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佩瑤
摘 要: 高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有著較多知識內容,龐雜的知識信息給學生的記憶過程造成了不小的阻礙。傳統(tǒng)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當中,教師會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生知識積累上,很少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讓相關歷史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取得聯(lián)系,對學生學習質量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對歷史教學產生的重要作用,并針對這一教學理念貫徹落實的具體方式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 歷史教學 生活化教學理念 教學應用
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目標已經不再是單純地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自身知識體系的構建。這個階段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造成了一些學校的歷史教師更傾向于結果,對于許多知識點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歷史這門具有豐富情感色彩的學科變得索然無趣,這不僅讓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產生厭煩心理,而且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對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
在歷史教學當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首先,生活化教學理念不僅與學生自身成長需要相符合,還能夠有效緩解以教材為課程主體帶來的弊端,有效引導學生把相關歷史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生活化教學理念很好地貫徹了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打破了之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禁錮,使學生獲得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最后,生活化教學理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通過與生活當中某些信息事例的結合,可以讓他們不再單純從理論角度看待相關的歷史問題,從實際生活當中出發(fā)會讓他們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深刻,為學生歷史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的具體應用方式
(一)明確歷史教學的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明確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讓相關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取得一定的聯(lián)系,這樣能夠減少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例如,二戰(zhàn)時期日本在許多地方都犯下了諸多惡行,所以日本首相參拜在靖國神社時便引起了各國強烈的反對,被認為是日本帝國主義之心不死的寫照。通過一些現代的新聞熱點事件與歷史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歷史有著更加深刻的印象,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改善歷史教學內容
傳統(tǒng)歷史教學模式當中,大多是以教材為主體,史實的敘述很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其有一定的了解,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能夠讓學生聯(lián)想到現實生活當中的相關因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再滿足于簡短的歷史史實敘述,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究背后的歷史淵源。近年來,我國文化交流機構孔子學院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就要追溯到歷史教學當中《儒家思想的形成》,正是因為孔子的部分儒學理論依然能夠適用于現代社會,才能讓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地區(qū)都對這種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通過探究儒家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發(fā)生的變化,對相關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眾多學科當中,歷史這門學科帶有非常明顯的情感色彩。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特點的教學情境,這種趣味性較強的學習氛圍能夠很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教學活動當中,對促進整個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的教學內容為:幫助學生掌握近代以來人們飲食、服飾和社會習俗的變遷與發(fā)展,并了解變遷的因素與特征。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穿衣搭配習慣,在這種生活化教學情境下,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近代人們的生活習俗,使這些知識內容不再是教材上冷冰冰的文字,而仿佛在與過去人們進行文化風俗上的交流。
(四)在教學方法上做出創(chuàng)新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想要這一理念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就離不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傳統(tǒng)歷史教學難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則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歷史文化知識。在《抗日戰(zhàn)爭》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部分知識點當中穿插一些黑白照片和影像,讓學生真實感受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惡行和戰(zhàn)爭的殘酷性,使他們對這段沉重的歷史有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三、結語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較多,怎樣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重要,一味地追求學習學習成績很容易適得其反。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確保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環(huán)境當中學習歷史知識,提高歷史文化素養(yǎng),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使他們從更加清晰的角度理解歷史這門學科。在歷史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也是避免學生被應試教育負面效果影響的重要途徑,我們應當重視這種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浩.“故事敘述”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01.
[2]黃曉燕.新課改下中學歷史生活化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3]蔡振東.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事項[J].新校園(中旬),201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