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旅游業轉型升級是實現旅游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筆者以連云港市為例,對其文化旅游業轉型升級進行研究。本文以供給側改革為視角,從旅游資源供給、產品供給、基礎設施供給和旅游服務供給等方面,剖析連云港文化旅游業的供給現狀和存在問題,并從產業轉型升級的“吸引點”“創新點”“基本點”“增長點”和“支撐點”,提出文化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引言
人們對文化旅游的消費需求,促使旅游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連云港具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年來,連云港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但文化旅游市場供需不匹配、供需結構失衡等問題始終制約其文化旅游業發展。旅游業必須進行供給側改革,提高旅游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而如何通過提升文化旅游供給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當前連云港旅游業發展的主要課題。
一、連云港文化旅游業的供給現狀
(一)文化旅游資源供給
連云港文化獨特,有西游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旅游資源包括5主類、15亞類以及40基本類型,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共197處,24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連云港還有徐福東渡、東海孝婦等民間傳說以及娘娘廟會等民間習俗,與連云港有關的《西游記》《鏡花緣》《山海經》等文學作品也廣為人知。
(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
1.西游文化體驗型旅游產品
西游文化是連云港文化旅游的核心招牌。近年來,連云港打造了以西游文化為主題的體驗型旅游產品。花果山景區是西游文化的載體,依托花果山景區,整合孔雀溝、漁灣、東磊等周圍旅游景區,打造了大花果山景區,以西游文化為發展主線,開發建設了花果山綜合文旅項目、西游小鎮等文旅項目。
2.海洋度假型旅游產品
海洋文化是繼西游文化的第二大特色文化,借助海洋文化元素,建成了海濱旅游度假區、海州灣旅游度假區、連島等度假旅游景區等。連云港在海洋文化資源上加大了項目投資,推進連島風景區創建5A級景區項目工作,建設了傲來仙境水晶文化藝術館,將西游文化、水晶文化融入海洋文化中,利用高科技打造夢幻的水晶宮,給游客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感受,提升了連島旅游產品品牌知名度。
3.溫泉養生型旅游產品
連云港打造了以溫泉文化為主題的養生旅游產品。景區在建設上充分利用康養文化元素,以“溫泉+康養文化”為發展模式,建成水上腳踏車、足球場、籃球場等戶外休閑項目,將養生文化融入溫泉文化中,致力打造養生、休閑為一體的文化體驗式溫泉小鎮。
(三)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供給
1.交通設施
連云港已初步建立了水、陸、空立體化交通網絡體系,外部交通基礎設施良好,市內交通設施也在不斷完善。連云港有26條旅游公交專線,開通了城區到花果山等重點旅游景區和鄉村旅游地之間的直通車,初步建立了連云港境內主要旅游景點之間游客流動的通道。
2.住宿餐飲設施
連云港共有20家星級旅游飯店,分布廣泛,區、縣、景區都可提供住宿。經濟連鎖酒店、青年旅社、農家樂民宿等住宿設施也較多,可以滿足游客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一些酒店在裝修風格上要凸顯文化特色,有以西游為主題的品微西游文化主題酒店、遇見西游民宿,也有以溫泉為主題的福如東海溫泉大酒店、以海文化為主題的連云港蔚藍海岸國際大酒店等。連云港以海鮮、特色小吃為主題的各種規模餐館多達400余家,并形成了墟溝海鮮美食城、東鹽河美食水岸、西墅灣美食街、悅來集美食城等集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美食街區。
3.購物娛樂設施
連云港購物場所主要分布在市中心購物集中點、海濱度假區購物集中點、東海國際水晶城等地。連云港通過發展文旅融合,對西游、水晶等進行文化創意設計,促進了連云港文旅消費。東海國際水晶珠寶城通過水晶文化創意設計,形成了一定生產規模的水晶首飾、水晶工藝品,成為世界水晶的集散中心。
