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
【摘要】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基礎內容,史料解讀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知識及背景,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基于史料解讀進行歷史教學,也逐漸成為當前的教學趨勢,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本文就史料解讀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史料解讀;高中歷史;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0-0125-02
一、史料解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分析
基于史料解讀背景進行教學,通過認真分析史料資料,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體驗及感受,有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形成深刻的認識及理解。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提升,課本的歷史知識已經滿足不了現實的教學需求,結合史料進行拓展延伸教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既是良好的知識儲備,又是提高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歷史學科涉及很多歷史人物及故事,這些史料在課本中一一呈現,因此歷史教師需要打破教學的局限性,給予學生全新的教學視覺。
二、基于史料解讀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應用
(一)結合史料背景進行學習延伸
如果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只將目光鎖定在教材和課堂上,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也不利于擴展歷史教學空間。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理念,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很多學生在學習高中歷史知識的時候,僅僅單純地學習課本中的內容,這樣不利于學生對于歷史價值觀進行判斷,學生的歷史理論分析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高中歷史學習中很多人物是否具有反復思考的價值,教材上對于歷史人物的描述往往不多,學生只有通過解讀史料背景才能全面科學地評價歷史人物。很多歷史事實在當時的年代思想是很先進的,但是卻不符合當今社會的思想,因此學生需要通過史料重新認識歷史事件。
(二)結合史料背景豐富教學內容
歷史學科與高中其他的學科相比具有極大的特殊性,首先歷史學科包含了很多的理論知識,學生需要記憶很多歷史內容,其次高中歷史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歷史事件,學生要通過認真閱讀和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歷史。目前很多高中生還沒有體會到利用史料實證法學習歷史知識的益處,導致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實證材料缺乏,沒有辦法對歷史實踐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豐富教學內容,通過互朕網等科學技術手段豐富教學資源,讓學生能了解到更多豐富的史料知識,從而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效率。
如教師在講解古代商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將史料知識和教材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在我國高中歷史教材中,對于唐朝和元朝的經濟發展情況論述較多,對于兩宋和明清只是表達了經濟比較繁榮,對于具體的經濟發展和商業情況并沒有進行論述。因此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歷史經濟的發展情況,容易出現遺忘或者混淆知識的情況。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史料結合進去,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可以通過向學生展示歷史地圖等方式講解商業的發展情況。還可以通過介紹歷史戰爭和人物評價等材料,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使學生的歷史素養得到提升。
(三)結合史料背景進行實證剖析
基于史料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需要將理論和實踐進行完美結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但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卻忽視了實踐訓練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沒有結合史料知識進行分析,非常容易出現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情況,這非常不利于高中生歷史知識的學習。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使用史料實證分析法,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歷史實證剖析。
比如在學習《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和《古代中國的文明和發現》的課程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述我國傳統的書畫、戲曲藝術與科技文明的同時,還應該在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史料背景進行實證剖析,通過擴展和延伸教材內容,讓學生通過收集歷史資料驗證一些說法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如向學生提問,在史學界有一種說法是,宋代的中國是當時世界范圍內最強大的國家,請從科技、經濟和文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和證明。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學生查詢當時科技文明、工業、農業、教育文化以及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史料,然后再進行中西方的對比。比如在經濟方面通過查詢史料可以知道,在北宋時期,中國的CDP占全球60%,要領先于同期的歐洲羅馬帝國,證明宋朝是同期世界范圍內最強大的國家。
總的來說,史料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及拓展延伸,更是直接生動地反映歷史真相的良好表現,通過結合不同的歷史史料進行歷史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實現歷史知識的有效轉化,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基于史料背景解讀背景下進行教學,能以多元化的方式刺激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及思考,有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歷史知識。歷史教師需要充分發掘歷史史料的價值,結合課本的內容設計教學,不斷地對歷史教學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推動歷史教學的提升及優化。
參考文獻:
[1]朱戰鷹.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運用的策略探究[J].高考,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