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榮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河西中心小學
模型思想就是以研究為目的,運用數學化的語言對看到的現象進行描述。因為模型思想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抽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讓學生學會應用技能,可以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
知識與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很多數學模型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使模型思想滲透到生活中,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入手去學習數學,讓學生的模型思想得到培養。[1]
例如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兩道算術題,即:279+13=?279-13=?然后告訴學生盡可能運用簡便的方法去計算。結合學過的知識,通過觀察題目,很多學生認為沒有簡便的算法,按照了列豎式的方法進行了運算。如果看到類似的題型就列算式去運算,不僅加大了學習的難度,還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很難,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現金支付利用起來,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案例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小紅的媽媽先給了小紅279元,讓其去買一些東西,但是后面忽然想起來家里沒有鹽了,就又給了小紅13元,請問現在小紅有多少錢?某學生收班費,小紅給了其280,這個學生找了一塊錢,請問班費的錢是多少呢?小紅的爸爸給了小紅279元買鞋,但是小紅貪吃啊,在路上看到了有好多好吃的,忍不住花了十三塊錢,請問這時小紅還有多少錢呢?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會將279看成280,這樣算式就變成了280+13-1和280-13-1。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還可以對知識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從而有效地將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提高。
數學知識是建立在實踐上得出的,而數學模型思想是通過很多步驟才使建模完成的。[2]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去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積”的時候,教師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知識進行灌輸,不僅沒辦法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還會達不到課堂教學的目標。鑒于此,教師可以開展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的對知識進行探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一個有效的問題情境,然后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利用起來,把一個裝滿水的圓柱體呈現在學生面前,并提出這樣的問題:“請問怎么對水的體積進行測量?”“可以把以前學過的知識運用起來去測量嗎?”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多學生想到了把圓柱體里的水倒到其他的幾何體中去測量,比如:長方體。之后,教師可以將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水倒入長方體中的時候的長寬高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求水的體積。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討論,說一說長方體和圓柱體有怎樣的聯系,并根據長方體的體積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難度有效地降低,還可以讓學生的模型思想得到培養,讓學生有效的分析問題、快速地解決問題,從而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
根據研究表明,課堂教學的氛圍可以對學生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說簡單一點,就是良好的氛圍有助于學生去思考、去學習。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營造出建模氛圍。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請問平行線會相交嗎?為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進行深入地思考,并在考慮出答案之后與身邊的人進行探討。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氛圍就活躍起來了。教師這時將建模活動引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建模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有效地讓學生獲得建模體驗,可以明白建模需要有哪些要素。在這之后,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將問題中的規律找出來,對題目進行分析,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潛移默化中,學生就掌握了推理的方法,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培養與鍛煉。
模型思想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將其重視起來。上述提供了三種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模型思想、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通過建模氛圍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模型思想得到有效的培養,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好基礎。