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源
“以‘黨小組+’模式把陣地建在黨員身邊,運用黨小組會凝聚共識,接連辦好了村里的大小事。”對于近年來村里的變化,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榔梨街道花園村黨員何秀娟一語道出其中的“秘訣”。
而這樣的變化,來自于該街道不斷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激活黨小組“神經末梢”,開展好每一次黨小組會,持續發揮黨小組作用,讓黨小組擁有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大能量。
“近一個月,我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看完了,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心得。”
“上周,我在走訪時,了解到聯戶家庭與鄰居因為裝修問題產生了矛盾,了解情況后,我立即組織物業負責人及兩個家庭一起進行協調,順利化解了矛盾。”
……
2020年8月11日下午,陽光正盛,榔梨街道龍華村付家組的黨小組會上,討論氛圍十分濃厚。這樣活力滿滿的黨小組會,目前已成為該村各黨小組的常態。
龍華村共有黨員195名,下設黨小組24個。近年來,由于村里項目建設征地拆遷等原因,導致黨員們居住逐漸分散,以大會形式開展學習教育、分享討論、上傳下達等越來越困難。
為此,在常規黨建事務中,龍華村黨組織更加注重抓好黨小組的建設與管理。各黨小組通過堅持每月一會來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和密切黨員相互之間的聯系。
會議議題通常采取“1+N”的形式開展。其中“1”為固定開展的政治理論學習及分享,“N”則是各黨小組根據小組實際情況來確定議題數,主要討論如何落實上級布置的任務、解決群眾意見訴求、推動村級發展等。
隨著工作方式的改進,黨小組上接下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得到強化:以黨小組長聯系支委會、小組黨員聯系周邊群眾的形式,推動上級工作任務自上而下落實、黨員群眾意見建議自下而上征集解決,龍華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很大提高。
“黨小組扛起了責任,黨支部就像裝上了‘小四輪’,跑起來更輕快了。‘五化’建設、‘五零’村建設、黨員聯戶‘135’等工作在黨小組推動下開展起來很順利,成效也好。”龍華村黨組織負責人肖季春說。
每天一大早,位于榔梨街道陶公廟社區臨湘路的農貿市場熱鬧非凡。作為社區唯一的集市,該農貿市場服務周邊居民已有20多年歷史。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維護導致布局混亂,市場內漸漸變得“臟亂差”,周邊群眾反映強烈。
掌握這一情況后,榔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作出決策,決定對農貿市場進行提質改造。但在項目被提報、征詢期間,市場經營戶、房東們紛紛表達出自身的擔憂。為此,臨湘路黨小組召開黨小組會時,圍繞農貿市場提質改造議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大家紛紛出謀劃策商討解決辦法。
“小組黨員大多是本地居民,與農貿市場商戶、房主都很熟悉,有些還沾親帶故,這對開展工作極為有利。”根據這一情況,經黨小組會商量決定,由黨員上門“一對一”攻堅,打好“親情牌”,做好商戶騰退工作。在黨員們的耐心宣傳解釋下,最終,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得以順利推進。
面對問題,黨小組挺在前,帶動引領群眾合力解決;遇到矛盾,黨小組迎難而上,成為化解基層治理“麻紗事”的“潤滑劑”。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抓好村級黨小組建設,不斷激發黨員隊伍活力,發揮黨小組作用,真正實現服務群眾全覆蓋、零距離,在全街道形成‘黨小組長帶著干、黨員比著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局面。”榔梨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