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琴/長沙師范學院
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后,黨中央對網絡宣傳及思想引領工作保持了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明確指出網絡輿論工作是思想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特別指出要充分運用網絡新媒體工具強化高校共青團等等組織與青年間的聯系,使得高校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優質人才寶庫。高校共青團引領著高校青年團員學習與生活的方向,擔負著組織青年隊伍、協調青年發展、引領青年思想、培養青年三觀等等作用,有效做好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保持與時俱進的工作創新,這是高校共青團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使命。
廣大青年的主要特點與實際需求是高校共青團工作開展的基礎與出發點,同時也是思想引領工作的主要依據。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使得青年團員的特征正在發生改變,目前高校學生普遍為95后,他們成長于社會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網絡環境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刻烙印。多元化的思想與多元化的行為特點要求高校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也必須要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與調整,單一化的引領模式無法滿足所有團員青年的需求。團員青年的政治意識更加凸顯,雖然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念正確而堅定,但是思想意識的多元化特征非常明顯,他們面臨著自我發展的困難與個性鮮明的困惑。高校共青團在思想引領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要遵循青年團員的成長規律,真正為他們提供有助于成長的服務和指導[1]。
特定時期與特定環境下會催生出特定的社會思潮,社會思潮的廣泛傳播會在整個社會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與人民思想產生顯著影響。中國已經進入了經濟社會的全面轉型升級新時期,社會改革涉及到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等等方面,社會思潮由此而變得更加活躍。高校的團員青年匯集了青年精英,他們的思想最為活躍,走在社會的前言,各種價值觀念與思想文化都在高校產生和傳播,社會思潮對團員青年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青年團員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定型的關鍵時期,多樣化的社會問題與思潮沖突很容易導致青年出現三觀偏斜,非主流或負面的社會思潮很可能會侵入他們的思想,例如實用主義、新自由主義、精致利己主義等等非主流思想都可能導致青年團員邁入錯誤的發展道路[2]。高校共青團要肩負著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重要使命,要引導學生們明辨是非并堅定理想信念[3]。
網絡新媒體已經全面滲透到高校青年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絕大部分青年團員每天都離不開手機,他們通過網絡學習、購物、交流、訂餐、瀏覽新聞、獲取信息等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強化使得新媒體在網絡上的應用與擴張極為明顯,網絡時刻伴隨著廣大青年,很多高校學生甚至一刻也不能離開網絡。網絡媒體對學生們的影響非常深遠,青年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交流方式都受到網絡媒體的影響,而網絡媒體的發展與傳播很難得到有效監管與控制。多樣化的意識形態借助網絡媒體快速傳播,輻射影響能力持續增強,它們迎合了學生們的獵奇心理與叛逆心理,很容易動搖青年團員的理想信念,這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與靈魂是信仰教育,多元化的價值觀導致學生們很容易陷入理想與信念的迷茫,因為信仰缺失也導致很多學生誤入歧途。高校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與廣大青年聯系的橋梁紐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對青年團員信仰培養具有重要意義[4]。中華民族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正處于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戰勝了無數艱難困苦才贏得了今天的局面。青年團員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近年來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堅持走馬克思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實現民族復興與國家富強。廣大共青團員對于網絡信息的獲取非常嫻熟,高校共青團要主動借助全新社會形勢與發展局面引領他們構建起信仰大廈。
共青團具有顯著的組織優勢,共青團工作要圍繞青年需求展開,當前青年團員廣泛地聚集于網絡,共青團工作應該同步跟進,結合學生們的網絡需求在網絡開辟宣傳引導陣地。高校共青團要推進網站、微博、微信、抖音等等新媒體陣地,滿足廣大學生們的不同需求。在具體工作中,高校共青團不能夠將輿論引導陣地作為戰場,而是要順應時代發展與學生思想需求做出調整改變,確保建設活動能夠滿足青年團員的個性需求。網絡宣傳引導陣地要準確契合青年對信息需求與接受的特征,找準定位并優化內容設計與服務供給,始終保持對服務創新的關注,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并始終把握社會熱點與青年興趣關注,推動信息傳播與教育引導的關注,最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5]。
正能量的弘揚與青年典型的宣傳能夠有效呈現出團員的先進性,用榜樣的力量去感染和影響廣大青年團員,真正發揮好共青團的網上輿論引導作用,進而實現青年網絡思想引領工作目標。共青團可以積極利用這個寶貴契機引領并組織廣大團員做好網絡宣傳工作,努力挖掘身邊青年團員的感人事跡,同時利用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抖音公眾號等等方式進行宣傳。當代大學生團員的自我意識強烈,他們渴望自我展示,也渴望為國家與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往往會成為各種正能量事件的主角。高校共青團網絡思想引導工作要堅持共建、共享和共育的原則,以廣大青年團員為建設主體,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網絡文化產品的主動創造活動,將各種資源全買的整合起來。在網絡思想引領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組織學校、學院及班級中的團員積極分子共同參與其中,鼓勵更多青年參與志愿服務,在網絡上引領輿論的發展,弘揚社會正能量,將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元素引入網絡。這不僅僅能夠發揮團員青年的積極作用,使得廣大團員青年在志愿服務中不斷成長進步,更能夠帶領更多大學生參與其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網絡文明志愿服務工作體系。
高校共青團在網絡宣傳引領工作中要始終將內容優化與創新作為工作帶你,關注教育資源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全面應用。新時期信息傳播的途徑更加多元,團員青年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渠道與技術的重要性更為凸顯,但隨著多媒體的快速無序發展,用戶對于內容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內容本身對于具有較強信息分辨能力的學生而言更為重要。高校共青團在內容創編方面要積極引入學校文化與校本特色,將時尚且具有豐富內涵的小說、動漫、視頻引入網絡思想引領工作之中。網絡宣傳引導在重要時節節點面前要做好準備,先入為主能夠為輿論宣傳工作贏得主動,確保網絡宣傳引導占據主導地位,使得團員青年的思想向著正確方向發展。另外網絡宣傳引導活動要充分關注學生們的需求與權益,建立起與青年團員有效共同的網絡渠道,借助網絡社區與網絡媒體了解學生關注的重點,將網絡思想引導工作做到實處。
網絡思想引導是高校學生思政工作的全新方式,很好地滿足了學生們的成長需求。高校共青團要發揮自己的核心組織作用,將廣大團員青年緊密團結在高校共青團周圍,共同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貢獻,進而帶動更多高校學生并對他們產生積極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高校共青團要密切關注學生們的思想現狀、成長需求、認知規律與接受能力,抓緊學校教育發展脈絡與時代進步主題,在網絡時代占據主動地位,持續有效地推動團員青年網絡思想引導工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