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健秀
/長春老年大學
當前,隨著我國信息通訊水平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及期應用迅速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因此有學者稱其為“互聯網+”時代。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未來基于我們生活與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都將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互聯網+教育”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在這種趨勢下教師的角色、工作等都 會發生轉變,那么必然會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其更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需要。
新時代對于人才能力的需求與以往也有了較大不同。未來人才發展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整合能力、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人才。衡量一個人才的標準不再是其知識儲備量這一方面,而是要考慮到其能否不斷積累知識,不斷學習未來發展所需的新知識與新技能。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每一節課都進行相關能力的訓練,這樣才有利于其在未來發展。
新時期我國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民族自信心也隨之提升。因此,近些年我國提出提升“文化自信”的建設需要。這對于提高愛國主義熱情、民族自信心等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漢語言教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課程,面對提升“文化自信”這一重要目標,必須要積極探索更有利于學生接受、吸引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能了解更多漢語言知識。能夠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并愿意去發揚光大。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機會也在不斷的增多。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優秀傳統文化。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地位,需要搭建完善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平臺。其中作為我國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開展,要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結合當前實際發展趨勢,不斷為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在完成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
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大時代背景下,認真分析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興趣培養方面還有待于提高。以往我們會將教學目標鎖定于這一節課所涵蓋的知識點。在教學中經過反復推敲與思考,發現其實培養學生對于課堂的學習興趣才是提升學生漢語言學習能力的原動力,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源泉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圍繞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于中華傳漢語言文學的熱愛。只有在熱愛的基礎上,才能充分提升文學水平,盡而提升“文化自信”。
自主學習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能力之一,也是重要能力之一。漢語言文學教學也承擔著培養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地運用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學習到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學到自主學習的方法,并內化成一種學習習慣,使其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并終身受益。
現在社會衡量人才的標準是其綜合能務與素質,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也應當關注于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問題。在教學中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開拓創新意識、競技意識、管理能力、溝通能力等進行全面的提升,將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翻轉課堂”是對傳統的“課上講授、課下作業”教學模式的翻轉,它通過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預先錄制授課視頻來取代傳統的課堂知識講授,并在網絡上進行共享,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觀看學習,然后利用課堂時間集中解決學生觀看視頻時產生的困惑和疑問,實現知識內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豐富了語文導讀教學的內容與方式,為漢語言文學教學提供了諸多機遇。
漢語言文學知識豐富、內容博大精深,任課教師以一己之力很難把每一節課程都完美呈現。但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同學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在課前進行微課課程的學習。而漢語言文學的微課資源十分豐富,不僅包括國內知名院校著名教授的講解,還有各類電視節目對于漢語言文學作品的精彩解讀。這些微課從形式到內容,制作方法等都能較完美地呈現漢語言文學的藝術之美。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這是需要在課前進行慕課建設,錄制、整理大量微課教學資源并上傳至平臺。同時還要準備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作業、測試、討論等內容。課前教師需要發布學生的自學內容以及完成的相關任務。課上師生就課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升華完成知識內化。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一,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的主人,通過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充分利用課前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自行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討論式教學法強調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與組織,啟發學員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員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漢語言文學是一種人的文化,非常適合進行討論式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設計討論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以及自行查找的信息資料獲取相關知識并啟發思路。再通過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式的討論過程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與創新意見,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內化。教學中應盡量做到全員參與。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合作探索教學法的特點是在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關系,在教學中要排除一切強制性要求,在沒有強制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建立自覺的、嚴格的自我要求。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采用合作探索教學法教師為學生小組提供學習主題,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形成基本的思路與觀點,并在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展示,師生給出評價。教學實施當中一定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為每一位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是一種強調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突出培養學生在集體內的協作溝通、創新意識。
在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了諸多的歷史遺跡,這些都承載著我國眾多的優秀歷史文化。為此,在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借助地理資源,增加學生實地探索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歷史文化就在我們身邊。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在地的傳統民居、民俗、民情進行探索和調查,讓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經驗,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文化的印象,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奠定基礎。
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更加豐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使漢語言文學實現文字、聲音、影音圖像等多方面的綜合性呈現,充分提高了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熱情,進而提升了“文化自信”。同時,這一過程也充分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上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合作探究、溝通表達的機會,從而提升其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