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劍/睢寧縣委黨校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币馑际?,在縣衙的屋子里,聽著風雨中竹子來回擺動的聲音,仿佛是聽見了百姓在這種天氣里忍受疾苦的聲音。對我們這些小小縣官來說,民眾一枝一葉的小事都牽動著感情。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是共產黨人需要長期堅守的精神支柱,也是立黨為公和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發出誓言,要為天下勞苦大眾而謀幸福。黨的七大上,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進黨章總綱。新中國成立后,黨一開始就把保障人民生活作為頭等大事,開展了“糧食、棉紗、銀元”“三大戰役”。改革開放后,開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民生工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改變,讓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貫穿著黨創業、守業、興業的全過程。正是由于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初心,才形成了與人民群眾融洽的魚水關系,才在人民和歷史的選擇中取得領導地位并不斷得以鞏固。
因此,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興、因人民而強。只有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黨的初心,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獲得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制勝法寶,并且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全文3萬多字,“人民”二字就出現了200多次。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中,“人民”二字出現了52次,而且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一個顯著優勢提了出來。這都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懷,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魚水深情的體現。習總書記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十八大以來,多次到基層考察調研,噓寒問暖,對人民充滿摯愛和深情,感受著人民的感受,快樂著人民的快樂,幸福著人民的幸福,同時,也憂愁著人民的憂愁,把人民疾苦時刻放在心上,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苦、共患難。因此,習總書記這種親民、愛民、為民的情懷,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鮮明特征。
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的生活,引領中國人民不斷走向幸福,逐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黨的努力方向。因此,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我們黨就應該在哪里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眾所周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切實解決這一個主要矛盾,毫無疑問,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從而進一步實現人民幸福這一最終目標。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因此,我們要實現的幸福是全體人民的幸福。要以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則為引領,逐步使人民群眾獲得更加充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此同時,要大力弘揚人民群眾只有通過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幸福的生活,不斷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創造幸福的生活。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意思是,政權之所以能興盛,在于順應民心;政權之所以廢弛,則因為違逆民心。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的根本因素。因此,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雹?/p>
為民思想,自古有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講的就是國家的根本是人民,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會安定太平?!八茌d舟,亦能覆舟”,荀子用水和舟比作老百姓和君主的民本思想,就是強調老百姓是一個國家統治的根基。
隋朝隋煬帝修通運河、開發西域、開疆拓土等,在今天看來,這些功績是積極的。但是,對于當時的隋朝百姓來說,快節奏、高頻率的戰爭和勞役,意味著殘酷的苦難。百姓的憤怒就像一滴一滴的水,匯成一個憤怒的巨浪,最終推翻了隋朝政權。這就是在隋朝滅亡當中水是怎樣覆舟的過程。唐太宗看到了這個過程,他明白“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道理,所以,他能夠接受批評,廣開言路。這個時期的唐朝和諧、安靜、美好,百姓就像是藍天之下平靜的海水,托載著唐王朝的大船向前走,因此人們稱頌“貞觀之治”?!八畡t載舟,水則覆舟”,一兩個的百姓微不足道,但是當他們聚集起來的時候,就是國家興亡的決定力量。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我們看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指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我們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②正是因為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今天,我們依然更需要緊緊依靠人民,才能繼續在新的長征道路上奮勇前進。
《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闭缡糯髨蟾嬷赋?,“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③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如果我們沒有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那么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所以,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黨都要站穩人民立場,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革命戰爭時期,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密切聯系群眾,獲得了深厚的土壤?;春鹨壑?,老百姓推著小推車勇往直前沖向了戰場。據統計,平均一名解放軍身后有9名百姓“護航”,543萬群眾在66個晝夜的戰火中,男女老少齊上陣,給解放軍送武器、運傷員,送衣被、送軍糧,動用了88萬輛小推車。
回顧黨的革命史,我們的勝利,不僅僅是小米加步槍。群眾從“紅毛要吃人”到對我們革命信念的深深認同,靠的就是黨密切聯系群眾。只要共產黨堅持人民立場的情懷不變,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就永遠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黨章規定:“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國共產黨是為了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而建立的,因此,一切黨員的犧牲、努力和斗爭都是為了人民。
長征過程中,3名女紅軍用半條棉被,為我們回答了什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什么是中國共產黨。共產黨,那就是即使自己只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心甘情愿送給老百姓的人。在今天看來,半條棉被也許微不足道,但它卻蘊含著黨和紅軍對人民群眾的一片深情,蘊含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份初心。
今天,群眾再也不缺棉被,但我們仍然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么出發”?因此,習總書記反復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黨越是要長期執政,就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越不能喪失了自我革命的精神。這里強調的“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出發”。這個追問,根本上就是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币馑际牵ト酥卫硖煜滤玫姆椒ㄊ牵彩怯诿裼欣氖虑?,一絲一發也要推行;于民有害的事情,一毫一末也要革除。“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④要貫徹落實這個部署,就要把關乎群眾利益的所有事情,都細致到“絲發”和“毫末”的程度。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當前,一個特別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里的“全面”是指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也就是指覆蓋的領域、人口、區域是全面的;而“小康”是指發展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的是“全面”。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走遍了全國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詳細了解了貧困戶家庭的衣食住行等情況之后,提出了“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游戲”或“速度游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
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上,爭取做到一個也不能少;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努力做到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更體現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所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小康,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新期待,那么,人民的期待就是我們黨的努力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突飛猛進,與此同時,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圍城等,成為人民生存健康的困境。所以,我們需要保護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且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13個堅持和完善,其中之一是“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⑤因此,一次次新理念和新戰略的提出,彰顯出黨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高瞻遠矚。
2017年12月,習總書記考察徐州,來到馬莊村,他夸贊賈汪轉型實踐做得好,現在是“真旺”了。馬莊村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物質生活,而且通過文化興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優美的生態環境是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是中國共產黨為之不懈的努力方向。
學有所教,決定著每個孩子的未來,也牽動著無數家庭的悲歡,甚至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希望。
2012年習近平同志當選總書記,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就提出,人民有“更好的教育”等期盼。十九大報告再次重申了這一目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位列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第一條。這些提法必將進一步推動建設教育強國的步伐。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且把更好的教育作為人民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之一。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教育事業,教育改革開啟了向縱深推進的進程。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優質的教育,正在從夢想變現實,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新期盼。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會更加強烈,人民期盼著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夠找到更穩定的工作、能夠獲得更滿意的收入、能夠居住更舒適、更優美的環境,能夠有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所以,我們要積極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個又一個的新期待,做到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注釋:
①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Z].2017-10-18.
②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Z].2016-10-21.
④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