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 要】以“特色建設”為突破口,從“制度規劃…‘師資保障…‘項目普及…‘建立評價”等方面著力構建適合我校學生發展的學校特色文化樣態,把有滋有味的校園生活帶給學生,把有聲有色的童年記憶留給學生,讓學生快樂成長。
【關鍵詞】特色建設;多元;培育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 30-0069-02
一、完善規劃,落實條件,保障到位
(一)規劃制度先行到位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的特色建設工作,學校成立了特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三級特色教育組織機構、有特色的教育五年規劃和學年工作計劃,明確了目標和措施,做到“三落實”:落實內容、落實人員、落實活動的開展。就“快樂球藝”球類運動體育特色的提出,主要基于校情、基于學情,與課題研究、德育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和運動技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勇敢、機智、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
(二)校本實施落實到位
學校先后開發了門球、機器人、書法和剪紙四套校本教材進入課堂教學,并組織開展與之相應的特色課程。下一步工作目標,在門球教學、球類活動進課堂的基礎上,將編寫完善籃球和棒壘球等體育類校本課程,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豐富的內容和更為廣闊的平臺,形成學校課程特色。
(三)師資培養專業到位
以體育特色建設的師資配備為例:一是外聘,專業特色有幫帶。學校能有效利用區域內的資源,聘請資深專業教練來校傳幫帶。主要做兩件事:一是教學生,二是教教師。外聘教練帶隊帶班,傳授訓練和教學技能,同時對擔任特色教育的教師進行培訓,培訓專業技能,培訓訓練方法。二是內培,專業特色強師資:學校特色教育教師通過專業教師指導與自學相結合、集體學與個人學相結合等形式,學理論、學技能,邊學習邊實踐,邊學習邊提高。
二、普及活動,走向課程,全員參與
(一)兩級社團面向全員
社團活動始終堅持從學生興趣出發,活動經常化、多樣化,長期成立了以體藝科活動為主的校級社團。每周四中午班班社團,主要體現書香特色各類社團,有剪紙、繪畫、經典誦讀、書法寫字等。為推廣球類體育運動,校級專業隊、年級俱樂部和班級球盟社團,我們開設了球類俱樂部,班班開展球類特色社團活動,每周活動一次。學校特色教育體育教師負責培訓球盟社團的上課教師,保證社團活動的開展。
(二)重點打造球盟社團
以體育球類的龍頭特色為切入點,成立球盟社團,活動時間每周下午3點半。目前主要有圍繞籃球開設的“周小球盟社團”,覆蓋全校低中高年級。社團活動的內容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易到難,分層次、有梯度地實施。到了中高年級,每位學生基本掌握籃球的動作要領、比賽規則,學會了打籃球。球盟社團的開展,為班級和年級籃球俱樂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整合優化拓寬主題
以課程理念打造農耕特色文化,是我校特色建設的新命題,體現農耕文化與勞動教育、德育、美育三結合的特色。如“小小茄農養成記”,學生在種植課程中學習番茄種植等農業知識和技能,全程參與田間勞作,在勞動實踐中培育農耕精神和勞動品格。
三、建立評價,多元展示,激勵發展
(一)定期開展激勵評價
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社團活動內容,靈活地設計個性化的學生成績評價方案,運動類的社團活動評價著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藝術類的社團活動著重于知識獲取與美感培養;科技類的社團活動著重于知識的應用與方法的獲得等。學校制定了“快樂周小娃”學生能力特長1+N星級評價,一項球類+任意一項興趣愛好。一學期一考核,作為校級社團之星、備類優秀學生評比的重要依據,進行年度球星、灌籃高手、最帥球手的評比。
(二)評價結果呈現過程
為了保證社團活動規范有序地開展,我們制定了社團活動章程,配備了社團活動記錄本,由社團組長進行記錄,包括制訂計劃、人員組成、活動時間、內容記錄以及指導教師評價等。每周開展活動時,備指導教師必須上、下課時都清點學生人數,并由專人做好記載;每周開展社團活動都有專人督查,監督社團紀律,維護活動安全,并及時處理各種偶發事件。
(三)成果展示動靜結合
一是利用櫥窗宣傳展示;讓學生在班級特色文化墻的徜徉中感受多樣的班級社團氛圍;校園的銀杏大道上學校特色櫥窗定期展示學生的各類成果榮譽。二是學期班班成果展示。每個學期最后一次活動,各班在教室門口展覽社團學生作品,學校組織教師、家長和學生組成鑒賞團進行參觀、評價。三是結合“三禮四節”展示。學校根據自身情況結合體育節、藝術節、閱讀節、科技節等形式定期開展社團展示活動,活動成果盡力落到實處,讓學生可看可感。
我們應該通過學校特色建設,把有滋有味的校園生活帶給學生,通過更深入的探索和實踐,進一步彰顯學校育人特色和辦學內涵。
參考文獻:
[1]韓艷華.“班園文化”助力學生快樂成長[J].遼寧教育,2017(06).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