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怡 閆妍 李媛
摘 ?要:隨著科技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各種型式的檢測和計量設備逐年增加。其產品型號基本實現了編程自動化和遠程控制,為設備自動化計量提供了技術基礎。由于產品模型檢測對設備參數驗證要求越來越高,使當前的計量軟件的開發提出新的挑戰。因此,技術人員必須在產品試驗計量軟件中開展全面的產品計量計量研究,以為大數據下的計量技術提供重要的保證。
關鍵詞:大數據;計量業務;管理軟件;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TP311.52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計量業務是保障各項工作進行的重要環節,對當今企業而言,必須要有準確的計量數據的做為支持,才能為生產管理提供保障。而計量數據是呈現各種資源優化運行的重要方式。應用數據管理系統能提高計量效率,而其各種計量任務中,對各種數據的有效收集和分類極其重要。在計算機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計量業務的發展越來越快,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在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生產企業在項目運行中,通過計量服務獲取更為準確生產數據,對提高產品生產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未來計量管理軟件將呈現出更多的發展和應用趨勢。因此,技術人員必須對大數據時代下,各種計量管理軟件進行全面的研究以促進計量業務的康健發展。
1 計量業務及其管理軟件概述
1.1關于商業計量
計量是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計量部門的管理維護本地區社會計量的標準以及確保計量業務的精確性,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可靠的服務。并為依法為相關行政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并同時制定和審查計量標準,推廣計量技術以及進行相關計量技術分析和校準工作。企業管理的計量管理包括,保證計量價值的統一、保證計量器使用的穩定性、定期對計量設備進行維護更換以及優化計量技術,提高計量水平[1]。
1.2 關于計量業務管理軟件的結構
當前許多科技公司對計量軟件進行了大量研究,開發了許多計量管理軟件,并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各領域,提高了計量管理水平。如對于生產型企業,在對產品設計標準化進行計量對比時,可使用計量軟件對產品進行計量管理和分析并設計合理計量管理系統,以滿足企業生產的需求。在目前的計量管理軟件中,主要采用LIMS、OA以及CRM系統。借助這些系統,可統一實現LISM和CRM之間的數據互通。通過IBM門戶、MES、PDM等第三方系統進行處理,完成對為國家質檢接口、強制性計量檢驗、計量儀器接口以及對相關檢疫接口等系統的集成,使計量業務效率大幅提高。
2 計量管理對云計算的重要作用
2.1全面提高了計量管理水平
云計算在計量管理中的應用是目前較為成熟的平臺,建立了較為全面的管理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管理信息的有效交換,使計量人員能夠更高效地使用計量數據資源。與傳統的計量管理方式相比,云計算計量管理實現了網絡化和實時計量。云計算計量管理,可隨時采集相關數據,便于多個部門同時收集計量信息,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方便了計量人員對數據的查詢和分析。
2.2 降低了計量管理成本
使用云計算計量管理系統后,計量人員可隨時使用云平臺計量和提取相關數據,無需去專門的辦公場所進行特定的工作,提高了計量管理的效率。同時減少了傳統的計量工作中大量使用的硬件和軟件,降低了管理成本。
3 產品計量軟件開發流程
3.1 實際軟件研究和需求性分析
在開發軟件之前,技術人員須進行實際研究。了解任務發起方的需求、行業的技術狀況,并全面考慮經濟及當前市場等因素,論證軟件開發的價值和可行性。計量軟件要根據設備的特點和應用現狀,從技術層面、使用成本以及工作效率等內容對其實用性進行詳細論證。同時還要對市場進行需求分析。從性能和其應用限制等方面分析軟件開發的應用內容。確定軟件執行的功能和性能指標和軟件計量精度,詳細解釋軟件應用限制。開發人員應與用戶要保持溝通,建立詳細的軟件功能框架,同時編寫科學的軟件開發任務書[2]。
