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引進學科館員制度,隨后國內很多本科院校圖書館相繼效仿,一些高職院校圖書館也積極嘗試。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的辦學模式不同,在高職院校沒有學科概念。高職院校設立專業館員制度是參照普通本科院校學科館員制度,是學科館員制度在高職院校中的具體運用[1]。本文所指的“專業館員”也是學科館員在高職院校的另一種稱呼。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專業館員服務狀況如何?在服務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筆者自己也是一名專業館員,從專業館員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
根據2019年雷光英等人調查,全國高職示范性院校也僅有 8 所 開展專業館員相關服務,不到示范性院校總數的十分之一[2]。在已經開展專業館員服務的高職示范性院校當中,每所院校的發展程度不同,一些院校還處在探索期,普通高職院校的實踐情況可想而知。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專業館員服務大多停留在一些基礎的服務層面,例如與對口二級學院的秘書對接,建立信息溝通和傳遞渠道;通過電話、QQ、微信等方式為對口二級學院的讀者提供咨詢;不定期向對口二級學院推送電子資源、信息期刊等最新信息;定期向對口二級學院師生進行紙質書刊薦購;走訪對口二級學院老師,開展文獻信息資源宣傳與推介;收集二級學院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等。很少能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特點主動提供用戶教參服務、專業資源整理推送、專業前沿動態信息跟蹤等深層次服務[3]。可見,高職院校圖書館專業館員服務的發展并不順利,還處在起步階段。
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原因高職院校專業館員服務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具體原因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由于歷史的原因,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的學歷、職稱等一般不高,畢業于圖書情報圖情專業的也不多,專業館員整體素質不高。如筆者所在的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2017年開始開展專業館員服務,現有的11名專業館員中,碩士和副高職稱的館員很少,中級職稱以上只占一半。專業館員的素質不容樂觀,整體素質偏低嚴重制約專業館員服務的開展和推廣。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都設有專業館員服務,但沒有具體的管理部門,服務職責不明確。專業館員的主要工作內容都是以本職崗位為主,在兼職專業館員工作方面缺少規劃和方向。有些專業館員對這份兼職的工作很有壓力,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很少建立對專業館員的培訓培養的相關機制,相關的培訓和講座都很少,這不利于專業館員素質的提高和專業館員服務業務的開展。很多專業館員自我學習能力不足,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背景,開展深層次服務比較困難。
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館員業務剛剛開始,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有效激勵機制。缺少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很難調動專業館員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業館員服務工作也僅僅停留在日常信息咨詢上,在館內被動服務,不能走出圖書館提供主動服務。
二級學院的參與意識不高,圖書館無法深入院系宣傳,導致很多老師對圖書館的印象還停留在“借書”“還書”的層面上,不了解圖書館有哪些資源和服務。有些老師對圖書館專業館員服務認識不夠深入,覺得不需要幫忙,不愿意花時間和專業館員溝通,甚至不相信專業館員的能力。
很多高職院校領導對圖書館高層次人才引進及培養不夠重視,導致圖書館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緊缺,館員整體素質偏低[4]。圖書館領導不重視,專業館員服務也只是個形式,無法有效的開展起來。二級學院領導不重視,專業館員的服務很難深入推廣。
今天用戶的需求在發生改變,圖書館服務方式需要轉變,專業館員的素質也需要提升。現在圖書館的服務由被動式服務變主動式服務、以資源為中心變以用戶為中心 、普適性服務變精準性服務、節點服務變全過程服務、支持型角色變參與型角色[5]。這需要高職院校圖書館提高專業館員的素質,在學歷、職稱、專業背景上提升,不斷優化專業館員的隊伍。
確定專業館員的具體管理部門,制定專業館員服務職責。例如專業館員必須了解對口院系的專業發展動態,熟悉對口專業的館藏資源分布情況;掌握數據庫平臺的功能和各類數字資源使用方法,并向對口院系宣傳推廣;定期或不定期為對口院系的用戶提供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講座,逐步提高對口院系師生的信息素養;深入院系收集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旁聽對口院系的專業課,提升專業館員的專業素養,完善自身知識結構;與對口專業的專業帶頭人和教師保持聯系,關注他們的教研動態,掌握他們對圖書館資源、服務等需求等。重要的是專業館員要走出圖書館,深入院系積極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現有專業館員學歷、職稱、專業背景等不合理情況下,對專業館員培訓極其重要,培訓內容包括信息檢索、信息加工、課題申報、溝通技巧等。重要的是圖書館應該建立相應的培養和培訓機制,關注專業館員服務能力的提升,加上他們的自我學習,讓專業館員慢慢地勝任專業館員服務工作。
高職院校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專業館員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有效激勵機制。專業館員的考核應該重點關注工作的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適當關注服務效果和用戶對專業館員的評價,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專業館員的成長[6]。對服務積極主動的,表現出色的專業館員,在圖書館的評獎評優中給予加分,提供更多外出培訓和學習交流機會,來激發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大專業館員服務的推廣力度,在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上制作專業館員的宣傳欄。專業館員必須要深入對口二級學院進行宣講,比如參加學院會議,利用在對口學院的會議開始前十到 三十分鐘的時間向老師們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此外專業館員還要經常對口二級學院對師生進行走訪調查,通過他們的反饋不斷改變和創新服務方式,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精準服務。
專業館員服務的建設不僅僅是圖書館方面的建設,還需要學校的認可和院系的支持。學校在人力、財力上給予支持,適當引進高層次、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院系積極參與,圖書館建立專業館員制度,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只有學校、院系、圖書館三個方面統籌協調,才能建立完善的專業館員服務體系[7],讓專業館員服務順利的開展和有效的實施。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專業館員服務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好和挑戰。當前亟需解決的是確立專業館員培養培訓機制,提高專業館員的素質。建立完善考評體系和激勵機制,激發專業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業館員自己也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創新能力,向用戶展示自己的專業特長,贏得他們的尊重和認可,積極發揮專業館員的作用,推動高職院校專業館員服務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