不變,都是100分。因為題量增大,故選擇題和填空題各小題分值都減小。定項選擇題從每題6分降至每題2分,不定項選擇題每題4分;非選擇題從58分變為60分,每個空的分值降低到以1分為主。
從考試時間上看,山東卷化學因為題量增大,多了8道選擇題和1道填空題,所以考試時間也由理綜平均50分鐘增至90分鐘。
(2)各模塊權重分配變化
因為兩個選考模塊均變為必考模塊,所以各模塊分值均有所調整,其中必修1和必修2的元素化合物模塊分值降低較大,其次是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實驗部分調整不大,有機和結構部分分值上調,表現在:一是很多題目沒有直接考查有機化學,但以有機化學為載體考查其他模塊內容;二是結構化學的工具性體現,將結構的知識融匯到各種題中。如:SnI4溶于四氯化碳中、手性碳原子考查了兩次、兩種有機物的沸點比較、無機含氧酸酸性的比較和解釋等等。
可以看出,物質結構、有機化學、化學實驗考查權重增大。
附:各模塊分數統計

2020年山東省模擬卷2019年全國卷Ⅰ模塊題目序號分值題目序號分值元素化合物6、7B、10、12、1919.5分7、13、2828分化學反應原理11、13、14、15、1626分10、11、12、2732分化學實驗3、8、9、1819分9、2621分化學結構4、6C、7、9B、11C、1720分35(選做)15分有機化學1、2、3B、5、6、8ACD、13B、20(13、16,以有機反應為載體考查其他模塊知識此部分內容不作為有機化學分值計算)24分8、36(選做)21分
3.命題思路變化
(1)命題依據
作為“新高考”的官方模擬考,本次命題全面對準高考評價體系,涵蓋課標中的內容,突出重點。
高考命題研究專家表示:2020年高考化學試題將自覺傳承我國科學文化,注重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思想;同時以學術專著、科技期刊、會議論文等資料為素材背景編寫試題情境,去呈現新穎的結構、新的功能物質、新的合成裝置,讓考生通過試題情境認識化學學科價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文化自信。
(2)命題內容
一是不再考查“化學知識”,而是考查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化學的最前沿最新成果”納入其中。二是試題“素養”落地,“頭部”區分,因此考查內容重“點”,不重“面”,通過采點命題,在某一點深刻挖掘,擴大思維的深廣度,不再像2015年以前山東高考那樣,知識點面面俱到。
4.高考評價體系在試題中的體現
“一核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涵蓋了考查目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在山東省高考模擬試題中均有充分體現。
(1)考查目的
省模擬考題達成了“一核”的考查目的,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第1題的STSE、第5題的抗HTV藥物和第13題的水體修復,均體現和增強了化學學科的價值;第15題中我國科研人員研制的雙溫區催化劑合成氨科研成果及第17題中我國科學家首次合成的非線性光學晶體,展示了我國科技成果,引領學生勇攀科學高峰,體現了對“立德樹人”的考查。與全國卷Ⅰ第7題的陶瓷、全國卷Ⅱ第7題的古詩詞、第12題的無機顏料、第35題的超導材料契合,體現了試題的應用性和創新性。
附原題對應片斷: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乙醇汽油可以減少尾氣污染
B.化妝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濕作用
C.有機高分子聚合物不能用于導電材料
D.葡萄與浸泡過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放在一起可以保鮮
5.CalanolideA是一種抗HTV藥物……
13.利用小粒徑零價鐵(ZVI)的電化學腐蝕處理三氯乙烯,進行水體修復的過程如圖所示……
15.……我國科研人員研制了……雙溫區催化劑……催化合成氨……
17.我國科學家利用……首次合成了組成……非線性光學晶體
(2)“四層”為考查內容,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
必備知識:
一是涵蓋課標中的內容,將高中化學學科主干知識都包含在內,考查全面,試題中1~9題、17題(1)(2)、19題(1)(2)、20題(1)(2)等緊緊圍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礎操作和典型物質性質等內容,考查學科主干知識,與全國卷Ⅰ第7~12題切合,體現了試題的基礎性。
二是重點突出,有機化學、物質結構、化學實驗和化學反應原理分值權重較大。
三是對于教材中拓展知識進行考查,比如第1題C項高分子聚合物導電、第5題A項和第20題(3)兩次考查了手性碳、第16題K正-K逆。對于課標刪去的知識就沒有涉及(如鋁、硅等)。
關鍵能力:
①信息獲取與加工能力。一是整卷閱讀量增大。從2019年全國卷Ⅰ化學部分的2966個字符增至山東模擬卷的3874個字符,要求學生具備快速閱讀能力、快速提煉“關鍵”信息能力、快速理解并應用陌生信息的能力。例如,第20題有機題,給出了三條陌生信息,考查學生應用陌生信息,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附原題對應片斷:
20.已知信息如下:



與全國卷的有機考查形式相同,在真實物質合成中分析物質的性質、反應、辨析結構等,融入了2019年全國卷Ⅰ和天津卷考查的手性碳,體現了試題的綜合性和應用性。
②證據識別與推理能力。例如,第19題無機物流程圖,通過箭頭指向和反應條件,推斷產物成分和所需試劑,考查學生證據意識和推理能力。
附原題對應片斷:
19.

