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河北省永清縣龍虎莊鄉中心校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人文素養提升。小學教育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小學生在接受教育后可以為后續的發展及未來奠定基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讓其在社會中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發揮出來。所以在小學的教育過程中,人文素養的提升是最基本的教育準則,它能夠促進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還能夠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
一個人的人文素養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最簡單的日常對話上,對每一個為你提供了良好服務的服務人員,無論是餐廳侍者還是出租司機,街上攤販還是公務人員,在接受完服務后,是否記得輕輕說一聲“謝謝”,就是人文素養的體現。一個人人文素養的高低能夠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整個社會人文素養的高低能夠改變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素質有教養、為社會做貢獻的學生是教師最根本的目標。語文這門學科是我國的一門基礎性語言學科,是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石,對于小學教育而言,語文對學生思想的啟蒙起著更為直觀的作用。在當今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對知識的照搬硬學的死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注重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有很多小學已經開始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學校發現,人文素養教育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是有一定的偏差的。這些偏差主要來源于,教育書本的內容過于理想化,很多內容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環境下才能實現,這與現實社會并不相符,所以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和理解,而且書本的內容更加側重于對理念的培養,沒有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一旦學生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后,出現一些與自己的道德理念相違背的事情時,學生很容易會受到影響,無法正確判斷事情的對錯,所以書本的人文素養知識是偏于理論化,并不具備實際可操作性。
1.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水平。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教師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文化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程的質量,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榜樣的帶動下學習,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師作為奮斗在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比較直接的,所以,采取措施提升教師的文化素質水平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學??梢远ㄆ诘慕M織教師進行培訓,對教師進行道德素質方面的培養,定期的進行考核,隨時觀察和了解教師的培訓情況,將教師的素質水平提升一個層次。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并且影響學生的發展,更好的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2.滲透情感教育,遷移人文素養。在每篇文章中都會富含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而這些感情并非是在表面呈現的,而是需要學生深入對這個文章進行分析才能夠體會到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深入地挖掘各種資源中所蘊含的人文內涵,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樣才能夠達到有效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使得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在文章中所蘊含的豐富思想情感,學生能夠得到感染,達到提升其人文素養的目的。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書本上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于是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教材內容,了解到其中涉及的人物、情景,使其情感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燕子》這篇文章,使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春天花開草長,萬木齊發"的美麗景色,實現情感文化的良好熏陶,進而實現人文素養的遷移,有效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行。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行,就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圍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行。文化氛圍的營造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文化宣傳。學??梢愿鶕W生的實際特點,應用圖片、文字等形式借助外墻、宣傳欄等充分展現古今中外文人的名人名事,以名人名事來感化學生,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個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第二個途徑,科技應用。學??梢愿鶕W生的特點應用APP、廣播、電視、計算機等技術為學生展現傳統文化,便于有效的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第三個途徑,家校合作。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不僅要注重教師的表率作用,還要更新教學方式,注重以學生作為主體,應用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教學游戲等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同時還應該加強家校合作,為學生實現一體化的人文素養提升環境,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小學生作為我國新一代知識儲備人員,需要從小注重他們的人文素養,讓他們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具體可以從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來進行培養,老師還可以針對課文內容進行剖析,深入分析課文人物的人文素養,讓學生的人文素養在語文課堂上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