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們必須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實現法治中國的偉大夢想,必須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公民法治素養的提升必須通過普法來實現。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中堅力量——高職院校學生的法治教育程度直接影響著未來公民的法治素養水平。要適應新時代的法治新要求,高職院校需結合“三教改革”探索適合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新途徑,幫助高職學生獲得系統的法律知識,形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要有良好法治育人環境,近些年通過法治校園建設,大都數高職院校都營造了濃厚法治文化氛圍,對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法治意識很有幫助。其次要通過思政課認真學習憲法及相關法律條文,特別是和高職學生權益息息相關的民法知識,維護自己正當合法權益。還要學習刑法法律知識,恪守做人底線意識。
高職院校學生的法治思維是高職學生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首先,要求高職院校學生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既可以通過老師課堂傳授,也可以自己課后收聽法治類電視節目、閱讀有關法律書刊,還可以主動參與法治社會實踐、法治樂園等活動。其次要把所學法律知識融會貫通,用于生活實踐,形成法治思維。生活中遇到的難點、熱點事件,多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高職院校常用的法治教育途徑和方法是通過“課程+網絡+實踐”三個維度實現的。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結合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者典型案例,生動講解公民應該享有哪些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如何行使法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如何尊重別人的權利,當自己的法律權利受到侵害后如何依法尋求保護和救濟等等。
《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結合創業中常見的法律現象,教會高職學生應該如何提高法律意識,保護自身權利。通過案例多現,用教師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分組競賽回答,從企業設立、企業勞動人事方面、企業經營活動方面、企業知識產權方面、企業處理糾紛方面的法律法規,能夠使學生對創業法律法規有更深層的理解。
《公民與法律》選修課程,注重提高學生法律意識。改進教學方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有爭議的事件設置課堂討論,增加模擬法庭、課堂參觀等實踐環節,培養學生法治思維。
建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精品在線課程,著重建設法治教育篇,進一步建設豐富充實的課程網絡資源,如法治案例、視頻資源,運用MOOC、SPOC課開展法治教學,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實現更加廣泛的網上對話和交流,及時回答和科學引導學生在網上提出的各種法治熱點、難點、疑點問題。
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才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只有學生參與了法治社會實踐的人,才能體會法治,讓法治教育“動起來”。高職學生首先可以參與學校、社會組織的法律知識競賽、觀看法律情景劇展演。其次可以參與學校組織的法治微視頻拍攝、法治辯論賽、模擬法庭、法律專家講座等活動。再次可以參加學校組織學生前往法院旁聽,現場近距離感受法律的。對于法律掌握較好的同學更能通過網絡積極參與立法討論,為法律的修改獻言獻策,為推動中國的法治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法治素養,使高職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堅定的捍衛者。
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為探索,通過思政課與專業課“課前三分鐘”“法治樂園”“模擬法庭”和“法院聽審”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法治教育,形成了適合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法治素養的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模式。
課堂教學運用“課前三分鐘”開展法治教育,讓法治教育“動起來”。思政老師引導法律案例分析強法治素養提升,專業任課老師導入法治案例強實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教師能將課本中的法律知識確實到位的傳授給大學生,使高職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專業課專任老師在“課前三分鐘”環節結合專業,導入法治案例,講解本專業涉及的法律法規,如汽車維修專業老師在“課前三分鐘”導入汽車維修行業消費侵權案例,強調法律規范人民的行為和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課前三分鐘”時間雖短,但對學生法治素養提升很有幫助。輔導員在每周主題班會設置法治教育環節、針對高職學生關心的網絡安全、安全自護、預防性侵害教育方面,結合身邊的典型講解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教育,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
《法治樂園》是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的法治教育的品牌活動,自2001年至今一共舉行了150場活動,《法治樂園》每月由不同的專業院校輪流主持承辦,每期一個活動主題,熱門的主題有網絡安全、就業、交通安全、禁毒和防火防盜等。《法治樂園》由榜樣風采、今日學法、快樂舞臺、教師點評四個環節組成。既有宣傳身邊學法、守法的典型代表,也有法律條文與身邊案例相結合的節目表演,還有緊張刺激、趣味多多的法律知識搶答。每個節目允許學生自選角度,但要事先通過思政老師的審核;表演形式多樣,有舞臺劇、小品、詩朗誦、唱歌、曲藝等,目的是寓教于樂,必須清晰的闡釋相關法律條文,堅持原創或加工。如小品“就職陷阱”案例再現講述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性,普及法律知識;小品“就業深淵”把高職畢業生被誘惑到傳銷組織后憑借自己養成的法治思維脫險經歷,反映高職畢業生求職難、求職心切得到觀眾共鳴。教師點評環節一般由宣傳部門、學工保衛部門、輔導員和思政專任老師擔任點評嘉賓,對通過情景故事再現的法治教育方式,從學法、知法、用法、守法角度進行點評,寓教于樂、寓教于實,令高職學生深受教育。《法治樂園》活動已經成為我院法治教育的特色活動,學生們樂于參與其中,通過輕松愉快且貼近學生的方式讓高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效果顯著。
我校多年來與地方基層法院深度互動,共建青年普法實踐基地。“引進來”是指每年新生軍訓期間,我校會邀請合作法院的資深法官來校上一堂公開法律課;遇到合適的案件,法院還會在軍訓場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臨時法庭,真實的審判給大學生們留下心靈的震撼,普法的效果相當強。“走出去”是指每當法院有對大學生們有誡勉作用的案件,學工部門和思政課老師一道,組織學生包車前往法院普法實踐基地,去聽一堂真正的法庭審判。威嚴的法院、莊嚴的國徽、法官的法袍、法警的嚴肅,能夠有效的實現環境育人;親眼看到被告的哆嗦,親耳聽到嫌疑人的懺悔,大學生們領悟到了法律的剛正不阿、法律離我們并不遙遠、必須嚴格尊法守法,法治素養進一步提升。通過聽審了解了法庭審判程序后,大學生們回到學校,在思政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法庭”重現這一案件,推廣探討法律條文的適用及其體現的法律精神,鞏固法律素養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