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中秋/平頂山學院音樂學院
新時期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和弘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隨著全球化發展的不斷加快,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和收集不同國家與不同地區的特色文化與民族文化,而我國地域廣闊,且依據分布規律化為七大地區,不同地區都具有獨具一格的民族音樂文化,在不斷發展和傳承的歷程中,保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民族民間音樂。因此需要加強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和發展,充分發揮和利用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價值,有助于弘揚和表達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精髓與精神內涵。
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是需要社會大眾共同努力和支持的,加強新時期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有助于提高人們對民族音樂的認同感。首先需要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弘揚和推廣,讓人們對民族音樂進行全面的了解,增強社會人們對民族音樂的傳承意識,從而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音樂藝術的廣泛傳播,音樂已經逐漸成為學生普遍學習的藝術,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鋼琴和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所以需要加強人們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認知,并明確我國音樂院校民族音樂人才的培養目標,畢竟學生和年輕人才是弘揚和傳承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要力量。
通過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了解和認識,能夠充分體現出各地區的民俗風情和風土人情,通過對民族音樂的深入了解,不僅能夠聯想到各地區人們的勞動生活和,同時可以直接對地方的民族精神與文化信仰進行了解和掌握,人們需要學會尊重各地方民族精神和文化信仰,實現民族音樂的持續發展。推動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依據新時期的發展要求突破傳統的民族音樂傳承方法,通過互聯網平臺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繁榮與發展,增強人們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認可和保護意識,積極調動民族民間音樂傳承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避免在新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將傳統民族文化給丟失了,全面推動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并且不斷提高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的發展大大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工作與學習,各種新奇事物和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人們對有趣新奇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比如說很多人喜歡在網絡平臺和短視頻APP上觀看視頻打發時間,尤其是年輕人愛好打游戲和熱衷于網絡沖浪,對我國民族文化發展歷史的認識不全面,甚至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壓根并就不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所以需要加強我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并加強民族文化發展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在上千年的歷史歷程中,不同時期的音樂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當代風格特點,通過對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了解,可以了解到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和時代音樂風格特色。根據考古發現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發展始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有骨哨和陶塤的存在,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不同類型和獨具風格的民族音樂文化。
但是在經濟時代的背景下,人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匱乏,尤其是年輕人,所以通過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我國民族音樂的內在魅力,并加強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歷史知識的推廣,讓人們掌握和了解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歷史和過程,然后有效調動社會多方力量促進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
民俗文化的形成主要是人們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進行創作的,不同地區的社會群體在長期生產實踐和勞動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然后經過一代代的流傳和保護形成相對較為穩定的地方文化,各地區的民俗文化都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比如說我國少數民族-苗族,是一個民俗文化非常豐富且多樣的地方,苗年、龍舟節、吃新節等都屬于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并且苗族有屬于自己的語言體系,擁有挑花、刺繡和首飾制作等傳統工藝。通過了解和掌握地方民俗文化,可以了解地方民族文化的發展歷史,一方面地方的民俗文化是古時代人們在生產和勞動過程中創作的,人們可以從民族文化可以聯想到當時人們的勞動場景和生活畫面,有效增強人們對民俗文化的認識,使人們會主動參與到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活動中,進而有效推動民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充分發揮和利用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借助網絡平臺和新媒體平臺等載體進行民俗文化的宣傳與普及,不斷提高民族音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展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范圍,增強人們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知和體會,有效激發人們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意識,從而有助于全面推動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和發展,要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學習音樂,所以在學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強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滲透,并定期組織以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活動,讓學生清楚意識到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意義,并為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貢獻個人力量。比如說可以開展民族音樂比賽活動和音樂知識問答活動等。民族民間音樂有助于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為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提供優秀的音樂人才,同時有效表達和體現出我國民族精神氣節和文化內涵。以校園作為弘揚和發展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主陣地,加強音樂院校民族音樂的教育和發展,為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民族文化傳承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和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并且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合理應用有助于提高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創新性,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民族音樂文化和現代音樂創作之間的聯系與契合,由于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音樂文化之間的交流,能夠提高音樂創作的效率和質量,甚至各種風格和類型的音樂作品在網絡上有著廣泛的傳播,所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完善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體系與傳承方法,一方面有助擴大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范圍,另一方面有效提高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民族音樂愛好者和創作者的注意力,實現民族民間音樂文化呈多元化發展。
我國地域遼闊且分布較為分散,不同地區都擁有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發展歷史,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比如說苗族的山歌等,所以我國各地域民族民間音樂具有流傳度廣和影響力大的特點。但是我國各民族音樂文化以及音樂表達技巧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傳承和發展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過程中與不同民族文化會產生交流和碰撞的情況,不僅有助于推動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融合,同時也能夠拓展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發展思路。
民族音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藝術價值,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與保護是社會人們需要承擔的責任,尤其是應當加強年輕人和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知,畢竟年青一代是促進民族民間音樂發展的中堅力量。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與革新,現代音樂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呈多樣化發展,比如說可以下載音樂APP或者在網絡平臺上在線聽歌,所以可以充分結合現代化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加快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播速度,通過網絡平臺和音樂APP等載體拓展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途徑。同時應當在音樂教學中充分中提高對民族民間音樂的重視程度,并教導學生認識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藝術價值和內在魅力,為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貢獻力量。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與改革,新時期社會大眾更熱衷于追求新鮮和事物和電子音樂,對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保護的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外來音樂文化在社會各領域內進行廣泛的傳播和發展,給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科學應用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宣傳和推廣,使更多的人認識到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價值,為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促進我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