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東明
“媽,你看!”小苗兒歡喜地躍起來,把一條約半斤重的紅鯉魚高高地提起在他媽眼前晃動,“我很運氣,很有彩,在一條水溝旁的一塊水稻田里捉到的。”
“小調皮鬼”,媽說著忙把魚接到手,“我把這條魚炆燉得鮮味香香給你送飯。”
“媽,炆燉快點啊,我要吃飯啊!”
這時,媽望著天上的太陽說:“時間過得真快,響午了,該吃午飯的時候了,小苗兒肚餓了吧!媽加快速度,做快點。”
媽炆得那條魚清香四溢,小苗兒吸著饞得流口水。
正要吃飯,小苗兒突然看見有新小伴在他家門前遠遠向他招手,他忙走出去。
“有新,找我有事嗎?”
“我同你到禾田看那老農大伯吧!”
倆人牽著手,輕步奔跳去了。
到了水溝旁,有新叫“站住!”手指劃著。
“你看,那老農大伯正彎腰曲背扶正那些歪倒的禾蔸呢!你那條紅鯉魚就是在那塊田捉的吧!”
“是呀!有事嗎?”
“你不小心,把人家剛插下十多天的禾踏壞了好多蔸。”
“我捉到魚就回去了,沒有留意回頭望田里的禾。”
你聽,那老農大伯又自言自語罵人了:“是哪個生眼無珠,踏壞我這么多禾,踏得東倒西斜,有的倒在泥土,難生長啊!”
老農大伯又仔細看,見是小學生的腳印,氣頭又來了,罵:“一定是個調皮搗蛋鬼,我到學校反映告他……”。
小苗兒一聽到老農伯這一罵語,心頭象刀割一樣痛,他的形態變了……
有新問:“你本來好好的,為什么一瞬間就變成這個樣了?”
“良心責備,我踏壞了老農伯剛插下的禾,我心愧,我有罪……”
“他又不知道是誰?又不是指罵你。”
“紙包不住火,那以后總會知道,我總會挨罵呀!”
“那以后時間都過去了,還有誰再管這件小事呢!”
小苗兒閃著水靈靈的眼睛,“你怎么想得如此天真,他去學校反映給老師,老師追查到底,弄個水落石出,那以后我就更難堪了!我以前的榮譽全無啦!因這條紅鯉魚踏踩了老農伯這么多禾蔸,以后人家都說我是壞孩子了!我抬不起頭來啰!”
“那對這事,應該想法完善啊!”
小苗兒低下頭沉思,又抬起頭看天空,又向著遠山的松林看,說:“我學松樹的風格,我去向他認罪,賠禮道歉!”
有新也沉思,想了想說:“用‘賠罪’兩字就能了結事,不那么容易吧!”
“那要我怎么樣?你說吧。”
“我想……我想……”有新兩手梳頭晃腦,梳來晃去,“啊,有了,歪斜、跌倒、貼坭的禾蔸又那么多,這也是前幾天下了一場大暴雨,淹,沖倒的緣故。你捉魚踩踏壞的禾苗雖有,但不多。我是看到他來看田時,水已淹撞倒禾的,我才去叫你來,他是剛下禾田的啊!這塊禾田大,工作量大,若他一個人扶定穩禾蔸,要做到日落西山才能做完工呢!我倆去幫他忙。”
“這辦法好,你也請幫忙呀!”
“對呀,我倆就去幫忙,三人做,總比一個人做快得多呢!”
“那我倆快去幫扶禾蔸。”
讓我再說多兩句,待把扶禾蔸這件工作做完以后,由我來說話。
我就說:“今早我倆人路過這塊田,為了捉一條紅鯉魚一時不小心踩踏壞了這么多禾,我倆‘負荊請罪’,賠禮道歉。老農伯要是懂道理的人,這也會受到感動,會原諒我們呢!他到學校反映給老師,也許是壞事變好事,因為是大水沖壞了禾,因為我倆花費了這么多時間,這么多功勞扶禾蔸,說不定還得到學校老師的頌揚呢!”
“老農大伯,我倆來幫你忙。”“好呀!求之不得,歡迎!歡迎!”老農大伯歡喜地抬起頭來看著這兩孩子說。此時倆人已高高興興地下田,把歪斜倒的禾蔸扶起來。
就這樣,倆人認真地小心翼翼地把這些歪倒的禾蔸一一二二扶正穩定在田土里,使禾苗高興地生長起來。倆人忙忙碌碌干,干得滿臉汗水呢,干得腰也酸麻呢!一直干了一個多鐘頭吧,總算把這一工作做好完成了。
老農大伯繞田埂四周看禾苗后滿意地說:“這塊田將近一畝,你倆個人這么小心扶正禾蔸比我扶的還好呢!若我一人扶正這些禾蔸,要扶到太陽下山才能完成啊!大幸運了,大感激,大感謝你倆人了。”
“大伯,你還不清楚,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我倆人路過這田看到這田里有條好大條的紅鯉魚,就下田捉,花了好長時間啊!才捉到手。不小心踏壞你好多禾蔸啊!現向大伯賠禮請罪來了。”小苗兒說。
“不說啰,你一說我心更加愧,現天都晚了,你倆還不食中午飯,挨著餓,花了這么長時間,承受了這么長勞苦,為我做工挨饑受餓,刻苦耐勞,我正考慮要給你倆報酬才安我心呢!”
