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香瑩
(湖南湘江新區土地儲備中心,湖南長沙 410000)
對事業單位中黨建工作的開展來說,只有首先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認清當前事業單位的發展現狀,了解到黨建工作對事業單位的重要性,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對策。對于社會發展新方向下的事業單位來說,需要提升干部職工的思想覺悟和意識,保證單位發展方向與思想的一致性,從而從根本上做好黨建工作。
一些事業單位在工作計劃鋪排和執行過程中,存在沒有將上級的指示、要求進行有效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存在上級在布置相關任務的時候,沒有將任務的實際要求做明確安排,而事業單位內部對上級做的指示、要求在工作開展中沒有做到有效的理解和落實,沒有正確定位黨建工作的性質,導致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工作實效性不夠顯著[1]。
在一些事業單位工作中,存在“假大空”“喊口號”的現象,沒有將工作做到實處。在黨建工作日常開展中沒有切實可行的計劃,甚至許多事業單位忽略了相關內容的學習,將大部分精力用在經濟發展等事務性、業務性工作上,而忽略了黨建基礎工作。黨建工作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沒有計劃性地進行黨建工作,也缺乏相關的經驗和執行能力,相對應的沒有進行及時的工作反饋,不能夠將事業單位的業務發展與黨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這樣過于形式化的工作方式讓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大打折扣[2]。
現今我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事業單位也緊跟時代步伐在飛速發展,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業務和經濟指標,從而忽略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導致在事業單位內部黨建工作處于相對較低的地位,所以專職的黨務干部較少,兼職的黨務干部整體綜合素質相對較低;許多干部在工作過程中責任心缺乏、使命感較低以及對工作的信念感不強,成為了黨建工作無法高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因為對黨建工作的重視不夠,忽略自身黨建業務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從而無法確保黨建工作開展的實效性。
黨建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理論是實際的基礎,指導實際是理論的意義,而具體實施需要可操作性原則,因此下沉到可操作性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但在黨建工作實際操作中往往多注重理論教育,而缺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實際意義的內容,這樣對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展來說是浮于表面的,沒有起到黨建引領的作用,也不利于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一味地追求形式主義而忽略了工作的實際意義,在開展實踐活動中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腳踏實地做工作,而導致黨建工作實效性欠佳[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黨建引領作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事業單位,其政治屬性決定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把準政治方向,確保單位發展與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相符;發揮政治功能,服務于單位的重大項目、重點任務。
通過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實現同頻共振,以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人才優勢增強單位的凝聚力、向心力、競爭力、創造力、抗風險能力。通過“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談心談話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以及反腐敗機制體系構建等,著力防范化解政治風險、金融風險、安全風險等,使黨建這支無形的手創造有形的實際價值。
黨建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人民服務的,因此開展黨建工作的宗旨是要讓人民更有獲得感,從而指導和影響事業單位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突出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脫貧攻堅、救急解難方面走在前列,在慰問幫困、志愿服務中名列前茅,體現人文關懷,彰顯組織溫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只有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機關黨建工作才能找準定位。因此,要確保黨建工作在事業單位的實效性,首先就是要給事業單位的黨建工作做好定位。我們要依據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著眼“一個統領”“三個著力”“三個表率”的新標準,聚焦“黨建工作抓什么,靠誰抓,為誰抓”的問題。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將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等基本職責滲透到業務工作中去,將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職責貫穿于業務工作的全過程[4],從而提升黨建工作實效性。
在黨建工作中,改革創新是其工作得以發展的必經之路,加強工作創新性對于事業單位黨員干部非常重要。完善的制度在事業單位發展和黨建工作順利開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制度創新是一方面。標準化的基層黨支部建設和述職雙向性制度,可以作為創新黨建工作的新制度,在此基礎上做調整和融合;建立“一對一”的工作機制,劃分責任制的工作要求,明確工作內容的同時配合科學的獎懲激勵制度,不僅有利于培養黨員干部的責任感,也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也需要創新。基層黨建工作要抓住黨員的關注點,直面群眾訴求的焦點、難點、堵點,將黨內組織生活與黨員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現實問題結合起來,為干部職工打造激勵型、開放型、互動型服務載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黨員干部有參與感、認同感,讓工作實效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
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容即扎實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而一切工作的基礎是理論學習指導。如何避免理論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娛樂化、庸俗化?首先,抓好兩個重點即抓實“關鍵少數”和年輕干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和新鮮血液的推進作用,促進理論入心入腦入行。其次,注重與時俱進,改變單一的會議學習形式,采取走訪、座談、調研等實踐形式,融入改革發展最前沿,定期組織黨員深入田間、樓宇、企業等基層一線,采取志愿服務、崗位體驗、實地教學等方式開展培訓,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彰顯黨建工作實效性。
事業單位黨務干部隊伍,是黨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要著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黨務干部隊伍。根據各個單位的具體情況,對黨務干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規范工作制度,加強黨務干部對黨政工作的認識,同時多與干部職工進行交流聽取意見,克服形式主義[5],努力把黨務干部培養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黨建工作的內行人、干部職工的貼心人。
事業單位的發展離不開黨建工作,在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黨建工作是其精神支柱。為了更好地健康發展,事業單位需要有突破有創新。在新形勢發展要求下,必須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實效性與事業單位創新發展是密不可分的這一觀點,將其進行融合發展才是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