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儉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當中,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散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落實相應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這才能跟給有效地凸顯出散文閱讀教學的整體價值。因此,基于審美視角下的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需要得到新的規劃,教師也要對有效的散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在展開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基于審美視角下教師對教學方案要進行重新設計,以往的一些教學方法儼然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了,因此,在進行教學時便可以考慮選擇一些新型的教學手段。結合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采用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的方式來設計教學方案,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散文文章的實際價值,對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審美素養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教學到《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在初步閱讀文章時學生很輕松地便可以發現這是一篇以寫景來抒發情感的經典散文,在文章當中所描述的在月下美景美輪美奐,也是教師可以設計情境的有效基點。因此,在教學到此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借用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呈現這樣一幅夜間美景,幽深的小徑、唯美的音樂、朦朧的月色、婀娜的荷花,每一幅畫面都會為學生帶來奇妙的視覺體驗,這時教師再帶領學生閱讀并賞析文章中的實際內容則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學生也能主動地去鑒賞、品讀文章。
作為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學形式,散文經常會帶給讀者比較唯美的外在感受,因此,當學生閱讀散文時便能夠感受到文章的美,但是文學藝術的魅力卻不止于此,其中所蘊含的美感滲透在作品每個環節當中,無論是其中的想象空間還是可以發散的思維張力都是學生感知美與奇妙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發掘主觀潛能來閱讀散文、與散文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以生活化的元素來加強學生與散文的共鳴,例如,在教學到《都江堰》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看過的風景并且進行發言,以此來加強學生對文章的共鳴,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探析文章深層次的情感,分析作者創作文章的巧妙之處,從而促使學生和文章的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基于《都江堰》這篇文章主要是以講解都江堰的美景抒發作者情感的,因此,教師可以將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制作成一個課件引導學生自主賞析,從而運用這樣的方式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這樣也便能夠促使學生逐步達成審美性的閱讀學習,對增強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審美素養也能做出更力的幫助作用。
在高中語文散文教學活動當中展開審美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來講,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最大程度地凸顯出散文教學的實際價值、幫助學生逐步獲得更高的文學素養。因此,在實際展開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便要充分地發揮出審美教育的實效性,基于審美視角下展開高效的散文閱讀教學,以便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