“大伯,我們是新時代人。小學生,從小就有新思想,能幫助人就幫助人,應多做一些有益幫助人的好事,所以,你的這個想法就很沒有必要了。”
“那你倆都是新時期的學生,有新思想,習主席的政策好,教人思想好,老師教育得好啊!你們都是優秀生。”
“是呀!我倆都是山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是班長。”有新接上話說。
“他是班上學習委員。我倆剛上到10歲。”小苗兒說。
“啊,你倆年紀這么小,一提起我全明白了,因為我有個孫女在山下小學讀三年級,她回到家告訴我們的,說你倆爭分奪秒,勤奮學習,是學習尖子,學雷鋒的先進人物,倆人都在學校召開的全校師生大會上在主席臺作介紹講用呢!”
“大伯,你不要夸我們倆了,我倆還有做得不夠,今后還要發奮圖強,爭取學得更好,更上一層樓。”
“你說得也是,在今天盛世的大好新時期,要乘勝前進,更要學好科學技術,要精益求精,相信你倆會考上大學,成長為參天大樹,祖國的棟梁。”
“不忘大伯的初心,期望,我倆念念不忘。”倆人異口同聲地說。
這時農大伯轉了話題,說:“本來前幾日天下了一場大雨,滿垌禾浸了,水退消后,今天一早我來看水推(沖)禾,沒有想到會遇上你倆個小學生。以前只聽說你倆名字,現在來到了我面前,看到了面貌,看到了真實情況。也是巧,不巧不成書。若是沒有這場大暴雨沖壞我的禾,你倆也不用幫我扶禾蔸;若沒有這場大水漲魚也不會游到我禾田,所以你倆個捉魚,也是老天見愛呀!使我見到新時代這么好的優秀學生,深深感動了我呀!以后我到你倆家拜訪,到學校反映表揚。”
“歡迎農大伯常來我們家作客。”
“再說呢,水漲,魚隨水波流動進了田,在田里,誰見了都會高興下田捉,這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就是我見了也是這樣。雖殘踏幾蔸禾,這是雞毛蒜皮的事,不礙事。只因是剛插下的禾,又因前幾天下了一場大雨沖倒禾造成的緣故。然而,你倆學生以為這么嚴重,掛在心上,現在你倆不用掛在心上啦!”
農大伯望望天上說:“現是下午一時多了,你兩人肚子餓得嘰里呱啦叫,在打架了,請去到我家吃午飯吧!”
“不啰!你家大遠,我家近,請你到我家吃飯!”倆人拉著農大伯的手說:“快跟我去哪!”但農大伯說:“我還有事,你兩人先回去吧!”
也是無奈,倆人對農大伯說“再見!”象鳥飛一樣回去了。
媽把炆燉好的香噴噴鮮美的紅鯉魚端到桌上,又把其他做好的菜端上來,忙喚:“小苗兒,快來吃飯!”連喚了幾次,都不見回音。
小苗兒去了哪兒呢?媽心急了,就到左鄰右舍,上家下屋找,找遍了全村,誰都說不見他來過。這就奇了,當炆燉好魚的時候,他都說:“媽,我肚餓了,要吃飯了。”
媽說:“快了,還有一樣菜沒炒好。”正當媽把菜擺在桌面上時不見他人影了。媽在想,他一聲不響,象鳥兒一樣飛了,現飛到哪里呢?問都問過了,媽現時無計可施,只好坐在大門口的大門檻上眺望,盼他快點回來。媽坐了半個小時多,還不見小苗兒回來,她又站起來向遠處望,望望也不見小苗兒,又坐在門檻上。坐立不安,身動搖。
媽索性不靜待盼下去了,回到廚房挑起兩大桶豬潲水去豬舍喂豬,半小時喂完后,媽回到屋里還不見小苗兒回來。又到大門口大門檻坐望,這時是下午一時多了,看不見小苗兒的蹤影,這時媽的心啊,象十五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媽自然想到小苗兒剛踏上10歲,讀小學四年級,還小啊,上個星期天他在山上看牛,突然天空濃云密布,一場狂風暴雨傾倒下來,把他的衣服全部淋濕透了,趕牛回到家后感冒了。
媽小心地撫摸著他的頭腦,“唉!”的一聲嚇了一跳,頭腦發高燒啦!全身滾燙,頭腦昏沉,愰愰惚惚,粥飯不吃,不停地叫苦“口渴,渴……”只渴了點水。媽急了,忙請來醫生大針,給藥吃,好些了。因他好動,坐不定,在走動。
他胃口不開,什么也不吃,一整天粒米不入口,媽捧來稀粥喂他也不吃。媽急得生氣地說:“你老是不吃粥飯,米粒不下肚,餓壞了,我丟你下糞坑……”
“媽,我吃飯,我吃飯,只要你尋條紅鯉魚給我作菜,我一餐準能吃兩海碗!”小苗兒拉著媽的手,嘟著嘴,一下子跳上媽的懷抱。
媽知道小苗兒最喜愛吃紅鯉魚,看著他那可憐相,“好,我給你去尋。”
媽爬山涉水,去到了十多里遠的集市上買回來一條紅鯉魚炆好,小苗兒吃飯了,吃得津津有味……
現媽心里一邊在想著,一邊下足配料,一邊小小心心地把紅鯉魚炆燉好。
都把紅鯉魚炆燉好了,該吃飯了,又不見他人影了,怎么不想呢!