連云港有連島海濱浴場、海州灣海洋樂園、東海縣湖西溫泉滑雪場、小松原溫泉動漫水世界等娛樂設施。娛樂設施也融入了文化元素,比如,小松原溫泉動漫水世界將動漫文化元素與溫泉資源相結合,打造了集娛樂休閑、文化創意等為一體的游樂場所。
(四)文化旅游營銷與服務供給
連云港借助公共交通進行文化旅游宣傳,依托西游文化,通過 “連云港·花果山號”高鐵、“連云港號”飛機進行文旅宣傳,擴大了旅游知名度;利用微博、微信、網站等平臺,借助報紙、電視等媒體力量,積極對特色西游文化進行宣傳。
連云港定期舉辦連云港之夏旅游節、西游文化節以及“一帶一路”國際音樂節文化活動,同時將連島狂歡節、孔子文化節等文旅活動融入其中,綜合打造了“1+3+N”模式的文化旅游節,并先后前往荷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澳門、香港等地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宣傳。
連云港開發了“我的連云港”智慧旅游平臺,提供景區、交通等信息;在平臺上發布連云港文化旅游活動以及相關信息,利用互聯網進一步宣傳文化旅游。
二、連云港文化旅游業的供給問題
(一)資源融合力度不夠,科普價值不突出
文化旅游資源在空間上分布比較散亂,且管理及開發部門的不統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和旅游資源融合開發的程度。同時,資源科普價值不夠凸顯,比如,東海溫泉在開發時缺乏科普知識的講解,科普價值體現不足,造成文化旅游資源吸引力不強。
(二)產品文化內涵不突出,體驗性不強
西游文化體驗型產品缺乏創新,缺少文化元素融入的環節,體驗式的旅游產品供給不足;海洋度假型旅游產品存在同質化現象,沒有很好地融入連云港特色文化元素,產品特色表現不足;溫泉養生型旅游產品開發主要還停留在溫泉養生的形式上,產品單一,缺乏溫泉文化內涵的挖掘。
(三)基礎設施不完備,文化特色不明顯
旅游公交路線布局不合理,且缺少主要景點之間的旅游直通車,旅游公交、交通站點等在外觀設計、裝飾上缺少文化元素。部分景區酒店基礎設施簡陋老化,存在住宿環境不佳、服務不規范等現象;大部分旅游住宿設施的裝飾缺少文化主題特色。
(四)智慧文旅營銷與服務欠缺
目前,連云港利用智慧旅游開展營銷和服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智慧旅游平臺上的信息不全面,并且更新不及時,影響旅游服務的質量。同時,平臺宣傳資料還多以靜態的圖片為主,缺少動態的宣傳視頻,不能很好地展示連云港的文化特色,宣傳推介吸引不了目標人群。
(五)文化旅游支撐保障體系不完善
在人力資源配備上,連云港旅游相關企業與部門與高等院校合作不緊密,文化旅游教育培訓工作不到位,導致連云港在文化旅游發展上對人才高標準的要求難以實現,文化旅游開發、規劃等專業性人才短缺;在財政金融上,連云港在文旅項目投資建設方面,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資金來源比較單一。
三、供給側改革下連云港文化旅游業轉型升級對策
(一)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尋找產業轉型升級的“吸引點”
1.提升西游文化資源價值
首先,要提升改造花果山景區,整合景區旅游資源,以景區內吳承恩紀念館、八戒石、水簾洞、唐僧崖等景點為依托,全面打造大圣故里的旅游形象。其次,要以西游文化資源帶動周邊景區的旅游發展,形成西游文化“觀光+體驗”式旅游聚集地。連云港文化旅游業可以以花果山為中心,串聯花果山、漁灣、云龍澗、孔雀溝、孔望山等景區,形成西游旅游觀光帶。最后,要講好西游故事,開發以西游為主題的西游游樂園、西游多維觀影院等體驗項目。
2.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資源
連島景區是連云港海濱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但與山東日照、青島的海濱旅游相比,競爭優勢不足。因此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可以將西游文化融入海洋旅游產品中,增加其文化特殊性,打造獨具文化特色的海濱度假旅游區。對景區海洋館、海底世界等場所設置智能講解系統,增加科學普及功能,突出其海洋文化的科普價值。
3.突出溫泉資源科普價值
要依托溫泉文化,整合東海水晶城、東海水晶博物館、東海溫泉、西雙湖景區等旅游資源,培育東海購物休閑旅游區,綜合開發出集購物、養生、觀光為一體的休閑養生旅游聚集地。同時,要深度挖掘溫泉文化資源,加強對溫泉文化元素的設計,增加文化創意;并增設溫泉知識講解項目,增加景區的科普功能,打造科學休閑養生區。
(二)打造特色文旅產品,探尋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點”
1.提升西游文化體驗型旅游品牌形象
