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當前是一個互聯網信息時代,高校網絡輿情建設管理工作發展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大學生每天都在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接收傳遞信息,對于國內外最新信息都比較了解,一旦出現了影響范圍廣的信息就會引起大學生群體的激勵討論交流,最終會形成洶涌的網絡輿情事件,如果高校不能夠及時做好輿情引導,將會導致部分學生走入歧途,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針對于此,高校要加強對網絡輿情事件管理工作,有效創建出和諧文明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完善網絡輿情管控機制,通過科學指導管理促進大學生思想健康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移動網絡進行信息傳遞交流,互聯網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其發散性、虛擬性以及開放性等,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思維表達觀點和想法,并且能夠匿名方式進行發表言論,不用擔心暴露自身的身份,從而變得肆無忌憚。互聯網平臺發言的非實名制促使高校網絡輿情具有一定的匿名性[1],這樣一來會讓高校網絡輿情管理變得更加困難。此外,高校網絡輿情還有著外顯性特點,管理人員能夠根據評論者發表的觀點想法內容判斷出其當時的情緒和態度,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管理,提高網絡輿情管理水平。
在互聯網平臺中,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制作傳播者和接收者,信息不再只是由傳統媒體收集整理發布出來,這樣無疑能夠有效提高人們獲取分享信息的自由度,并且給予了社會群眾言論表達的最大自由,這也是現代高校網絡輿情自由性的重要體現。除此之外,高校網絡輿情還具有限制性特點,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哈貝馬斯曾經說過科學技術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統治的合理性”。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絡的出現規范應用也要受到各個國家法律法規制度內容的約束控制,作為一個網民每個人都要為自身的網絡行為承擔起對應責任,在網絡散播謠言是要法律責任的,網絡的世界也要一定程度遵循“游戲規則”,這樣也就決定了高校網絡輿情傳播自由有著相對應的限制性。
在互聯網世界中,年輕人具有極高的活躍度,尤其是在大學階段的年輕人,他們有著充足的自由時間進行上網查詢瀏覽傳播信息,大學生本身熱衷于接觸學習各類新鮮事物,對于社會熱門話題會敢于發表自身言論,并將自身觀點轉播給他人。此外,在互聯網平臺中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進行發言,其對外是完全開放[2],這樣促使高校網絡輿情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大學生在互聯網發表言論的時間與空間不再受到限制,這樣無疑能夠提高大學生參與網絡輿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也會加大高校工作人員對大學生網絡輿情的監督管理難度,需要工作人員健全網絡輿情監管機制,創新采用不同監督管理內容和方式。
在傳統高校教育發展過程中,學生的話語權往往被學校所監管,學生很難以通過有效渠道發表自身想法和觀點,而在網絡輿情管理環境下,大學生能夠獲取到良好的話語權,他們能夠有效得到參與輿情的民主權利,在網絡平臺上盡情發表自身言論。高校網絡輿情賦予了學生一定獲取權,每個大學生的評論語都可能會獲得網絡廣泛傳播,這樣就打破了傳統高校學生話語權被校方牢牢監管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活躍自身思維,提高創新實踐能力。
高校網絡輿情能夠幫助校方全面提高決策的科學民主性,基于網絡輿情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收集到的信息,這些信息將會成為高校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和運營決策的重要基礎。在傳統高校運營管理決策工作中,高層領導獲取到信息會經過繁瑣的中間環節,這樣難以保障工作效率,也無法全面了解到本校真實發展情況。而在網絡輿情管理工作中,校方工作者能夠加強與學生的網絡實時互動交流,學生能夠真實表達自身情緒觀點和需求,這樣高校就能夠充分掌握了解到學生發展情況和需求特點,從而有針對性的展開管理決策,提高決策的科學民主性。
高校在網絡輿情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視網絡輿情監控作業,相關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健全監控管理規章制度。高校網絡輿情管理人員要根據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優化改善本校網絡輿情管理規章制度,具體包括了檢查制度、崗位責任制度、值班制度等,督促網絡參與主體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3],避免出現各項違規操作。一旦形成了規范網絡輿情管理制度,就能夠為高校網路輿情監控提供科學指引;(2)提高網絡輿情監控技術水平。高校要加強對網絡輿情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促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運用各項輿情監控技術,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監控管理方法。技術人員要創新開發完善網絡輿情智能監測平臺,確保管理人員能夠實時準確抓取到有用的數據信息,輔助他們能夠進行科學輿情判斷工作,及時采取輿情管理措施,從而提高高校網絡輿情整體管理水平。
高校要想有效提高網絡輿情管理水平,就必須指導工作人員科學有效健全網絡輿情管理機制。首先,管理人員要完善網絡輿情信息體系,將校園管理、學生生活以及文化活動內容有效納入到信息管理體系中,強化與廣大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確保能夠第一時間收集掌握師生相關行為活動信息,有針對性采取網絡輿情引導管理措施;然后,高校網絡輿情管理人員要做到信息公開透明,要合理安排時間匯集輿論信息中的師生訴求,并向對應師生反饋最終處理結果,這樣能夠師生對于高校的認可和支持[4],同時保障網絡輿情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最后,高校要組建起具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專業網絡信息管理人才隊伍,指導信息人員深入到各學院專業班級乃至學生個人網絡行為活動中,針對高校網絡突發輿論事件要及時作出反應,采取有效輿情控制管理措施。
在高校教育發展新形勢下,各地區高校必須重視對廣大師生的網絡道德教育,要將該部分工作有效納入到網絡輿情管理體系中,提高網絡道德普及教育水平。在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學生往往只是以自我為中心隨意自由在網絡上表達自身觀點想法,完全忽視了互聯網表達自由的界限,這樣的行為會容易導致形成負面的群體性輿論事件,影響到一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降低高校在社會上的聲譽。針對于此,高校網絡輿情管理人員必須充分發揮出網絡技術的優勢作用,定期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網絡道德教育中,促使他們能夠學習了解到到最新的網絡規范操作應用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全面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自律意識以及安全責任意識等,從而保障學生能夠規范自身網絡行為。
綜上所述,現代高校要想保障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穩定持續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網絡輿情管理工作。高校要有效培養組建起高能力、高素質的網絡輿情管理人才隊伍,強化他們培訓教育工作,促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各項網絡管理技術和方法,對廣大師生網絡行為進行科學引導,避免出現影響范圍廣的的負面輿論事件。網絡輿情管理人員要健全管理機制,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改善管理規章制度,督促工作人員履行好自身職責,引導師生規范操作使用網絡,傳播健康文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