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芳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084-01
一、“話題牽引”單元復習課模式的背景
復習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話題牽引”單元復習打破原有的語言知識復習與話題語境想脫離的弊端,對單元話題進行重組,以話題作為單元整體復習主線。教學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感知、體驗和理解語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探究、合作和任務型教學方法,發現語言規律,并在此基礎上習得和運用語言,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1.人教版教材Go for it!的教材采用“話題——功能——結構——任務”四維的編排形式。將課標規定的24個話題分散在不同的冊次中,使得英語教和學的過程始終以“話題”為主線。
2.傳統的復習課現狀:
傳統復習課流程是單詞——短語詞組——重點句型——語法講解——課后作業。這種復習課講多練少,氣氛沉悶,重知識而輕技能,課堂成為了“單向灌輸”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不利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了做題的機器,成為啞巴英語學習者,使學生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進行課堂模式創新研究勢在必行。
二、“話題牽引”單元復習課模式的概念與理論依據
1.概念:“話題牽引”復習課模式,就是選擇一個合適的中心話題,將本節課要復習的語法結構有機地融入其中,進行聽說讀寫各項語言技能訓練。在課堂教學中,以技能訓練為主,再配合相應的少而精的訓練題,適量進行有關的語法知識歸納與點撥 。
2.理念:(1)生本教育觀: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素質為目標,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發展的主人。
(2)知識整體觀:以認知——理解——運用為整體,整合教材內容,以學生的主體,以任務型教學法施教,充分體現復習課的新穎性、實用性、針對性和可行性。
三、“話題牽引”單元復習課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立足教材,整合話題
《新課標》教材以話題為主線,兼顧交際功能的語言知識結構,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特點,基于此,把初中階段58個單元(包括預備單元)整合為12個話題,構建富含語言知識的話題任務鏈,把語言知識的復習與語言技能的訓練,文化意識地體驗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融,從而使學生的語言知識網絡系統化,提高其活用語言的能力。
(二)著眼話題,創設真實情境
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和經驗的話題,并創設與話題相關的情景,以話題為中心,進行情境互動。通過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們在實際運用中使用話題有關的詞匯、短語、句型來表述話題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話題拓展。形成以話題為中心的知識網絡和體系,為制定話題教學目標、設計話題教學活動奠定基礎。通過語言結構、語法知識、功能項目等為主線開展,由安排式的教學轉變為任務型的語言教學方式。
(三)圍繞話題,歸納基本詞匯
“話題式”遵循英語詞匯教學原則,圍繞既設話題,對初中英語詞匯以“word map”的形式歸類,充分運用聯想、發散等思維形式,把同一話題下相互關聯的單詞鏈接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內在聯系的詞匯網,建立與教材同步的同類詞庫。通過鏈接同一話題下詞匯,繪制word map的方法,對詞匯進行強化記憶與查漏補缺,培養學生運用聯想法記憶詞匯的能力,以此對詞匯進行高效復習,減輕詞匯復習負擔,增強詞匯復習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四)緊扣話題,積累典型句子
歸納梳理功能句子, 圍繞話題提煉出能準確表達其核心內容的經典句子。通過經典句子的記憶,反復映射相關詞匯、句法、語法等知識點,使學生在理解話題核心內容的同時,將知識點融匯在經典句子中進行復現和運用,使學生能就此話題準確表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信心和成就感,為以后順利進行此類話題的交流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提供了靈活性和多樣性。
(五)圍繞話題,梳理基本語法
基于12個基本話題,我們采用“同類歸納”的方法,按照“創設話題情境——歸類基本詞匯——積累功能句子——梳理基本語法——訓練話題寫作”的流程進行復習教學。圍繞話題,梳理相關語法知識點,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構造知識脈絡,讓學生全面、系統、牢固地掌握相關語法,幫助學生全面梳理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復習課堂效率。
(六)運用話題,訓練話題寫作
“話題式”通過話題詞匯的歸納、功能句子的總結、典型句子的積累、基本語法的梳理,巧妙設計話題命題,訓練學生能夠迅速從“話題庫”中調用有關信息,從而確定寫作范圍、聚焦寫作內容、提煉寫作素材,短時高效地完成話題寫作任務,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話題復習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一)把控難度,激發興趣
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不夠多,在話題表述中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生詞,而生詞一多,就影響他們表述的興趣,也很難讓其他人弄明白他所描述的內容。因此,話題范圍教師要根據情況適當調控學生的談論邊緣,可以先提示必需的生詞,降低話題難度。另外,話題要有新意,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敢于發言。
(二)吃透教材,提煉話題
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設置某一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為一體的話題,復習內容設計都圍繞著所選話題,并且以此為中心,通過語言結構、語法知識、功能項目等為主線開展,引發學生的閱讀熱、探討熱,從而解決教學問題,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思想認識。
(三)以話題為中心,進行情境互動
創造話題情境,通過話題的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使用話題的核心詞匯表述話題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和語言水平拓展話題。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話題訓練時,要不斷提高其獨立思考、獨立學習以及掌握學習策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