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嚴少儀
2020年8月至9月,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通過黨員“下單”、黨校“送課”等模式,讓全縣12個鎮199個村(社區)黨組織1.2萬名黨員在家門口上黨課,實現農村黨員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推動農村黨員進黨校全覆蓋。
臺上,教員引經據典;臺下,學員各抒己見……一個個精彩的黨課場景在各個農村黨員活動室上演,一聲聲激昂的話語從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傳出。這是新興縣創新開展農村黨課的縮影。
針對集中學習路途遙遠的問題,新興縣堅持就地就近培訓,在充分利用12個鎮級黨校的基礎上發揮黨校陣地作用,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在條件成熟的村(社區)設立黨校村級分教學點,在黨員干部家門口打造溫馨的學習園地,提供便利的學習環境,實現黨員在家門口就近上黨課。

針對黨員量多且分散的問題,新興縣通過科學設置示范課程、送課下鄉等形式,在12個鎮選取部分黨校分教點并舉辦村級示范班,參照示范班分期分批開展黨員全員輪訓。截至目前,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的村(社區)黨組織黨員培訓共計174場次。
針對如何滿足不同黨員培訓需求問題,各村(社區)黨組織根據本地黨員理論和農技需求“點菜下單”,通過聯絡掛點聯系村(社區)的縣、鎮領導及相關專家能人,量身定制“培訓套餐”,以村(社區)黨組織為單位開設小班制課程,實現了供需匹配、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為農村黨員干部提供高質量、接地氣的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對外出和行動不便的黨員,新興縣則通過安排專人送學上門、網絡送課等多種形式及時傳達學習培訓內容。比如,將各鎮各村不同的現場課程拍攝成微黨課,還原現場教學,形成共享學習資源庫,原汁原味呈現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不同黨員的培訓需求。
“為基層黨員上黨課,不僅是上課這么簡單,更要注重結合實際,把黨的方針政策和基層黨員的需求結合起來。既要講好黨的方針政策,又要解決基層黨員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的黨課才有活力。”新興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進一步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培訓班重點開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輔導課程,邀請各村(社區)掛點聯系的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鎮黨委書記或副書記進行專題輔導、宣講。通過200多名黨員領導帶學領學,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思想、關鍵詞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激發黨員干部學習熱情,在全縣村(社區)黨組織黨員中掀起學習熱潮。
此外,新興縣還根據黨員“汲取營養不均衡”這一實際,主動對癥下藥。各鎮堅持因材施教,設置專題黨性教育課程,切實增強農村黨員干事創業“精氣神”。比如,針對軟弱渙散村戰斗堡壘作用不強及部分黨員紀律意識、規矩意識較弱等問題,分類設置培訓課程和內容,活用縣委黨校優質師資,開展《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專題輔導。針對部分村(社區)黨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強、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設置黨建引領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發展分享交流課,讓黨員各自講述致富經驗,暢談心得體會,達到互促共進的效果。
“以前上黨課,就是教員在上邊說,我們在下面聽,單純就是‘教’與‘學’的單向互動,是填鴨式灌輸,讓我們這些基層黨員如坐針氈,有時甚至‘左耳進右耳出’。”一名黨員這樣說。
對此,新興縣結合“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要求,根據各鎮各村(社區)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征求廣大農村黨員意見和建議,精心設置涵蓋家禽養殖、果蔬種植、粵菜烹飪等領域的專業技術課程。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進行技術指導,切實提高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創業致富能力,為引領各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強力支持。比如,天堂鎮委黨校朱所村分教點結合該鎮“粵菜師傅工程”的產業振興規劃,特意聘請烹飪名師李少勝授課,實現“以廚興村、以廚致富”。
“這種形式的黨課,淡化了教學角色,讓我們可以站在農民的角度上,在聽課過程中互相探討交流,及時提出對創業致富的疑問和看法,有利于我們業務水平的提升。”不少黨員紛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