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中醫藥大學外語學院
在現如今這個環境下,國際交流與合作也開始變得越發的頻繁,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翻譯教學重要性也在不斷凸顯。可是,就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際情況來分析的話,其受到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理想,教學目標、內容以及考評等多方面都尚未展開合理統籌規劃,在這種情況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質量自然不夠理想,培養出來的英語翻譯人才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此,加強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及方法探索就顯得十分重要,而筆者也是基于此進行了如下探索:
就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模式及方法還是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所以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1]。首先,大學英語翻譯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不足。雖然大學四六級考試期間也增設了翻譯相關的題型,可是少量的翻譯分值只會促使學生英語翻譯學習變得更加具有目的性,有些學生雖然四六級分數較高,可是在日常與人交流與對話的時候,卻連簡單的翻譯都無法做好,這一現象也表明現如今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及方法還是尚未脫離應試教育體系。其次,大學英語翻譯教材陳舊。現如今大學英語教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其教材上涉及到的課后練習大多是對這一節課生詞、語法、詞組等內容進行復習,涉及到的翻譯部分內容與知識點相對較少;此外,有些雖然有涉及到一些翻譯練習,可是也只是簡單的文本翻譯,學生缺少自主發揮的余地,無法在英語翻譯教學課堂發揮出自身的創造力與積極性。最后,對于語言文化背景認知不足。英語翻譯過程中,若是以我國文化背景來進行翻譯亦或者是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很有可能會出現中式英語這一現象,翻譯出來的內容也是與其背后含義不相符的。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語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文本背后所蘊含的深意,所以在英語翻譯教學期間,對于語言文化背景認知存在不足,也是教學期間存在的問題之一,這也是學生出現理解偏差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任何教學內容,首先一定要設置一個十分合理且宏觀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對整個課程順利實施起到良好的指導效果[2]。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之中有對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時還對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這也從中體現出了靈活性、選擇性與層次性。高校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院校實際情況來制定出適合本學校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教學大綱,這樣才能真正有效為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供良好保障。在完善英語翻譯課程體系的時候,教師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最好是結合市場需求、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來進行完善,不能只是簡單的將其分成聽說課、讀寫課,還需要合理設置翻譯課程,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講述一些基礎的翻譯技巧和理論,讓學生翻譯水平得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在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時候,還需要及時優化教材,編寫適合學生發展的英語翻譯教材,這樣才能讓學生翻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翻譯能力、讓學生今后就業與交際能夠更加順暢。傳統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課堂教學成效并不理想,而要想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期間就需要及時創新翻譯教學模式,因為教學模式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學生英語翻譯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性[3]。具體而言,教師在進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時候,可以積極組織翻譯實踐課程,然后再將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也穿插到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翻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改變傳統單獨講述翻譯理論的枯燥以及無趣之感。常用翻譯方式主要有意譯法、直譯法、直譯意譯結合法、長句拆譯法、增譯法、刪略法、詞類轉換法、替代法等等,教師在為學生講述這些方法的時候可以結合具體案例來進行講解,這樣學生自然能夠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與提升。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自身首先一定要對翻譯理論以及技巧性知識形成良好的理解和把握,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翻譯教學質量。總之,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模式一定要改變傳統老師講解、學生被動聽課的模式,多為學生提供翻譯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翻譯中逐漸提高自身翻譯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搜集文學翻譯、新聞報道、產品說明書來作為翻譯教學例子來引導學生進行翻譯,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在翻譯實踐中逐漸提高自身翻譯水平,有效保障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質量。
語言能力通常是指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也是翻譯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能力,翻譯的過程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學生理解原文的過程,更是學生創造性使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原文的一個過程,只有真正實現對原文的有效理解才能順利實現表達。當代大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對于英語原文理解上存在不足之處,部分學生雖然能夠理解原文意思,可是要讓他們使用漢語來表述還是十分為難。很多學生在翻譯的時候都會出現中式英語這一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課堂之上需要加強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而培養方式則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語言感知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互聯網亦或者是其它途徑來構建出專屬于自己的語料庫,讓學生在互聯網英語閱讀期間逐漸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4]。其次,教師在英語教學期間還可以積極開展適量的翻譯欣賞課程,亦或者是要求學生對一些英文名著進行閱讀,并且進行翻譯,之后再將自己的譯文和名家翻譯的作品進行對比,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總結自身心得體會,這樣學生英語翻譯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后,教師在英語翻譯教學課堂之上,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翻譯競賽,通過競爭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翻譯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合作期間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學生整個翻譯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有效提升與發展。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翻譯技巧和能力,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雙語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英語翻譯教學期間,翻譯方式可謂是十分多樣,這一點我們在上述分析中也有提到,而究竟要使用哪一種方式還是要看翻譯文本來定。學生在英語翻譯過程中,知識背景差異是無法避免的,東西方語言文化差異本就是影響學生翻譯準確性的重要因素,畢竟我國與其他國家社會背景、表達方式。風俗習慣等多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學生若不能對西方文化背景形成一定理解,自然會引發一些翻譯障礙,從而無法在翻譯過程中有效表達原有的意思。例如,對于“It was 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這一段話,我們通常都是將其翻譯成為“周五到了,他們將出去喝的酩酊大醉”,可是若能對英國文化背景形成一定了解的話,我們就能夠意識到周五是他們國家發薪水的日子,所以在進行翻譯的時候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可以在翻譯的時候進行如下翻譯“星期五發薪日到了,他們馬上就會出去喝得酩酊大醉”,這樣自然能夠將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好地表達出來,從而有效提高大學英語翻譯準確性[5]。
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加強學生對于知識背景文化的了解,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具體而言就是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為學生滲透西方國家語言文化相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基礎之上,更好地了解語言文化相關因素,這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文化敏感性,讓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得以有效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從中西方詞匯差異著手來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畢竟詞匯才是語言最為基礎的要素,更是語言交際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而文化差異在詞匯層面上更是表現的最為突出、涉及到的層面也十分廣泛。像在英語之中具有文化背景的表達方式在我國詞匯中就十分少見,而我國一些十分獨特的中國文化內涵也是英語詞匯中沒有的,而只有真正了解到這一差異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更加的準確。例如,對于“The United States has now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這一段話,學生若對于美國社會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了解,自然也就無法理解其中提到的“loneliness industry”,而這一詞匯也是美國六七十年代所出現的大量孤寡老人無人照顧的社會問題,所以政府部門也為他們成立了一項福利事業,即“loneliness industry”。也正有真正理解了這一背景,才能在翻譯過程中更加順暢的將其翻譯為“美國已建立了一種為孤寡老人服務的社會事業”,從而真正有效提高翻譯的準確性。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為學生講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讓學生從文化內涵背景來分析翻譯文本,從而逐漸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作為大學英語教學重要構成,也是現如今教育教學環境下必不可少的構成,做好英語翻譯教學對于學生今后就業與工作而言可謂是意義非常。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探索,結合學生實際來進行教學創新與優化,這樣才能在全球化環境下培養出更加優質的專業人才,而學生也能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