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吉 雯/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自主招生是指高職院校在報有關部門批準后,可以不用經過普通高考招生,而是根據學校自身特色以及對人才的需求,自主制定招生章程、自主進行入學考試,自主實行招生與錄取的一種招生方式。
2005年,上海市率先在高職院校中試點自主招生。當時,有3所民辦高職院校參加了改革試點。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控制招生計劃,考試科目、考試內容、錄取辦法等均由學校自主決定。學校擁有充分的自主權。被錄取的學生,不用再參加高考。
2006年,教育部又在北京進行高職自主招生改革試點。有3所學校作為第一批試點院校。招生學校自主確定入學標準,自主進行招生錄取,學校有充分的自主權,自主進行相關測試,比較注重考查學生的專業潛質以及自身特長。
繼北京、上海之后,高職自主招生在其他各省份紛紛展開。
江蘇省是2007年首先在國家示范院校開始進行高職自主招生的。當時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了試點工作。
2010年增加國家示范院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參加試點工作。
2011年江蘇省15所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全部進行單獨招生改革試點,當年15所院校總計劃招收4186人,共有27908人報考,社會上影響很大。
2013年江蘇省進一步擴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院校范圍。試點院校達到26所。招生計劃也達到一萬五千多人。
隨著生源的減少,以及高職單獨招生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對高職自主招生有了正確的認識。從2014年到2016年,江蘇省逐步擴大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院校范圍,到2017年,全省高職院校均可參加單獨招生。招生計劃也從2014年的22963人,增加到2017年的44012多人。同時,從2017年開始,江蘇省高職單獨招生,稱為高職提前招生。
江蘇高職自主招生目前的考核方式以全省語數學外文化聯測為主。院校可根據自身辦學特色決定是否進行面試或技能測試。從試點之初到廣而推之,江蘇省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考核方式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筆試+“技能測試/面試/專業加試”的方式。
這一階段,即2007年~2011年,三所國家示范院校參與試點。考核方式采取筆試+技能測試/面試的方式,考試的報名時間、命題、考試內容、閱卷和錄取工作由院校在考試院監督下進行。院校有充分的自主權。
第二階段:2012年~2016年,筆試+技能考核/面試的方式。
考生要參加筆試以及技能考核/面試,但是,這一階段的筆試也稱為聯合測試,聯合測試由各市招辦統一組織,也可由院校自主進行文化測試。院校錄取的時候首先看考生的文化測試等級是否達到本學校的要求,對達到本學校文化測試等級要求的考生,進行面試或技能考核。技能考核或面試的時間由考試院統一確定。
第三階段:筆試/免試+技能考核/面試的方式。
本研究選取65名被試參加了自測步速閱讀實驗,共三組,其中包括40名中國英語學習者(組1:高中學生,年齡16~18歲;組2:英語專業大四或研一學生,年齡22~23歲)和25名英語母語者(組3:年齡18~22歲)。中國英語學習者均來自山東省某中學以及某大學在讀學生;英語母語者均為英國大學的在讀學生。
院校可以根據本學校的辦學特色,對于有某些特長的學生,可以擇優錄取,可以不經過筆試,僅僅參加學校自行組織的面試就可以錄取。而對于沒有特長的學生,則必須參加筆試,筆試由考試院統一負責,對語文、數學、外語科目進行聯合測試。
第四階段:筆試+技能考核/面試。
這一階段也即目前江蘇高職院校一直使用的考核方式,采用全省語文、數學、外語文化聯測+技能考核/面試的方式,取消了免筆試考試的錄取,所有考生都必須參加省考試院統一組織的語數外文化聯測。
江蘇高考人數從2008年達到峰值,達到57萬人,之后逐年下降,2018年達到谷底33.2萬。高職自主招生作為高職根據自身辦學特色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逐步得到社會和考生以及家中的認可,更多的高職院校加入到了高職自主招生的隊伍,投放到自主招生的計劃也越來越多。
2007年,啟動試點之初,用于自主招生的計劃總數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規模的10%。2008年,規模上限增加至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規模的15%。此后試點院校逐年增多,招生規模也逐年增大。
2012年,參與提前招生的院校達到15所,招生計劃上限為當年本校招生規模的20%以內。2016年,要求高職單招的計劃數控制在本校當年度招生總計劃的30%以內。2019年,全省高職院校均可以參與自主招生,招生規模不超過本校年度招生總計劃50%。
1、考核方式趨于標準化
江蘇高職自主招生目前的考核方式以全省語數學外聯測為主。院校可以根據自身辦學特色決定是否進行面試或技能測試。但是高職自主招生的目的是探索高職招生教育的多樣化。全省語數外聯測+技能測試的模式,由于各校本身招生政策的影響,實際上錄取時主要依據語數外聯測成績,而依據語數外聯測成績又不自覺的將高職自主招生變相為高考前的一次模擬,考的好的,不走單招,沖一下接下來的高考,考的不好的,則心不甘情不愿的走單招。這與高職單獨招生的初衷并不相符,并沒有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
2、院校培養方式趨于一致化
目前,進入大學的方式有多種,除了高職自主招生,還有通過中職對口招生、普高高考招生或者注冊入學的學生。雖然入學方式不同,進校后,同一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式、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卻相同。而自主招生入學的考生特點和學習基礎跟其他幾種尤其不同。自主招生的考生大多是學習成績一般或者是有些偏科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稍差,但是他們動手能力比較強,社交能力比較強,思維發散,甚至不少學生有自己的特長。這類學生,應該因材施教,制定專門的培養模式,把他們具備的特長轉化為專業的職業素養。真正發揮高職單獨招生招特的目的。
1、給與高職院校充分的自主權
每個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對人才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給與有實力的高職院校充分的自主權。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自行確定考核方式,自主組織報名、自主進行錄取工作。對于探索同類院校,聯合起來共同制定考核方案的方式進行單獨招生的報名、考核錄取工作。
2、改革培養方式
自主招生的目的是實現高職教育的多樣化,使有特長的學生進入適合自己的學校,使有辦學特色的學校招到適合自己的學生。院校應該結合單獨招生考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長和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比如適當增加技能課程的時間,適當增加實踐課程時間,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從實踐中學,從做中學,從學中總結,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學校熱情,發揮他們的特長,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3、加強社會輿論引導
雖然高職自主招生在江蘇省已有十多年,但是還有很多家長對高職自主招生的本質并不了解,在他們眼中,進入高職的都是學習非常差的學生,進入高職是高考考不上心儀學校而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策。雖然每年各學校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單獨招生的宣傳,但是大部分的宣傳僅僅在解讀本學校條例的層面上,并沒有把高職提前招生的本質目標宣傳到位。所以學校在宣傳本學校單獨招生條例的時候,要加強國家對職業教育培養定位的宣傳力度,使社會對職業教育有重新的認識。
總之,高職自主招生制度作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將在高職院校招生考試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學校,我們要不斷探索實踐自主招生考試的方法、人才的培養模式,根據學生的自身潛能多元化的培養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為社會輸送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