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錚 崔 瑩 王靜濤/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如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載體,培養學生堅持走正確思想政治道路,成為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成為當前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
大部分高校更加關注學生就業率、科研成果以及規模建設,因此人力、物力、財力都傾斜于相關專業的建設等工作中,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例相對較少。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馬列學院的思政課程,對于沒有馬列學院的院校,則主要通過第二課堂活動來完成,存在一定的形式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課時有限,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無法充分發揮,進而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在第一課堂方便,缺乏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灌輸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積極性。學生日常管理方面,部分高校沒有配備足夠數量的高素質輔導員,許多班級負責老師是兼職班主任,班級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難以保障。部分高校輔導員的編制也得不到解決,輔導員缺乏歸屬感,輔導員隊伍缺乏穩定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工作的開展。
當前,還存在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認知度低的情況,甚至一些大學生對存在抵觸心理。部分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進行思想政治知識學習時,也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不能較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部分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更找不到將課堂內容應用于實踐的途徑。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的發揮思想政治教師、輔導員以及學校各級團組織、各學科任課教師的作用,共同肩負起立德樹人的責任,共同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同時,發揮學生會、團支部和社團生力軍的作用,促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積極組織青年座談會、主題辯論、知識競賽等活動,搭建起團員青年間溝通交流平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學校內部資源,院校還可以邀請校內外專家、優秀青年榜樣等來校開展專題講座,激發大學生學政治、講政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本院校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以“青春信仰”主題系列教育活動為抓手,整合全校思政資源,打造“精彩一課”“青春講堂”“團旗飄飄”“紅色印記”“思辨力量”“火紅青春”——“六位一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臺,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臺階。
在第一課堂方面,要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師生互動,提高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可鼓勵學生走到臺前,就思想政治相關知識提出問題,教師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或者將部分教學內容交由學生,要求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并做好教案,在課程中為其他學生進行講解,以此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知。此外,還要加強其他專業類課程課堂思政建設,鼓勵各學科教師積極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學之中,深入挖掘各學科中蘊含的思想政治因素,進而形成協同效應,從而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做到門門課程有思政。在第二課堂方面,可積極邀請校外專家開展“青春講堂”系列活動,組織廣大學生干部以及教工團干部,走上講臺,和師生一起分享他們成長的經歷和感悟。例如:本院校2019年共開展“以信仰成長與陪伴,愛國情誠才智,奮戰電力物聯網”等主題講堂15期,參與學生總人數超過4000人次,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進一步豐富教育實踐內涵,結合最新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話題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的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充分調動團員青年積極性在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發揮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促進青年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和組織發展,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助推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參與生態文明實踐等,例如:本院校團委“我為山村孩子上一課”志愿服務隊,共招募師生志愿者200余名。自成立9年以來,團委組織志愿者赴河北省唐縣赤城村小學開展義務支教近百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1200余人時;志愿服務活動與助力脫貧攻堅相結合,團委多次組織志愿者赴定點扶貧村,河北省易縣甘河村開展文化下鄉義演和社會調研活動,150余名師生志愿者參與了相關工作,志愿服務活動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并為駐村干部開展脫貧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支持,活動得到了當地村委會的高度認可。
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環境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同時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徑。高校可充分的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為學生搭建網絡互動平臺,進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學生在網絡上不僅可以學習相關的知識理論,同時還可以參與在線答題和討論,增強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同時,學生借助網絡平臺能夠獲取更豐富的知識,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我院校團委積極建設網絡輿論宣傳和教育學習陣地,利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騰訊會議等app推出了“e+素質提升”“e+心理輔導”“e+公寓文化”“e+三會一課”“e+千校萬崗”等系列活動,構建了“e+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O2O模式,將線上和線下活動有機結合,提升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工作效果。
總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需要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工資內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各種資源,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載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進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為培養新時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中國大學生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