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華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教育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河北唐山 063600)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使得人們的生活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具有高效、快捷和方便等特點,因此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傳統的課堂得到了顛覆,在促進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將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有效融合,運用信息化的思維來改革數學教學。
教師備課在小學數學教學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教師的備課質量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教師在每次上課之前都要結合教材的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好教學設計,圍繞學生和教材來設計教學活動,做好教學組織,確定高效的教學方法。在以往備課過程中,教師一般按照自己對學生的了解以及教材內容來進行備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而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信息搜集處理功能和網絡的資源共享功能來輔助備課,讓教材和教師參考書不再是唯一的備課參照物,教師借助計算機和網絡能夠獲得更多和教學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這對于教師來說能夠開拓眼界,讓學生的教學思路得到拓展,同時也讓課堂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充分學習信息技術的使用技能和方法,利用信息技術來整合信息,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案,讓課堂教學設計質量得到提升。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對于他們來說興趣是最原始的學習驅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通過黑板、粉筆以及課本開展教學,單純通過教師的語言和文字來實施授課,學生容易感到枯燥,從而導致學習興趣的喪失。而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營造更加有趣和豐富的課堂,通過多媒體技術來營造聲情并茂、動靜結合的數學課堂,除了文字之外,還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和音頻等來呈現知識,讓整體的數學課堂更具有感染力,對于學生來說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例如在學習兩位數的加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創建“樹上有多少只鳥”的動態視頻,創建一顆樹,樹上的鳥不斷飛走、飛回,設計兩位數的鳥的數量,以此來引出學習內容,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板書,包括演算、畫圖、抄寫例題等,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真正用在教授的時間上減少。而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提前做好課件,在課件上展示教學內容,包括各種類型的例題以及各種圖形等,在課堂教學中講到相應的內容時直接通過課件展示,就能夠節約教師的板書時間,讓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在知識的講授和對學生的引導上,從而增加課堂信息容量[2]。不僅如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上適時呈現出來,這樣也能夠增加課堂容量。
小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對新鮮和有趣的事物非常感興趣,作為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不斷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出來,并結合教學內容來創建高效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到具體的情境之中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通過自己蒼白的語言來創建情境,這種方式創建的情境對于學生來說不夠逼真,部分學生難以真正進入到情境之中。而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創建逼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自然而然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例如在學習“克和千克”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建一個“虛擬超市”的情境,超市中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瑯滿目,每一種商品旁邊都寫了對應的數字,要求學生在數字后面填上對應的單位——克和千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來填上單位,當填上的單位正確時虛擬的情境中會發出歡呼的聲音,而當填上的單位錯誤時系統會發出哭喪的聲音,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快速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狀況,并在有趣的情境活動中完成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有限,但是數學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學習難度增加。這時教師就可以將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有效結合,借助信息技術來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具體和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3]。信息技術能夠呈現出非常直觀的效果,對于抽象的知識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動態演示,將知識的生成過程直觀形象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知識的本質。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點、線閃爍功能來輔助教學,將長方體的頂點、面和棱等依次閃動,將介紹的部位凸顯出來,從而幫助學生認識長方體的各個部位,然后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長方體的實物圖像抽象出平面圖,將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幫助學生對長方形形成深刻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開展教學,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掌握相關的知識。
信息技術的功能非常強大,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各種強大的功能來營造形式靈活、多樣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不再單調、枯燥。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呈現知識;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微視頻,在課堂上對于重點知識或者難點知識通過微視頻的形式來展現,借助微課開展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翻轉課堂,課前制作好相關的學習資料并發送給學生,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并借助信息技術來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課堂上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反饋來組織討論,幫助學生解答疑惑,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總之,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挖掘出來,將其靈活應用到數學教學中,讓數學課堂的形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結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應該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優勢,并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結合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但是同時也應該把握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結合的度,要控制好信息技術應用的頻率和時間長度,深化數學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