連云港文化旅游業可以通過靜態還原以及動態再現兩種形式提升西游文化內涵。比如,以西游人物為原型設計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通過實物展覽會的方式提升西游文化形象。動態文化的再現可以通過舉辦以西游為主題的演出和節慶活動,增強游客西游文化體驗;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老家,連云港文化旅游業可以挖掘西游文化中“家”的文化元素,將西游文化與思念家鄉、渴望回歸家園的人文需求結合,營造“家”的文化氛圍。
為提升產品體驗感,優化花果山與徐福故里、二郎神遺址公園等相關景點間的旅游路線,可以設計以“西游東渡”為主題的體驗式文化古跡路線。景區還可以打造西游主題游樂園,開發親子娛樂項目,并設計西游文創產品,游客可以參與文創產品的設計制作過程,建設西游文創體驗館等項目。
2.創新海洋度假型旅游產品
為提升海洋文化內涵,避免海洋產品同質化,要把西游文化元素融入海洋旅游產品中;通過建設船舶展示館、海洋公園等方式展示海洋文化,靜態還原海洋文化元素;也可以在近海海域舉辦水上競賽、空中飛人比賽等旅游活動,動態再現海洋文化,豐富海洋文化內涵。
在產品體驗感提升上,要依托近海海域、沙灘等海洋文化資源,開發海上特色競賽和娛樂活動,打造集體驗、娛樂為一體的特色度假型旅游產品;對海島周邊客棧、民宿進行改造,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突出海洋文化元素,融入西游文化元素,打造差異化旅游度假酒店,并增設海釣等海上活動,開發海島度假體驗游精品旅游線路。
3.豐富溫泉養生型旅游產品類型
要豐富產品體驗項目,借助東海溫泉、東海森林溫泉等景區,以溫泉為主線對游客進行溫泉知識的科普,打造科學合理的溫泉養生旅游體驗項目。要依托東海溫泉的水文化,對溫泉度假區進行升級改造,注重生態設計,增設以老人為中心的休閑健身場所,打造“慢生活”的養生休閑旅游產品。
(三)完善旅游設施,奠定轉型升級發展的“基本點”
要開通主要旅游景點間的旅游直通車,以實現“無縫對接、零換乘”為目標,科學合理地規劃公交線路,優化換乘點旅游交通導航圖,減小換乘點間的距離;開通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到主要景區之間的旅游直通車,為游客提供便利。同時,旅游直通車在外觀設計上要增加特色文化元素,進一步增強游客對景區文化的認知。
要加強住宿餐飲業的整改,建立更加完善的行業監督管理體系;注重從業人員的技能與服務培訓,提升服務質量。同時,住宿餐飲等設施要在不改變原來風格的基礎上融入特色的文化元素符號,突出特色文化內涵。
(四)強化智慧文旅服務,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增長點”
1.構建“互聯網+”宣傳模式,實現智慧營銷
連云港應利用好智慧文旅系統,促進頂層信息化設計平臺的建設。連云港可利用高科技設計含有連云港特色文化元素符號的智慧旅游宣傳軟件,打造獨特的智慧旅游網絡平臺,積極推廣軟件的使用。要建立文化旅游信息收集服務站,加強對市區及景區的文化旅游活動等信息的收集,及時整理文化旅游信息。游客可以通過智慧旅游平臺了解連云港文化旅游的相關內容,促進文化旅游的宣傳。
2.運用高科技實現智慧服務
景區可以將大數據和云計算融入智慧景區服務中,利用智慧信息平臺加強對游客流量的實時監控,借助大數據對游客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開發文化旅游營銷方案,滿足游客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從運營管理、服務質量、游客需求方面實現智慧服務。
(五)優化支撐保障體系,夯實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點”
1.培養文旅復合型專業人才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其既需要傳統文化資源傳承人,也需要專業性、技術性的人才對智慧旅游服務項目進行頂層設計,并且可以提出可行性的路徑。對此,首先要對旅游從業人員加強業務培訓以及開展人才交流活動,通過旅游淡季舉辦業務培訓會、座談會等活動,提高人才的文化素質以及專業水準;其次,要鼓勵支持本市那些活躍在傳統文化中的群眾,積極引導其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著重培養當地傳統文化繼承人;最后,要加強與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積極引進培養旅游高端人才。
2.加大文旅項目投入資金
在資金扶持上,一方面,要爭取國家和省級旅游專項引入資金,建設特色文旅項目;另一方面,要鼓勵具有投資潛力的專職旅游公司加入文旅建設中,增強旅游企業的參與度,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