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城市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其中橋梁工程的修建工作成為了城市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對橋梁工程的質量要求更為嚴格。相關的施工部門必須貫徹落實施工的要求,而在道路交通的施工過程中,橋梁工程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就針對城市橋梁建設進行研究,在闡述城市橋梁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對橋梁工程的創新進行分析,并指出未來城市橋梁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創新;橋梁建設;城市發展
1、引言
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城市橋梁建設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城市橋梁也處在不斷發展創新的階段。橋梁的建設可以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出行,近年來我國的基礎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需要對城市橋梁建設的創新與發展進行分析,指出來現階段城市橋梁發展所面臨狀況,以促進城市橋梁工程的發展。
2、我國城市橋梁建設發展現狀
現階段,城市橋梁工程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橋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方面仍存在許多缺陷和不足,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現階段,部分橋梁工程建設承包方,只重視施工進度,追求低成本,進而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問題,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在橋梁工程建設觀念上仍有較大差異。橋梁建設缺乏遠見,不能適應城市經濟發展,導致橋梁建設重復性高,進而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國橋梁建設與城市發展不協調,城市橋梁的規劃工作不夠完善。
3、城市橋梁建設的創新技術
3.1設計創新
現階段,城市橋梁的設計理念更加貼合現代都市的要求。對橋梁工程進行全面的規劃,考慮到橋梁耐久度、安全性和美觀性等要求的實現,以及城市交通的劃分和管理。注重協調橋梁工程與景觀、設計、建筑風格與城市地域特色的關系。設計要以橋梁安全為中心,綜合考慮。規劃設計應將節能的功能與景觀設計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設計出較為新穎的設計方案。同時在設計者過程中減少資源浪費,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橋梁設計的統一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為了橋梁工程整體的組合和布置協調,在保證橋梁工程安全性的基礎上,在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的設計都需要突出城市橋梁工程的特色,從整體上合理安排橋梁各個部分的建設風格,形成整體的視覺效果。
3.2橋型設計創新
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城市橋梁結構設計技術也得到不斷創新與發展,現階段,斜拉橋的橋梁結構受到更多的橋梁建筑設計師的重視。與傳統的橋梁結構相比,斜拉橋的美觀度更高,而其橋底的空間更加廣闊。而在結構剛度和抗風性能方面斜拉橋也要優于懸索橋,而且斜拉橋的施工工藝也相對簡單一些。
3.3技術、工藝及材料的創新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城市化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其中橋梁的修建工作成為了城市化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由于橋梁工程在用材上出現了許多新的選擇,高性能材料的出現,促進了橋梁工程的進一步發展,高性能材料涵蓋了智能混凝土、高性能鋼管混凝土等材料,具有更高的強度,而且更耐腐蝕。而在施工技術工藝方面,伸縮縫其實橋梁工程中較為關鍵的部分,橋梁的伸縮縫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橋梁在溫度、混凝土收縮和荷載等綜合作用下的應力變化。因為橡膠伸縮縫擁有較為良好的性能,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常被用于城市道路橋梁施工中,具有很強的抗震吸收性能。在開槽之后,清除槽內雜物,在把混凝土倒入槽內之前,要用泡沫塑料來填補這個伸縮的縫隙。這樣可以防止混凝土在水槽中散射。蓋槽兩側的路面需要用塑料鋪蓋便于施工人員施工。在澆筑工程中時,采用環氧樹脂或混凝土為主要材料,這樣材料的強度的才有所保障。此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經常觀察路面平整度,避免因路面平整度不足,進而影響車輛的正常行駛。混凝土施工結束后,組織對路面進行保護。通常,在路面表面覆蓋一層乙烯基薄膜,或者噴灑路面養護劑。根據溫度的變化,對路面進行灑水和加熱。道路養護時間應在7天以上。道路養護期間禁止道路交通。當路面強度達到50%時,可使用橡膠密封件對伸縮縫進行加固。
3.4維修加固技術的創新
現階段,橋梁裂縫大大降低了橋梁的承載力,降低了橋梁工程的安全性。針對橋梁部位的維修加固。處理技術有噴涂、表面處理、噴射有填充法,在洞口噴防水材料,修補裂縫,噴涂后,防水材料表面形成防水保護層,對修補橋梁裂縫起到一定作用。一般來說,裂紋寬度較小時主要采用噴涂法和表面處理。在加固施工中采用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可以有效地改變地面松動問題。還能對導致地面松動的相關因素進行調控。首先,在橋梁道路加固過程中,要明確地面的松動位置和范圍,提高道路建設的質量和精度。二是通過測量準確位置,不僅能準確定位樁位,而且能提高道路施工質量。三是勘察結束后,進行樁身施工。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將預應力管置于軟土地基中,有效地提高了整個地基的施工質量。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根據施工作業周圍的環境條件和場地特點,合理選擇合適的預壓管。
4、城市橋梁建設的發展趨勢
現階段,我國城市橋梁建設取得了許多里程碑式的成績。在橋梁施工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實踐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城市橋梁正朝著更高、更大、更靈活的方向發展。橋梁結構體系正在向復合結構和混合結構發展,進而能夠充分把握橋梁工程新材料、新體系的優勢,建立新型橋梁結構體系。
其次,將城市橋梁設計與城市整體發展相結合,以滿足城市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為出發點,設計出符合城市建設條件的橋梁結構形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城市橋梁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橋梁美學和環境保護。城市橋梁建設是以人文地理學為基礎,實現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要求城市橋梁建設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最后,城市橋梁建設的主流發展到工廠化生產和一體化安裝階段。同時,采用防腐材料和標準化方法,通過密封保護,使城市橋梁結構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得到提高。在材料方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目前廣泛使用的高性能材料,并結合新材料和新結構控制不斷創新和發展。
結語:
城市橋梁的建設可以為人們提供便捷的出行,近年來我國的基礎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需要對城市橋梁建設進行創新,以促進城市橋梁工程的發展。在保障橋梁工程建筑質量的同時,也有利于整個城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穆祥純.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我國城市橋梁建設的創新和發展[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1(08):5+36-45.
[2]穆祥純.論新型橋梁支座在城市橋梁建設中的創新發展[J].特種結構,2012,029(003):58-63.
[3]穆祥純.新世紀我國城市橋梁建設的創新與發展[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7(12):63-69.
作者簡介:
朱斌(1984-),男,漢族,湖南長沙,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市政公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