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潘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各地也在加速推動復工復產,盡最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大疫之下,不僅要做好疫情防控,更要集中精力進行生產。生產,安全是頭等大事。因此,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既要按下“快進鍵”,加速復工復產;又要擰緊“安全閥”,筑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的“兩道防線”。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交匯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帶來困難和挑戰。經過艱苦努力,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全國正處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安全生產意識和工作絲毫不能放松。
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固守安全生產底線。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底線意識、紅線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把安全生產抓緊、抓實、抓細、抓常,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各地各部門要深入排查各領域各環節安全生產隱患,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持系統治理、精準施策,扎實推進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工業園等重點領域安全整治,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堅決糾治安全生產領域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對事故隱患和安全違法行為決不姑息、絕不容忍,切實守住安全生產底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發展為要,安全至上。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安全生產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基石,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