③模型構建與認知能力。例如,第11題和第13題的電化學認知模型,第17題雜化方式判斷的解題模型、晶胞模型、密度計算解題模型。
附原題對應片斷:



17.(3)如圖為硼酸晶體的片層結構,其中硼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_。
(4)以晶胞參數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坐標。CsSiB3O7屬正交晶系(長方體形)。晶胞參數為apm、bpm、cpm。如圖為沿y軸投影的晶胞中所有Cs原子的分布圖和原子分數坐標。據此推斷該晶胞中Cs原子的數目為________。CsSiB3O7的摩爾質量為Mg·mol-1,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則CsSiB3O7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_g·cm-3(用代數式表示)。


與全國卷Ⅰ的電化學內容選取新型電源及最先進的電解裝置切合。結構與性質模塊都是結合最新功能材料,從功能或性能角度出發考查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不同的是山東卷將結構融入到原理和有機等其他模塊中綜合考查,體現了試題的綜合性。
④實驗操作與探究能力。例如第3題、第8題、第9題、第18題等實驗題考查實驗操作、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相對于全國卷,更關注了學生的實驗探究和設計能力。
附原題對應片斷:
3.實驗室提供的玻璃儀器有試管、導管、容量瓶、燒杯、酒精燈、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儀器任選),選用上述儀器能完成的實驗是
8.下列操作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18.(1)檢查裝置氣密性并加入藥品后,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活塞K1、K2、K3的狀態為________;一段時間后,打開電爐并加熱反應管,此時活塞K1、K2、K3的狀態為________。
(2)試劑A為________,裝置單元X的作用是
;
反應過程中需用熱源間歇性微熱連接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養:
①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例如第4題考查價電子排布,第5、6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第7題C項考查雜化方式,D項考查晶體的微觀結構,第17題考查物質結構,如核外電子排布式、雜化方式、晶胞結構等,考查物質性質,如電負性、第一電離能、熔點、溶解度、晶體密度等。
附原題對應片斷:
4.某元素基態原子4s軌道上有1個電子,則該基態原子價電子排布不可能是
5.A.分子中有3個手性碳原子
B.分子中有3種含氧官能團
C.該物質既可發生消去反應又可發生加成反應
②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例如,第11、12、19題化學方程式書寫體現變化觀念,第16題體現化學平衡思想。
附原題對應片斷:


19.(5)在ZnSO4、BaS、Na2SO4、Na2S中選取三種試劑制備銀印級立德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③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與全國卷Ⅰ相同,對于化學平衡與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均用有關圖表呈現,考查學生讀圖識表解題模型的應用情況。
④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⑤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例如,第1題化學與生活,第10題制備亞氯酸鈉選用過氧化氫作還原劑,綠色環保;第13題考查的素材為水體修復,是社會熱點問題;第18題(2)、第19題(4)具有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綠色化學”觀念。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考查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附原題對應片斷:
19.(4)制備BaS時,按物質的量之比計算,BaSO4和碳粉的投料比要大于1∶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器Ⅳ中產生的尾氣需用堿液吸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學習高考評價體系等關于高考的頂層設計說明
深入研究《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版)》和《山東省2017級教學指導意見》,這是等級考命題的依據,新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關注教材刪改和調整,對課標增加的內容要重點注意,對課標原有的內容始終重視,對課標刪去的內容少費時間。
教材使用要以老教材為主、適當關注新教材中的習題和微項目、關注教材中的各項內容比如拓展視野等,不能被教輔牽著鼻子走。
2.夯實基礎
必備知識是在梳理高校專業學習要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歷年高考考查的知識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考試形式和教學實際情況系統整合、掇菁擷華而成的。
必備知識是高考評價體系“四層”考查內容的第一層,是學生在應對現實問題情境或學術問題情境時,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必須具備的知識,是能力和素養的載體,是根本。在一輪復習中要注重知識的正確性、系統化和應用性。
一輪復習涉及五本教材,要建立模塊間的融合,比如元素化合物中適當融合原理和實驗、元素周期律和有機適當融合結構,注重高考考查要求中的綜合性。
3.培養關鍵能力
特別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中的化學思維方法——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素養。高考試題形式是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也就是用“化學思維模型”解決問題,所以高考更多的是拼學生會用“多少”模型及調用模型的熟練程度。因此首先,我們老師要知道這些模型,熟練運用模型。其次,在一輪復習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多個思維模型,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模”及多個思維模型的綜合調用。這樣做,可以大大降低高考題目的“陌生度”,從而讓學生不恐懼。只有建模用模,才能真正打開學生的學科思維,不停地接納新的東西。第三,高考難度主要體現“高階”模型的應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高階模型。新課改下,高三復習效率的高低,不在于你講了多少題,重在模型的落實,學生整合了多少會用多少。
4.強化實驗探究,培養科學思維品質
一是不可忽視必做學生實驗。二是注重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儀器展示、視頻播放等多措并舉,務求實效。三是注重探究實驗,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目的及原理分析、常規儀器的使用、分離、制備等操作及作用,方案能否實現等。四是要有“綠色化學”理念,原子經濟學、盡量減少三廢的排放、安全化學,注意綠色化學的思想,拿到最佳路徑。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5.向習題課要效益
一是研究各地高考題,如本次模擬考試的有些題目在過去新課標卷、天津、江蘇及山東卷中都有相似情景出現(見表格)。高考題是最具代表性最有研究價值的習題,在平日的訓練中有目的、有方向地訓練高考題。一輪可節選使用,二輪可組合使用。二是習題和考題要精選,重視選擇那些有真實情境作載體的題目,選擇對建立認知模型、解題模型有典型引領作用的例題和習題,訓練學生熟練運用模型,運用必備知識,提升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三是規范學生書寫、作答,解析高考閱卷標準,共同探討怎樣答題才得分,這樣為什么不得分,通過深層解析建立規范答題模型。四是注重運用學生數據庫建立個人習題問題檔案,便于有針對性的補弱和個性化指導。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化學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化學專業知識,深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素養,更需積極追蹤現代專業前沿知識,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在教學中多方面、廣視角融入相關學科知識,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使核心素養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