媽又自然想到今天是星期天,上個星期天小兒在山上看牛被雨打冷風吹,全身濕透了而得病的情況,一連幾夜睡覺都發“野叫(懵話)——我要去學校學習……,我要去學校學習……”
小兒想來后,媽安慰說:“等到你感冒好了,能吃飽飯才去呀!”
但到了星期四早上,小苗兒強行自已,帶病去學校上課了。這兩天他的精神雖好些了,但還是有病,還沒恢復原樣。現都是下午兩點了,還沒回來吃飯,不知去哪個天涯海角了,他走時又沒告訴一聲,當媽的怎不提心吊膽,牽腸掛肚呢!
所以媽心煩心悶,老是在大門口張望。
好不容易盼到小苗兒回來了,問:“小苗兒去了哪里,又沒告知媽,這么晚才回來。”
“我同有新同學幫那老農大伯扶正被大水推(沖)倒歪的禾蔸。……”
“那老農大伯同我倆都互不認識,只是聽別人叫我倆也跟著喊‘老農大伯’我倆一干就干了這么長時間,來不及告知,使阿姨心悶受驚了,請見諒。”有新象解難一樣替小苗兒回答。
“好,你倆助人為樂,幫人做好事,值得表揚,其他的不用我多說了,你倆肚餓得大厲害了,也難受了,快去廚房吃飯。”媽歡快地說。
倆同學在廚房吃飯吃得甜香,津津有味,很有意思。
第二天星期一,小苗兒,陳有新一早到學校暢談昨天的事很高興,都說老農大伯思想好,值得倆人學習。
下午學校召開了精悍簡短的師生大會,表揚了小苗兒、陳有新。最后邀請小苗兒上臺講話,小苗兒很不好意思。到了臺上,見到了老農大伯,倆人親熱地握手,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老農大伯說話了:“就是這小學生,我兩人互不認識,但他昨天帶著病,餓著肚,還帶有一個學生,幫我把大水沖倒禾蔸扶正了起來,一扶就扶了半天,我很過意不去,很受感動,要感謝他,希望同學學習他!”臺下又是一陣掌聲。
小苗兒說話了:“我上個星期天在山上放牛,被那場大雨暴淋打成落湯雞,全身衣服濕透了,得病了,粒米吞不下肚,神志恍惚,一連幾天夜里睡覺,媽都說我發‘野叫’,要去上學。一天二天三天在家熬不住了,到了第四天,即這個星期四。我帶病到學校學習。這是新時代,人都要樹立新思想啊,要爭分奪秒,要勤奮學習。要學松樹風格,要學雷鋒精神做好事,助人為樂。昨天星期天我身體還是不舒服,我幫老農大伯扶正那些被大水推(沖)倒的禾蔸,我做對了呀!我現精神好了,又勁了,我要乘勝前進,繼續把今后的學習工作做得好上更好,爭取更上一層樓。我說完了。”臺下發出了排山倒海的掌聲。
放學了,小苗兒同有新走在同一條道路上,小苗兒說:“在這盛世大好時代,能幫助人都要幫助,幫助了別人,快來了自已。”
他倆人走在溫湯橋上向下望,看著九洲江水滾滾流,無限感慨:“可愛呀,祖國的河山,鄉下山村我的家,不忘初心,初心的大學夢,往后,大學畢業,要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中國,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美好!成為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