3.2系統和模塊設計
系統設計是設計軟件的整體結構。內容包括軟件系統框架結構、功能模塊、接口設計、數據結構設計等。進行系統設計,技術人員需要寫明設計規范,同時全面的描述框架的結構,接口設計以及數據結構的設計等。對模塊設計是開發人員,根據系統情況對各功能進行細分。通過科學的編程算法,將應用數據結構以及各功能模塊和子程序間關系進行詳細的設計和功能說明。使系統能更清晰應用各模塊功能,并有效協調各模塊間的關系,同時進行可靠的運算。
3.3進行軟件編程并測試運行
軟件編程要根據系統設計和模塊內容,將功能轉換成編程語言,實現對功能模塊的應用設計要求、完善數據結構和相關算法,完成每個模塊的程序調試和功能模塊的正常通信。在這個編程過程中,系統和模塊設計的內容必須對齊,避免出現功能應用時的方向偏差。在編程完成后必須對軟件系統進行測試,這是計量管理軟件開發中重要的步驟之一,也是非常容易出現操作問題的環節。對軟件進行測試的目的,主要是對軟件的實用性、系統設計、模塊功能、編程內容以及系統模塊功能的有效通信連接進行分析和驗證,并對其運行的準確性、程序的輸入/輸出、系統故障等進行評估。在進行測試之前,應先編寫科學的系統的測試計劃。保證軟件綜合測試滿足系統設計的要求。通過測試,出具軟件測試驗收報告并審查。
3.4軟件交付驗收與正常維護
開發的軟件通過系統測試后,才能將軟件安裝在指定的運行環境中,通過測試,交付給用戶使用。高質量的計量軟件是提高計量效率以及數據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軟件交付后,用戶必須根據軟件在使用中的狀態,編制運行狀態統計表。由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管理和維護,以保證系統正常的運行。
4 計量管理軟件智能化發展趨勢
在計量軟件管理系統中,有許多與計量管理相關的技術,如技術加工、物品識別、包裝、實時跟蹤等,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有效應用。社會經濟的的發展,信息化數據處理準確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需要引入和開發更先進的智能化技術,集成數據庫、云計算技術于計量管理系統中。在科技不斷創新背景下,更多的先進技術將被有效應用,全面的提高計量管理數據的準確性,提高企業的計量管理水平和效率。在信息化社會,數據成為智能化商業運行和發展的標志,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的處理質量要求尤為重要,使得信息化數據成為經濟市場運行中 的核心產物。重要數據的獲取、管理以及實際應用,成為了未來企業競爭的重心。為此計量管理軟件的發展方向,也向智能化方面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以來,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特別智能化深度學習和分析領域,使得設備自動化逐漸取代了一些復雜人工操作任務。同工業革命一樣,機器改變了工業發展的方向。而來未來智能化發展時代,信息化數據是智能生產的的必需品,也是智能化計量處理競爭模式。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智能化數據應用和處理,實現數據增值服務。在智能時代,借助大數據技術,快速的處理大量數據,提高管理決策及管理的效率。并實現多個行業的業務數據處理和分析,及大的提高了用戶計量管理的效[3]率。
結束語
通過對軟件理論和計量模式的研究,技術人員規范了企業計量軟件研究和管理。在隔離放大模塊研發后,相繼應用了壓力傳感器和變送器計量系統,并制定了詳細的產品計量軟件管理辦法。發揮其在計量軟件開發中的重要應用。通過本軟件的全面開發,技術人員可詳細的了解計量檢定和計費情況,并能及時發出提醒,使各單位按照程序有順進行,并嚴格遵守文件的規定,使軟件系統符合實現管理要求。計量技術人員,通過計算機可充分控制檢查任務。待操作完成后,還可對相關原始記錄進行同步驗證和管理。
參考文獻:
[1]楊懿,王鳳濤,郭亞男.產品型號試驗中計量軟件工程化管理探索與應用[J].計測技術,2020,40(06):59-63.
[2]陳文麗,張榮哲,楊懿.壓力計量檢定數據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計測技術,2019,39(05):76-80.
[3]杭雪蓮,顧杰,傅曉雯.淺談大數據時代計量業務管理軟件發展趨勢[J].中國設備工程,2019(1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